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五柳先生传》拓展课).docx_第1页
《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五柳先生传》拓展课).docx_第2页
《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五柳先生传》拓展课).docx_第3页
《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五柳先生传》拓展课).docx_第4页
《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五柳先生传》拓展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同窗之传,品文言之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蔡灵丹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2、结合学生传记和已学文言,指导归类掌握重点文言词句,如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重点虚词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课前准备:习陶氏之文,知五柳之志,吾班学子仿其自撰(学习五柳先生传,学写个人文言自传)教学思路:撷精品文段,以猜其名;取重点词句,以固其知;掘深厚文化,以享大众。 期吾班学子,畅心中所欲,乐文言之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 在你心中,文言文意味着什么?你对文言文有什么样的感觉?2、 猜一猜:传记文段所写对象何人? 品一品:哪些文言词句耐人寻味? 说一说:文言文意味着什么内涵?(一),文言文,意味着一种文化(国学文化)1、吾性温和,娴静少言,待人以诚。古语云:“人如其名。”诚可信也!貌不及徐公,才不及孔明,然好国学,尤喜书画。2、 吾姓李,名某某,字凌霄。年十四有余,籍广州。相貌尚可,浓眉圆脸,天庭饱满,身强体壮。性豁达,善言谈,布衣子弟也。吾乃一介书生,不求外之美,而求内之秀。3、 小女现已及笄之年,肤略黝黑而面近玉白,常有绯霞。身长六尺有余,近七尺而未及,“鹤立鸡群”于同龄女子。吾看似文静之人,实则火爆易怒。早读时分,常常一声怒吼震天雷,同学纷纷立而读书。(二)文言文,意味着一篇篇文章(细节描写)3、小女现已及笄之年,肤略黝黑而面近玉白,常有绯霞。身长六尺有余,近七尺而未及,“鹤立鸡群”于同龄女子。吾看似文静之人,实则火爆易怒。早读时分,常常一声怒吼震天雷,同学纷纷立而读书。4、 吾故里苏杭,鱼米之乡也,其菜色以鲜字著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之时,宴席尤盛。吾见此,嘴角蠕动,食指大动,猛吃三日,乃至消化不良,上吐下泻。见笑也。5、 余近于校,却常迟焉。睡眠不足,常寝于课桌,旁人以为余嗜睡,则赠余外号“睡神”,久之难堪,不得解矣。余自幼接触电脑,常持鼠标乱舞,其乐无穷。常涉素描,画技待提高。忽得灵感,无论何处,皆提笔。深眠之时,如有灵感,惊起而坐,亦如此。全神贯注,表情与画中一致。(三)文言文,意味着各种文句(特殊句式)5、余近于校,却常迟焉。睡眠不足,常寝于课桌,旁人以为余嗜睡,则赠余外号“睡神”,久之难堪,不得解矣。余自幼接触电脑,常持鼠标乱舞,其乐无穷。常涉素描,画技待提高。忽得灵感,无论何处,皆提笔。深眠之时,如有灵感,惊起而坐,亦如此。全神贯注,表情与画中一致。6、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吾于校,居于众,然微如尘。忧考试,期在不考,既考而乐。何惧之有?(四)文言文,意味着一个个文字(重点词语)6、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吾于校,居于众,然微如尘。忧考试,期在不考,既考而乐。何惧之有?7、同窗有言曰:“某,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班级人称叶青天。”曾为两官总督,一为班长,二为级委。因违法乱纪,级委一职已被撤职查办,悔哉!悔哉!8、 吾虽不才,相貌平平,亦不勤学,排名屡居他人之后,然则亦盼成大器。吾汲汲于手机,颇有造化,只恨缺时少力,否则必成王焉。9、好天文,求之甚解,曾获一等奖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逢二更眠,五更醒,则背诵诗词,以乐己志。10、好美食,嗜之如命,几近胖,欲减之,以懒而弃之。唱歌时,五音不全,未曾着调,常为同伴所讽,嗤之以鼻,而自得其乐也。3、 小结 文言文意味着是丰富的文化、生动的文章、巧妙的文句、凝练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四、玩一玩(小游戏):根据故事情节来填字1、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 )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 ),诸多财物散于( )下,似( )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 )。2、古时,国人皆好细( ),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 ),终( )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 )于茶馆,而其( )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 )之,遂罢。 3、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 )乡千里,见江水东( ),回首( )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 )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 )。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参考答案:1、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2、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3、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去(流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五、拓展 1、邓建军史记 屠呦呦传、良策史记 莫言列传、宋代 乾道四明图经 2、民国小学生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附录1、做一做(一)特殊句式,写出下面句子的类型1、绘之于任意空白处。 (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 )5、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观潮) ( )6、待人以诚。 ( )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 )(二)特殊句式,写出下面句子的类型1、何惧之有? ( )2、何陋之有?(陋室铭) ( )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4、天大寒,砚兵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 )(三)一词多义:以为1、旁人以为余嗜睡 。 ( )2、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 )(4) 一词多义:居1、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 。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 )4、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塞翁失马) ( )(五)一词多义:乐1、则背诵诗词,以乐己志。 (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 )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 )5、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 )(六)一词多义:之1、好美食,嗜之如命。 ( )2、几近胖,欲减之,以懒而弃之。 ( )3、常为同伴所讽,嗤之以鼻。 ( )4、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 )5、无怀氏之民欤?葛天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 )7、马之千里者,或尽粟一石。(马说) ( )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 )附录2、玩一玩(详见教学设计)附录3、读一读民国小学生作文,渐行渐远的优雅 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半文言半白话,语句简练,情趣高雅,思想深刻,对祖国的山河、民族未来都有很深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绝不矫揉造作,真正融于细腻的笔触间,令时人感慨万千 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然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育的文白之争从未停歇,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白话文课本取得了全胜。整个小学阶段,国语课本完全替代了国文课本,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有些遗憾。 在小学白话文课本完全取代文言文课本的八十余年后,再来读读这些文言老作文,令人感慨万千。这些老作文散发着纯正汉语的清香,悠远绵长春郊游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读后感】读着这篇老作文,我不知不觉就想到初小国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夕阳西下,炊烟四起,三五童子,放学归来。”文字虽短,意境甚美。再来看这篇作文,文字如此优雅,描写如此生动,对偶恰到好处。恬静的乡野生活已不可复得,真是恍如隔世!春日游公园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因为之记之。 【读后感】我第一次看到“游目骋怀”,是在师专书法课上临写兰亭序的时候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那时还不清楚文字的意思,临摹了若干遍,方觉得妙不可言。看看这位前辈小学生,他已将“游目骋怀”化用到文章中去了!清晨上学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游杈波 庚午之春,某日晨起,推窗一望,则大雨淋漓。遍地红花杂绿叶,夜来风雨洗春娇,可为斯咏也。未几,入书房携书上学。出门,狂风大雨,扑面飞来,大惧急退,入坐房中,无聊而观书。忽观至“讷尔逊冒雪返校”之事至,醒吾心,一跃而起,再携书,奋勇出门。沿途花柳飘摇,泥泞满路,四望无人,独自前行,衣履尽湿,及到校后,乃更衣而坐,未几,钟遂鸣矣。窃思:吾人不为荣誉则已,若求荣誉,必坚忍耐劳,以战胜艰难辛苦,方有出人头地!不然,则畏风怕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矣,乃记之以自勉。 【读后感】读文章,可以想见小作者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初见狂风大雨而大惧急退,后观“讷尔逊冒雪返校”又奋勇出门,一个顶风冒雨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春江垂钓记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刘在镕 某星期日,学校放假。吾谓友曰:“时当春日,江水清澈,而江边之景又可玩赏。吾友可往江边垂钓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纵观春景,时则桃红柳碧,草长莺飞,顾而乐之。 不觉已至江边矣,余与友乃于垂阳下,选钓鱼矶而坐。则见浪花四散,水天一色,真奇观也。友乃以手持竿,垂于江中。未几,钓线一动,手举竿,遂得一鱼,鱼屡跃而不得脱。余见友得鱼甚喜,余又持竿钓之,终日不获一鱼。友笑谓余曰:“事必学而后能,垂钓亦犹是也!”余曰:“然!当静心以学之。”余遂归,乃留友于吾家宿,遂将鱼烹而食之,味甚鲜美。吾因谓友曰:“今日得鱼之时,鱼跃亦可怜否?”友曰:“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 【读后感】笔法果然老练!借友人之言道出己之胸臆,“彼贪饵而来,是自取也!然贪饵而致死者,岂独一鱼也哉?”堪称警句,一小学生竟有此等见识!方今之世,不知多少“贪饵”之辈自取沦落,何时醒悟?读此文深感前贤可畏。 记地震 四川郫县县立第四小学 李蓂 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余正伏案潜修,忽闻屋宇有轧轧之声。因出户视之,则见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吾方惊诧,觉地面簸荡,若乘舟而涉波涛者,噫!奇异哉,非地震欤?因思夫震撼之大,时间之久,为前所未有者。不数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县以上之大山崩颓,压死人民,不可胜数,岷江上流,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吾人处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灾,岂非吾人之幸福乎?虽然,中华四面受敌,外人协以谋我,国势飘摇,视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险也! 【读后感】这篇作文记叙的是1933年7月5日发生的四川茂县叠溪地震,从文中可以看出,郫县震感也非常强烈树木倾斜,花草摇动,溪水有汹涌之状,墙垣有簸动之形。小作者为我们保留了一段史实,文末由地震而生发出的感叹更是发人深省。书楼望月记 四川万县分水场县立第二小学 陈晓初 一夕,人静矣。余倚窗读书,偶见月光射入,宛如白练,顿生明月入怀之感,遂弃书起立,循栏徘徊。见夫玉免悬空,光辉皎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