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民族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导学案 苏教版第一标 设置目标【课堂目标】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诗人的爱国情怀。【课堂准备】作者常建、杜甫的生平资料及本诗的创作背景。第二标 我的任务【任务一】:课内自学(时间10分钟 )1.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作者。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登岳阳楼杜甫2.背诵品味两首诗,存在疑难问题 【任务二】:课堂探究:(时间23分钟 )1.题破山寺后禅院(1)齐读本诗二遍(2)逐句理解此诗的意境“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竹径通幽处”,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3)小结: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2.登岳阳楼(1) 背景介绍(2) 齐读本诗(3) 诗歌赏析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4)小结:导框:(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你一定行!)温馨提示:画出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学会理解诗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第三标 反馈目标【自我检测】(时间10分钟 )1.背默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感悟总结】(时间2分钟 )课题: 诵读欣赏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1课时编制人:李芳 审核人: 学生姓名: 班级: 学成情况:第一标 设置目标【课堂目标】1.学习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2.虚实结合的写法。3.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课堂准备】周总理的生平资料及本诗的创作背景。第二标 我的任务【任务一】:课内自学(时间10分钟 )1.简介作者。2.辨析字词。 谪() 涛()滴() 摘() 滔()3.品读课文。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句中、句尾读“y”。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4.了解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任务二】:课堂探究:(时间23分钟 )1齐读课文。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询问、呼唤)注意哪些字应重读,请划出来。重点理解如下字词的含义:(我们的、好、你的人民)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及作用?3.讲读课文第二部分(寻找)课文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体悟四种形象的具体内涵。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体会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a.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b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4.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思念)理解两个“永远居住”。全诗点睛之笔。5.指导朗诵全诗。导框:(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你一定行!)温馨提示:画出你印象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学会理解诗的意境: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第三标 反馈目标【自我检测】(时间10分钟 )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轰鸣( )谷穗( )沉甸甸( )篝火( )松涛( )心脏( )2选词填空。(1)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_。(停息、休息、停留)(2)你可知道,我们_你,你的人民_你!(想念、思念)(3)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_(呼喊、呼唤)3阅读理解。(一)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二)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