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8文言文八下与朱元思书讲练含解析(1)- 1 -一、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卷七,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书信,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好学而有俊才,官至奉朝请.擅长诗文,也精通史学.他的诗歌多为友人酬和、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其散文善以骈文写小品书札,以描写山水景物见长,风格清新挺拔,尽扫齐梁浮艳之风,而蜚声于当时文坛.时人纷纷效仿他的文体,称为“吴均体”.曾奉诏撰写通史,上起三皇,下迄齐代,书未竟即去世.著有吴朝请集和小说续齐谐记. 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风烟:烟雾.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 缥(pio)碧:青白色. 无碍:毫无障碍. 甚箭:比箭还快. 夹岸:两岸.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 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 竞上:争着向上.竞,争.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形容很多. 泠泠(lng):形容水声激越. 作响:发出声响. 相鸣:互相和鸣. 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 鸢 (yun)飞戾(l)天:鸢飞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柯(k):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犹:像. 交映:互相掩映.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一词多义】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到极点)猿则百叫无绝(断,停)上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边)无 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停止)百 一百许里(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极言其多)【词类活用】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语,向东或向西)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散净)【古今异义】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奔:古义: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经纶 古义: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 今义: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戾: 古义:至.例句:鸢飞戾天者. 今义:罪恶【重点句子】1 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 风烟俱尽,天山共色.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与朱元思书述说的是行旅的见闻感受.本文仅是其中的部分节录,原文已散佚不可见.这是一篇用骈体信札形式写成的写景小品文,描绘了浙江境内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秀丽雄奇的水色山光.本文并不是纯粹的写景.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闻、实感出发,着重从“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进行描绘,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清高思想,表达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重点问题】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四、阅读题典【题源】湖北省_市20_年中考语文试题【题目】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鸢飞戾天者:叫 窥谷忘反:“反”通“返”, 返回 B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C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答案】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答案】(3分)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解析】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本句中每个字都要解释清楚,“奔”是动词名用,意为“奔马”,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1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中相关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D错,此句是作者的想像,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22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答案】(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 :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五、牛刀小试【题源】(13年中考江苏盐城卷)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照.(16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挐:撑(船).毳(cu)衣:毛皮的衣服.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ng dng ):天上的白气.芥:比喻细微,微小.白:酒杯.10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上下一白 (4)及下船 【答案】(1)比高 (2)看到 (3)全,部(4)到,等到 每空1分.试题分析:“轩”为活用词,其它三个均没有难度.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答案】A试题分析: A均为“超过”.B前“消失”,后“极”.C前“勉强,后为通假字.“,D前代词,后为语气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实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译文: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答案】)(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2分,每小句1分) (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2分) “焉”1分,解释为“哪里”也算对;语义连贯1分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13填空和简答.(6分) (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厌弃尘俗,向往自然.(2分) “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试题分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作者情感的直接表达,既有对山水的赞美,观赏山水的喜悦与陶醉,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之徒的鄙弃.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当然与人的处世态度也有很大关系.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这些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 (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2分)【答案】示例:湖山夜雪 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试题分析:题目能概括图画的内容或主题均可.如点明时间,点明景物,点明景物的特征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图画,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图画所表现的景物或事件即可. (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 【答案】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2分)试题分析: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前文中的句子是以声衬静,后文中的句子则是直接写环境的幽静.即一个是是间接描写,一个是直接描写.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和内容的理解能力.点评:我们首先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联想、想象、动静结合、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实写虚写、借景抒情等.对于内容的理解,则要根据内容大意及景物特征等综合分析.【题源】(浙江省_市书生中学20_届九年级起始考试)古文阅读.刘南垣公规劝(7分)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俟其来款之 比食至 罗列盈前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_你认为刘南垣公的规劝高明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徐州市2025秋招笔试思维策略题专练及答案
- 国家能源平顶山市2025秋招笔试数学运算题专练及答案
- 阳泉市中储粮2025秋招质检化验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吴忠市中储粮2025秋招基建工程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移动巴中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南通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中国联通德宏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通信技术类
- 国家能源牡丹江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移动双鸭山市2025秋招技能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南宁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银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合格兽药知识培训课件
- 国网甘肃电力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监理大纲
-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北京)(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高考英语新课标Ⅱ卷点评及2026备考方向 课件
- 军事信息管理办法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三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