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口算乘法(1)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2.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复习导入2个十是多少?5个百是多少?40是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十?12个10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800是几个百?同学们对以前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学习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1)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口算乘法(教材第41页例1、“做一做”及第43页练习九第4题)。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检测【新课讲授】出示水果商店情境图(见教材第41页例1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1.教学教材第41页例1。(1)出示情境图1。每筐装15盒草莓,3筐草莓有多少盒?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汇报。生1:10个3的和是30,再加上5个3是45。生2:20个3相加是60,再减去15就是45。生3:53=15,103=30 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103=30(盒)53=15(盒)30+15=45(盒)答:3筐草莓有45盒。列竖式计算:53=15,103=30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拔巩固思考:1503 .学生相互讨论后交流、汇报。150先算153,然后在末尾补上一个0。小结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变成几十加几,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后相加。五:(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2.完成教材第43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明算理。3.游戏。让学生把教材第43页的练习九第题上的香蕉摘下来,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4.教材第43页的练习九第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思路和过程。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六:作业1.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4题。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口算除法(2)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算理,并能找到规律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1.口算下面各题。134 1304 124432 333 1172.说一说13、1304、432的口算方法。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2)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口算乘法(教材第42页例及“做一做”,第4445页练习九第512题)。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检测1.快乐体验,探索新知。()谈话引入。水果商店里还有其他的水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2的插图。思考: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出示例题2(1):(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2.研究口算的方法。(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61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教师板书:10660616 610606954 54+660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小结: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3.出示例题2(2):(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汇报:12224 2410240小结: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整十数、整百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4.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讲评时提问:3103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03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四:(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1.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2.游戏:夺红旗。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8题。学生分组比赛,然后表扬又快又准的小组。3.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整十数、整百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六:作业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912题。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1.计算。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口算。2720 8240 5260 12901830 2450 1970 532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笔算乘法(教材第46页例1及“做一做”,第47页练习十第15题)。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检测1.谈话导入: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但有时也需要我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例如到商店里买东西,要付多少钱是不能估算的,不能给大概的钱,必须算出准确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掌握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2.出示教材第46页的例题1。(1)出示主体图以及例题1: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师:14乘2,我们已经会算,14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3)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板书: 师:刚才我们求一共买多少本书,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拔巩固1、讲解14乘12竖式。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14,得140,在140的旁边注明1410的积)2、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14就是用10乘1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1,得10,但这个1不是表示1个十,10乘1得到的10应该表示10个十,10个十就是100,所以这个1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140的旁边注明110的积。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28和140加起来,得16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3、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4、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5、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五:(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1.完成教材第46页的“做一做”。(1)先看2313,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2)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3)23乘13得多少?(4)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开展比赛:看谁算得对,算完后互相检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评一评,谁完成的最好。3.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从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每排22个鸡蛋,共13排)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算呢?指名说一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分别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积的末位同第二个因数的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六:作业1.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35题。七:板书设计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笔算乘法(进位)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检测【新课讲授】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列式:4837=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4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4850 3740 50402000大约2000盒。()50371850 5048237274 185074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拔巩固1.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五:(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33478254137024762291478826396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课堂小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六:作业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七:板书设计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48503740 50402000大约2000盒。()50371850 5048237274 185074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487336 48301440336+1440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笔算除法(练习课) 第 3 课时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意识。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计算法则。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师:同学们,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游戏,四个大组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一个组获得的五角星最多,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现在,游戏开始。游戏一:“火车跑跑跑”。1.介绍玩法:有12道乘法口算题。老师对四个组的同学随机点名回答,每答对1题得一颗五角星,看看哪个组得分最高。206 3520 2330 2018 31304020 207 2630 2340 40183620 3026通过玩游戏,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复习乘法口算。加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2.活动开展。3.教师小结:师:大家反应真快,口算得又对又快。祝贺第( )组暂时获胜。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笔算乘法练习课(教材第48页练习十第69题和第5051页练习十一第310题)。三:【练习讲授】(一)、游戏互动。1.游戏二:“穿越彩虹桥”。方法: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用竖式计算屏幕上的两道题,老师每组抽一个同学的来展示,准确完成的组才能通过“彩虹桥”,获取一颗五角星。(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每组抽取一个学生的作业)(2)抽几名学生说一说每步计算是求什么?(重点讲十位上的数分别乘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积分别是几)(3)展示学生的作业并统计得分。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以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同的地方,应该注意计算的顺序。2.游戏三:“蜜蜂采花蜜”。方法: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通过计算,找出哪只蜜蜂采哪朵花,每组帮助一只蜜蜂,第一组帮第一只,以此类推,看哪个组算得又快又准,格式又正确。(1)让学生独立计算。(2)集体订正。完成第48页练习十第6、9题和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通过玩游戏,要求学生按格式要求完成练习,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使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3.游戏四:“小小啄木鸟”。方法:我们来当啄木鸟,帮大树们检查哪棵树生病了。看谁能当一位优秀的“啄木鸟”医生。完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1)齐读题目(不用改正)。(2)要求:a.每个同学自己细心检查3棵树。b.自查完后4人小组互相说说哪棵树有病,病因是什么。c.老师随机提问4个组,不一定按顺序提问哦。答对的组获一颗五角星。(3)集体订正。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从而加强学生的计算技能。(二)、结合生活,解决问题。1.生活问题一:完成教材第48页第7题。(1)看图理解题意。(2)你在图中知道些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算?(3)学生独立完成。(抽4名学生的作业展示)2.生活问题二:完成教材第48页第8题。学生自己读题,找出题目所给信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思考:你是怎样解决这道题的?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第一问要求大米和面粉各买了多少千克?就直接将每袋的重量乘以袋数就可以了。第二问其实是求这些大米和面粉的总重量是多少,与1吨比较大小。第三问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提出一共要多少钱?大米和面粉各需要多少钱?解答:第一问:大米2511275(千克)面粉2034680(千克)第二问:275+680955千克1吨,所以一次能运回。第三问:大米和面粉各需要多少钱?大米1180880(元)面粉34702380(元)3.生活问题三:完成教材第50页第5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解题思路。分析:题中告诉我们一个足球超过了25元,共买了13个还剩余有钱,可以假设1330390(元)380元,说明每个球不会超过30元,可能是2530元之间了。第二问买了13个后还剩下16元,说明只用了38016364元,求每一个足球的价钱就用3641328(元)。四:(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1.填空。(1)93里最多有( )个30,719里最多有( )个90,180里最多有( )个40。(2)85的倍是( ),320是的( )倍。(3)250积的末尾有( )个零,积是( )位数。(4)19个18比20个18少了( )个18,20个18是( ),19个18是( )。(5)3224可以分三道算式计算,一道是324( ),一道是3220( ),最后是( )( )( )。2.笔算:321 2214 23325645 4734 8842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六:作业1.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51页第710题。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解决问题(1) 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二:(教师)展示目标,(学生)熟悉目标解决问题(教材第52页例3和“做一做”,第54页练习十二第4题)。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检测教学教材第52页例3。1.出示例3情景图。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3.分析与解答。(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125=60(个)(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125= 12545= 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拔巩固(1)学生思考。(2)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五:(学生)当堂检测,(教师)小结表彰回顾与反思。(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知道数量和单价,如何求总价呢?(2)学生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小结: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连乘应用题,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弄清数量关系,注意题目要求,同时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六:作业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54页第1题。第二次备课 2018年上学期长湖乡中心学校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三年级 科目: 数学 时间课题: 解决问题(2) 第 5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教学过程:一:(教师)简要复习,引入新课1.口算:(投影出示)145 213 137704 633 917705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课 结交新朋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13)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
- 项目二 任务一 家乡农作物种植 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
-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浙教版)
- 图书“漂”起来(教学设计)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足球六 说课稿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 (听赏)蝶双飞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接力版六年级上册-接力版
- 语言培训课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木材高性能家居材料产业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灌溉系统维护低速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老年大学在线课程国际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竞答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电厂培训课件
-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 蜜蜂科普知识教学课件
- 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
- 质量信得过班组知识培训课件
- 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标准WST855-2025解读课件
- 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维设计创新-微拓展 圆锥曲线中的二级结论
- 2025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知识测试竞赛试卷题库及答案
- 医学研究生中期研究进展汇报
- 软件系统运维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