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事管理系统.doc_第1页
毕业论文-人事管理系统.doc_第2页
毕业论文-人事管理系统.doc_第3页
毕业论文-人事管理系统.doc_第4页
毕业论文-人事管理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学号:20077421001957 姓名:朱宝 指导老师:曹静 完成日期:2009年11月12日 目 录 第一章 系统需求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人事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人事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人事劳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来说,利用计算机支持高效率完成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要求、推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本系统主要涉及人事部门的招聘管理、员工的培训管理、考勤管理、薪资管理以及员工档案管理、离职员工管理,总共六个方面。1.2人事管理系统的总需求目标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利用现有的软件,配置一定的硬件,开发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的、易扩充的、易维护的、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人事管理系统,实现人事调动,工资变化,增员减员自动化,高效的计算机系统。 1.3 业务流程分析人事部的日常业务流程一般如下:1.人事经理根据营运部门的需求向社会招聘相关人员。然后择日安排部门经理对其进行面试。面试合格者,由人事经理通知本人,并发给入职通知单。同时人事部按照工号登记新员工档案信息。2.员工上班前需接受为期两周的上岗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试用期。部门经理根据试用期人员的日常表现为其打分,最终决定是否录用。3.月末,考勤员根据员工考勤卡及假期表等填制考勤表。并统计出员工的假期结余情况以供查询。4.公司薪资主管根据考勤信息及员工信息制作员工工资及工资汇总表。汇总表报上级领导批示,领导同意后于每月10日通过银行将员工工资打进工资卡。员工如有疑问可至人事部查询,由人事部负责解释并将工资明细清单打印给员工。5.员工若有辞职,需将辞职申请递交人事部,经审核后交总经理批示。总经理签字同意后,由人事部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并将离职员工的信息资料归入离职员工信息中,以备查询。6.所有员工的档案信息由人事部统一备案保管,员工可携带工作证或工号牌修改本人的档案信息或查询加班、假期等的结余信息。 对一个功能强大的人事管理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对查询业务实行计算机处理,减少大量手工工作量,从而极大地减少错误。2、运用数据库技术,为公司内的员工基础信息、排班信息、出勤信息和在职、离职情况提供存储,更新,查询等功能。3、通过对员工成本支出数据存储的查询,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管理信息,支持管理决策。 总之,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及管理取代以往的繁复的低效的手工方式,提高人事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1.4现行系统主要问题分析现行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不畅,工作不易协调。 2、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3、查询困难,难以及时提供员工的在职、离岗、岗位调动等信息,再加上员工基础档案信息的不健全,造成考勤及计算薪资的困难。1.5解决方案与用户需求 建设一个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人事管理系统。具体如下:1、对查询业务实行计算机处理,减少大量手工工作量,从而极大地减少错误。2、运用数据库技术,为公司内的员工基础信息、排班信息、出勤信息和在职、离职情况提供存储,更新,查询等功能。3、通过对员工成本支出数据存储的查询,为我们及时提供各类管理信息,支持管理决策。 总之,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及管理取代以往的繁复的低效的手工方式,提高人事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1.6 可行性分析 从技术上分析,本系统并不需要很复杂的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利用比较简单而成熟的 DBMS,如Visual Basic 即可。再加上一般人事部门会拥有较专业的IT人员,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可以得到技术上的支持。因此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就目前人事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使用。从经济上分析,公司有现成的PC机和打印机,不需要另外购置。软件开发方面的费用也不需要很多。所以费用并不是非常昂贵。整个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可大大提高人事部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营运上分析,通过处理过程中及时提供提示信息,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准备工作,并且可以通过系统操作说明书,使今后因工作变动而从事人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很快适应新系统,从而发挥新系统效益。综上所述,我们开发建设一个管理系统是可行的。第二章 系统设计2.1 总体设计2.1.1 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有四种基本符号:外部项(外部实体)、数据流、加工(处理逻辑)、数据元素和数据存储,如图所示:处理 外部项 数据存储 数据流由于数据流程图在系统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描述数据流程图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和科学方法的运用。人事部营销部F29F2人事管理系统F1FbF32总经理员工FaF31Fa-F15,F13,F9,F37Fb-F11,F16,F12,F21,F10系统关联图F1- 职位空缺名单 F14-建立、查询档案信息F2-面试通知单 F20-退工单信息F3-员工状态修改 F15-考勤卡,假期申请单F4-员工是否需培训信息F16-假期结余单F5-培训信息查询结果F17-考勤信息F6-培训信息修改记录F22-培训人员出勤信息查询F7-删除员工信息F23-新进、离职员工信息查询F8-新员工信息F24-档案信息查询F9-店铺号、工作证 F26-培训人员出勤信息查询结果返回F10-员工档案查询结果F29-档案信息存档F11-返还工作证 F25-离职人员考勤信息F12-签字退工单 F30-不合格考勤信息F13-工作证,退工单 F31-签字离职单F28-员工信息查询结果F32-离职单签字F27-考勤表 F33-工资信息F21-工资明细查询信息 F34-档案信息记录F19-员工信息查询结果F35-员工培训信息存档F18-查询有否需要培训员工F22-培训人员出勤信息查询 F36-工资信息查询结果返回 F37-员工工号、姓名 F38-审阅离职员工信息7营运部 F1F3F2P1招聘管理F4P2培训管理 F5F8F11员工信息D1 F10F6F35F9员工人事部培训信息D2P4员工档案管理F12F29 F 1 F9P5离职人员管理F18F20F13档案信息D3F14F38F23F15 F28 F22F26 工资信息D5P6薪资管理F16F21F33F36F37F34F31F32总经理F24F27F30 F25考勤信息D4P3考勤管理F17 数据流程图顶层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整个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从总体上可分为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离职人员管理、员工档案管理和薪资管理六大部分,由于人事部日常工作以薪资计算、考勤为主,因此整个系统以考勤薪资结算为主要管理对象。而员工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动,因此需要明确员工的增加的数据,这就是招聘管理,以及最终离开公司,也就是离职人员的管理。而人事部的日常工作又离不开其主体,这便是员工档案,因此需要进行员工档案管理。由于公司所经营的商品不断变化,需要对销售人员作商品知识的培训,只有员工素质的提高,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 2.1.2数据流图的简要说明“招聘管理”模块:当营运部有职位空缺时,通知人事部发布招聘信息。应聘者经人事部初步筛选后将面试人员名单传送至营运部负责人,同时通知面试人员时间和地点来统一面试。面试结束后,营运部负责人再将面试评定表交给人事部,由人事经理通知被录用人员上班时间。同时录入新员工的基本信息。 “培训管理”模块:根据新员工信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某一商品知识的培训,若需要培训,则按排时间、地点,并将员工状态修改为“培训”。培训教师组织相应培训后,要对培训员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将决定员工的去留,并将被记录在员工信息表中,以备查询。 “考勤管理”模块:月末员工将考勤卡及填好的假期申请表、加班申请表等(经领导签字)交给考勤人员。考勤人员结合培训人员的出勤信息作考勤统计,填制考勤表交给薪资结算人员。同时结算出员工的假期结余,以便员工查询。 “档案管理”模块:新员工面试前需填写基本信息登记表,其中包括员工的身份信息、地址、电话等,还包括英语、计算机的等级以及特长等信息。人事部根据此表登记员工档案信息。同时,员工在工作期间参加的培训信息也将被记录在该档案中。员工若有变动的信息,可通知人事部查询后做相应的修改。 “离职人员管理”模块:员工先提交辞职申请书给人事部,经人事部审阅后交总经理签字,总经理签字同意后人事部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并登记入离职人员信息表中。月末汇总整理后再登记入员工信息中。 “薪资管理”模块:结算薪资时,人事部根据考勤信息及员工信息结算工资。员工若对工资有疑问,可查询本人工资明细。 2.2数据库设计2.2.1 E-R图E-R图符号如图所示:实体集 实体属性 实体之间联系课程考勤 MN培训统计 N1 辞职1离职1员工1结算N薪资辞职 N1招聘经理111岗位部门MN设置 E-R图2.2.2 实体描述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7个实体,7个联系。其中3个1:N ,2个M:N,2个1:1。7个实体分别为:部门(部门名称,电话号码,部门地址)岗位(岗位名称,岗位要求) 员工(工号,姓名,性别,职务、入职日期,奖罚记录)考勤(工号,月份,出勤天数、病假天数、事假天数、加班小时数)薪资(工号,月份,基本工资、奖金)课程(培训课程号,课程按排,培训时间、地点)辞职(工号,姓名,日期,原因)2.2.3 联系描述3个1:N联系为:实体“薪资”与“员工”的联系为N:1实体“考勤”与“员工”的联系为N:1实体“部门”与“员工”的联系为1:N2个M:N联系为:实体“课程”与“员工”的“培训”联系为M:N实体“岗位”与“部门”的“设置”联系为M:N7个联系的属性如下:设置(人数)统计(天数)培训(考核)然后再将概念模式转化为逻辑模式。2.2.4 关系模式 转换之后的E-R图关系模型为:1、部门(部门名称,经理工号#,电话号码,部门地址)2、岗位(岗位名称,岗位要求) 3、员工(工号,部门名称#,姓名,性别,职务、入职日期,奖罚记录)4、考勤(工号#,月份,出勤天数、病假天数、事假天数、加班小时数)5、薪资(工号#,月份,基本工资、奖金)6、课程(培训课程号,课程按排,培训时间、地点)7、辞职(工号#,姓名,日期,原因)8、设置(岗位名称#、部门名称#,职务级别、工资标准)9、培训(培训课程号#、工号#,考核)2.2.5 数据库表列举部分数据库表,如下:数据库表名称:员工序号 数据项名类型长度主键外键1 工号char(字符)5Y2 姓名char(字符)103 性别char(字符)24职务char(字符)105入职日期Date (日期)86奖罚记录char(字符)20数据库表名称: 培训 序号数据项名类型长度主键外键1培训课程号Char(字符)2Y2培训员工工号Char(字符)5Y3考核成绩Char(字符)3数据库表名称:考勤序号数据项名类型长度主键外键1 员工工号char(字符) 5Y2 月份char(字符) 2Y3 出勤日char(字符) 44病假天数char(字符) 2 5事假天数char(字符)26加班小时数char(字符)32.3 详细设计2.3.1 代码设计目前的计算机还无法识别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事物,它只能识别ASCll(美国国家信息标准代码)字符集中的256个基本宇符和数宇,因此,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把管理对象数字化或字符化,这一工作称为代码设计。所谓代码,是用来表征客观事物的实体类别,以及属性的一个或一组易于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特定符号或记号,它可以是字符、数字、某些特殊符号或它们的组合。名称取值范围代码类型意义 工号0000199999字符型工作证号经过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阶段以后,系统的开发工作进入了系统实施阶段。在系统实施阶段,我们要继承此前各阶段的工作成果,并严格按照系统开发文档进行。将技术设计转化成为物理实现,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果也是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的结晶。在系统实施阶段中,主要由编码、系统测试、系统安装和新旧系统转换等活动构成。编码又称程序设计或编写程序,按照详细设计阶段产生的程序设计说明书,用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书写源程序。系统测试是系统质量可靠性保证的关键,也是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编码的最终评审。运用一定的测试技术与方法,通过模块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几个步骤,发现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系统安装主要是指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论证、购置、安装,以及整个系统调试运行。新旧系统转换,也称系统切换与运行,是指以新开发的系统替换旧的系统,并使之投入使用的过程。它包括系统交付前的准备工作,系统切换的方法和步骤等。2.3.2 系统界面设计系统主界面 菜单编辑器中编辑了功能管理菜单下的菜单项员工信息维护界面 信息查询界面密码修改界面第三章 系统实现31模块处理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处理方式的合理选择,就是一个处理过程的设计问题,选择处理方式实际上是根据系统的任务、目标和环境,合理的选择信息活动的形态及具体方法。程序流程图又称框图,表示方法简单,通常用于描述程序执行的逻辑过程。它把程序执行的基本步骤归纳为:处理、判断、输入、输出、起始和终结等几个基本功能,并用不同的记号加以表示,从而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见处理流程图开始输入用户名称、密码Y退出? N重新输入?用户名称、密码是否正确 NY进入主菜单操作功能管理密码修改退出薪资处理离职处理档案处理考勤处理培训处理招聘处理退出 3.2 应用程序设计3.2.1 开发工具与编程环境本系统的开发工具是Visual Basic 6.0 企业版,结合Access数据库。在Windows XP 中文版的环境下开发。第四章 系统运行 4.1 系统使用简要说明 1.在需要使用本系统的PC机上安装Visual Basic 6.0,本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为二维表结构的关系型数据库。运行应用程序,出现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按“确认”键之后,若密码及用户名错误,则系统报错;若密码及用户名正确输入即进入系统。 2.进入系统后出现如下系统主界面,操作人员可根据菜单项进入各操作界面 3.通过下拉菜单“功能管理”进入个模块的界面,在此界面中可进行信息的添加、删除、浏览等操作。 4.进入菜单“操作”,可退出系统或修改密码。4.2 系统评价本报告主要从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运用结构化的思想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系统功能 本系统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方法,采用成熟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支持人事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系统主要由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员工档案管理、离职管理、薪资管理、六大模块组成。系统特点 本系统界面友好,采用了交互式人机对话方式。本系统基于Win xp操作平台,所以继承了操作系统的视窗化操作,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只要有一些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就能很快熟悉和运用本系统。开发工具Visual basic为本系统设计出了简单直观的人机界面和简便快捷的操作方式,系统采用下拉式菜单,用户只需通过一系列简单的选择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操作,力求使用自行输入到最少,以减少人为差错,极大方便了用户使用。 数据易于修改和维护,查询十分方便,能提供多种组合条件方式进行查询,快速而准确,并设计了多种表格,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系统安全性方面,本系统增加了登录模块,需要使用者键入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非法进入该系统进行修改或查询数据,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的泄漏,避免对系统中的数据造成破坏。系统改进方向 由于经验不足,加之时间仓促,本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帮助功能还不完善,招聘管理、考勤管理离职管理、薪资管理还为完成,再者就是数据库设计,因采用Access数据库,部分功能未能实现。希望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需要再逐步增加一些新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以使系统更加完善。对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也进一步加强,确保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正确。 第五章 总结5.1开发体会与收获该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说来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本次毕业论文设计中,我寻找了相关资料,阅读了相关专业书籍,但由于实践经验不够,还不熟悉一些开发工具,编程能力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一部分模块未能实现。另外,在数据库的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冗余,不够完善。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相信我会做的更好。 本系统的开发使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综合的运用,对以前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学会利用基于系统生命周期的结构化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论文才能得以进行。通过完成这篇论文,使我逐步加深了对数据库知识的了解,清楚一个管理软件的设计过程,进一步全面认识和深刻体会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同时编程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本次的系统开发使我认识到信息系统开发的每一步都是以上一步为基础的。因此每一步文档的编写都必须正确、完整,否则就会给下一步的工作带来麻烦,加重工作量。因为系统是为用户服务的,所以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考虑用户的特点和使用方面的习惯,以协调人机关系。在系统实施中应结合各方面的要求,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系统测试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测试方法。 最后,我要忠心地感谢认真辅导我的老师,还要感谢同学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第6章 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一直指导我的曹静老师我还要感谢武汉电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的所有老师。作为武汉广播电视大学的一名学生,我有机会得到老师们的教导,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是我大学阶段一段难忘的经历。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系的老师们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要感谢同专业的几位同学,在这次论文完成中,他们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开始写论文时,我曾因为对一些开发工具不熟而一度沮伤,他们给予了我鼓励并帮助我快速熟悉开发工具,这次论文才得以完成。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参考文献1.数据库原理 Curtis Smith 2.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亓莱滨3.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邵丽萍 4.软件开发工具陈禹 方美琪附录A:程序源代码(部分) 登陆界面 Option Explicit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db As Database Dim rs As Recordset Dim i As Integer Dim u_name As String Dim u_password As String Dim ok As Boolean ok = False Set db = OpenDatabase(App.Path + renshi.mdb) Set rs = db.OpenRecordset(user) u_name = Text1.Text u_password = Text2.Text If u_name = Then MsgBox , , Text1.SetFocus End If Do Until rs.EOF = True If (rs.Fields(name) = u_name) And (rs.Fields(pass) = u_password) Then Unload Me MDIForm1.Show ok = True End If rs.MoveNext Loop If ok = False Then MsgBox , , i = i + 1 Text1 = Text2 = Text1.SetFocus End If If i = 3 Then MsgBox , , Text1.Locked = True Text2.Locked = True End End If rs.Close Set rs = Nothing db.Close Set db = Nothing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MsgBox , 4 + 32, Unload MeEnd Sub 维护界面部分代码Private Sub cmdAdd_Click() Data1.Recordset.AddNewEnd SubPrivate Sub cmdDelete_Click() Data1.Recordset.Delete Data1.Recordset.MoveNextEnd SubPrivate Sub cmdRefresh_Click() Data1.RefreshEnd SubPrivate Sub cmdUpdate_Click() Data1.UpdateRecord Data1.Recordset.Bookmark = Data1.Recordset.LastModifiedEnd SubPrivate Sub cmdClose_Click() Unload MeEnd SubPrivate Sub Data1_Error(DataErr As Integer, Response As Integer) MsgBox & Error$(DataErr) Response = 0 End SubPrivate Sub Data1_Reposition() Screen.MousePointer = vbDefault On Error Resume Next Data1.Caption = 记录 & (Data1.Recordset.AbsolutePosition + 1) Data1.Caption = 记录 & (Data1.Recordset.RecordCount * (Data1.Recordset.PercentPosition * 0.01) + 1End SubPrivate Sub Data1_Validate(Action As Integer, Save As Integer) Select Case Action Case vbDat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