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_第1页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_第2页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_第3页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_第4页
第六章_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教学重点: 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二. 教学难点: 逻辑规律的运用 三.教学基本内容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们普遍地适应于概念、判断、推理。逻辑基本规律有四条; 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遵守这些逻辑规律,就可以使我们的思维首尾一贯,保持同一和确定。从而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和论证有说服力。违反这些规律的要求,我们的思维和论证就会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和无论证性,从而也就不能达到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正确地认识事物的 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1内容: 在同一思维中,每个概念和判断要始终保持自身同一,即保持确定性。A是A,不能任意变更。 2要求: (1)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 (2)我们所作用的判断,也必须有确定的、同一的含义,是个什么判断就是个什么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 (二)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 在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论证的过程中,如果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那就要出现逻辑错误,这些逻辑错误包括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转移论题和偷换论题。 (1). 混淆概念 无意地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用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常常是由于把二个不同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严格区别开来而造成的逻辑错误。如: 1.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等,就不应该反对. 2.这种油,每斤售价125元,价值高。 3.甲:”昨晚我得到了双重休息.”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我梦见我在睡觉.” 4、汤姆:“你能用这个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每一样东西吗?” 天文学家:“是的,我的孩子。” 汤姆:“那么,我早上飞走的气球在什么地方呢?” 5、甲:“听说你经常失眠,是吗?” 乙:“是的。” 甲:“那你睡觉时试着数数,也许能帮你入睡。” 乙:“我已数过了,一数到九,我就无论也要爬起来。” 甲:“为什么?” 乙:“唉,一提酒,我就想喝两口。” 6.有人说:“抗拒从严政策与我国刑法中的被告人有为自己犯罪事实辩护的权利的规定也是直接相违背的。” (2)偷换概念 故意违反同一律要求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加以使用的逻辑错误。如: 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灯,何必出去看。”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有那么多的人,何必出去看。” 2.老师在讲课,一个学生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在听收音机,老师说:“好好听!”看了戴耳塞的学生一眼,戴耳塞的学生答道:“我一直在听”。 3.一青年举枪准备打鸟,一同志准备出面制止:“不要打,益鸟不能打。” 那青年说:“什么益不益,能打下来玩的就是益鸟。” 4.一小孩问他父亲说:“爸爸,你们机关里有枪吗?”他父亲反问道:“机关里要枪干什么?”小孩说;“不是有一种枪叫机关枪吗?” 5.甲:“我们全体职工都在大院里义务劳动搞清洁卫生,你到哪里去啦?” 乙:“我在自己家的小厨房里。” 甲:“哎哟!你在会上说过,参加义务劳动很有意义。” 乙:“是呀!我也同样参加义务劳动,我已经替妻子做好几样菜了。” 6.糊涂县官整天醉酒糊涂。这天午后,他喝完了一壶酒,正要叫衙役再给他打一些酒来的时候,忽然外面有人喊冤。他非常恼火,升堂后,喝令衙役拿板子打喊冤的人。 衙役问他:“打多少?” 他醉醺醺地伸出三个指头,说:“再打三斤。” 7.父亲拿起儿子的成绩单,当看到“操行评语”栏时,顿时勃然大怒,顺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并且大声责问:“老实说,你在学校和谁打过?” 儿子说:“没.没有呀。” “嘴巴还硬!这上面明明些着:和同学打成一片!” (3)转移论题(离题、走题、跑题) 无意违反同一律要求,使议论离开了论题所犯的逻辑错误。如: 1.青年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因为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也就是说什么样的青年最理想?体格健全,思想进步,才是最理想的青年。 2.一女青年准备下电车,售票员问:“票?” 女青年边走边掏,售票员发现她可能没买票,便喊住她,车上乘客也纷纷喊道:“乘车为什么不买票?”女青年回过头说:“嚷什么,还要不要五讲四美。” 3.父亲教训他小孩说:“小孩不应该撒慌,我象你那么小的时候,从来没有撒过慌。”儿子反问道;“那您是多时候开始撒慌的呢?” (4)偷换论题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用某一论题来暗中代替所要讨论的论题而犯的逻辑错误。如: 1、有一贪污了八万元的案件。在审判是,审判员问被告贪污的主观原因是什么?被告回答:“我父亲长期生病,全家收入不满百元,经济困难廷而走险,另外,领导上的官僚主义,财务制度不健全,才得以涂改帐目,伪造发票。” 2、公共汽车里,一对情人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小伙子满面春风,喜滋滋地对姑娘说:“厂里这么多好小伙子,你为何偏偏爱上我?“姑娘回答:“我眼中只有你。” 小伙子激动起来,一下子把姑娘紧紧搂在怀里,姑娘恼火了,一把推开他,生气地说:“你没有看到车上这么独有人吗?真不害臊!” 小伙子:“我眼中只有你呀!” 3、老师来家访,一进门看见学生在抽烟,师生两人一时都愣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家长一见,忙责备孩子:“光知道自己抽,也不快给老师点上一支!” (三)同一律的作用 同一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就在于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只有保持思维的确定性才能正确反映世界,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交流。 只有保持思维的确定性,理论体系才能保证严密性和科学性。 但是同一律要求人们使用概念、命题保持自身同一,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而言的。 同一律只是思维的规律,它仅仅在思维的领域里起作用。 同一律仅仅是普通逻辑的规律,不是辩证逻辑的规律。 二矛盾律 1内容: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二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判断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个为假。即A和非A不能同真。 2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人们对同一思维对象做出两个相互反对或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断定为真,其中,必有一个为假。如果是两个相互反对关系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也可能两个都是假的。 3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为:自相矛盾。如:韩非寓言 ( 1) 阿凡提与咯孜的对话:阿凡提问:“女人的话该不该听?” 咯孜回答说:“女人的话不能听。阿:“果真这样?” 咯孜说:“是的。”阿说:“这就好了,我老婆要我送你一只羊做礼物,我不同意,好长时间定不下来,这就定下来了。” 咯孜很窘,一时说不出话来,阿凡提告辞了。咯孜追上去,拍拍阿凡提的肩膀说:“有时女人的话是要听的。” (2)有个医生生病快要死时,在床上喊着说:“如果有好郎中,能把我的病治好了,我有长生不老药酬谢他,叫他吃了,好活几百岁。” (3)甲:“你不是答应昨天到我家来修理门铃的吗?” 乙:“是的。但是我已经来过三次了,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4)张乐与牛结巴是一对难兄难弟,他两常去偷人家的东西。一天夜里,他们去做案,张乐被保卫人员抓住了。保卫人员审问他:“你还一个同谋呢?” 张乐充作硬汉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才不出卖我的朋友牛结巴呢!” (5)电站外高挂着一个告示牌,上面用红笔大书:严禁触摸电线!五百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6)农夫养了条狗,很爱它。它死后,特地为它墓葬,竖起十字架。牧师知道这事很生气,非要狗的主人把它挖出来,抛到粪坑里不可。农夫怀着悲伤的感情说:“你不知道这是条多好的狗呀!它临死前对我说,要我给牧师100个金币,神父30个,教士” 牧师捏捏发酸的鼻子,难为它义重如山就让它安息巴!” 4、矛盾律的作用 矛盾律的作用在于保持思维的首尾一贯,避免自相矛盾。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应该保持自身内容的协调一致而具有无矛盾性。 矛盾律所说的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是真的,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于同一对象作出的论断而言的。 思维中出现的逻辑矛盾与辩证法所讲的客观事物的矛盾是两回事,绝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5.悖论 悖论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它是这样一种论断:由这一论断的真,可以推出它是假的;由这一论断的假,又可以推出它是真的。 古西腊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做“说谎者悖论”。即: “我正在说的这句话是假的” 悖论实际上可以同时断定一个论断既真又假,因而是不符合逻辑规律的要求的。 悖论1: 亚基里斯和乌龟 一日亚基里斯和乌龟来一次赛跑,因为亚基里斯认为自己比乌龟快,所以他让乌龟少跑一段距离。他们的协议是亚基里斯会在某地点d 1开始起跑,而乌龟则会以较接近终点的地方d 2为起点。但试想想,当亚基里斯跑到d 2的时候,乌龟会跑到了另一地方d 3。亚基里斯追到d 3的时候,乌龟却已到了d 4。如此类推,每次亚基里斯跑到乌龟之前到过的地方,乌龟却已再向前跑了一段距离。这样看来,亚基里斯怎能追到乌龟呢? 悖论2: 沙丘悖论 沙粒堆在一起,聚少成多,堆成沙丘。例如十万粒沙堆在一起就成了沙丘。沙丘这样大,若随便拿走一粒沙,沙丘仍会存在,因为一粒沙实在微不足道。同样,从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粒沙组成的沙丘再拿走一粒沙,沙丘也不会因此消失。总而言之,从一个沙丘拿走一粒沙,沙丘会继续存在。但若真的如此,连续把沙粒一粒一粒拿走,直至剩下最后一粒沙,沙丘也继续存在。但一粒沙怎可以构成一个沙丘呢? 悖论3:理发师悖论 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矛盾推理: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 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 悖论4: 如果上帝是全能的,那么它能否造船出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 悖论5: 律师和徒弟 学生甲是某大律师的徒弟。当他还在受训的时候,他答应老师,说会在他完成训练、打胜了第一场官司后缴交学费。但毕业后学生甲却一直不接手任何官司,于是老师便决定控告他拖欠学费。 老师的论据是,如果老师自己打胜了这场官司,学生甲必要立即缴交学费;如果是学生甲打胜,甲便应该按照原本的协议缴交学费。所以无论如何学生都应交学费。 但甲的论据是,如果法庭判他胜利,他便不需缴交学费;如果是老师胜利,他自己便从来没有打胜过,所以根据协议他也不需缴交学费。 到底谁的论据有道理? 悖论6: 罗素悖论 我们惯常将东西、人物分入不同集合。例如2、16等便是双数集合的一份子。但大多数的集合本身并不是该集合的份子。双数集合内含2、16等数目,但集合本身并非一个双数,所以它不是自己的份子,正如几个国家所组成的联盟本身并不是一个国家一样。但不是动物所指的集合却是自己的一份子,因为集合包含铅笔、树等东西,那它自己自然不是动物。 好了,那么不是自己份子所指的集合,是否自己的份子? 悖论6: 囚犯的两难 假设你和我犯了法,一起被收在监里,根据我们的律师: 如果我们一个人认罪一个人不认罪,认罪的那个便会获得释放,不认罪的就会被判监十年。 如果我们都认罪,每人都会囚七年。 如果我们都不认罪,就只会被判一年监。 假设我们两人都十分精明,亦觉得徒刑越短越好。现在,我和你被分开,无法沟通,各自要决定是否认罪。 我不知道你是否会认罪。不过若你认罪,我也应该认罪,因为这样便只会判监七年而非十年。如果你不认罪,我更应认罪,因为这样我便会获得释放。所以无论如何我都应该认罪。 但若你也这样推论,最后决定认罪,我们便要被判囚七年了。这比起两人都不认罪,判一年监,实在差得多了。何以理性的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