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资游攻略集.doc_第1页
上海小资游攻略集.doc_第2页
上海小资游攻略集.doc_第3页
上海小资游攻略集.doc_第4页
上海小资游攻略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步上海 细数十大情调各异之街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773/mbshxssdqdgyzj.html1.最具格调的马路 衡山路:繁华处的幽静通道 衡山路很出名,虽然与它毗邻的是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衡山路更出名。如果说淮海路和徐家汇是肆意蔓延的喧嚣与繁华,那么衡山路则是留守在它们身后的幽静通道。但在幽静中却又不失文化的韵味,细细品下来更让人留恋往返。 关键词一:法国梧桐 衡山路始建于1992年,曾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长2.3公里。衡山路最初的景象已无从考证,但今天这一派幽静之貌也足已使人沉醉其中。 读过张爱铃的小说,底色是一味的荒凉,这种荒凉的基调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烦琐之中;也了解过张爱玲的生平,看过她写的散文。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当年的名字是爱丁堡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的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记趣中就记录了这段生活,在我的想象中,当年的张爱铃也应该会常常行走在如衡山路这样有浓密法国梧桐的幽静通道上。在这样的路上,我会想起张爱铃,默默地怀念着她! 关键词二:历史公寓 图中的西湖公寓,原名华盛顿公寓,地处衡山路303-308号,门前一块“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匾额显示了悠远的历史和不菲的身价。 西湖公寓地处锐角形街角,总平面略呈三角形。墙面简洁,涂的是墨绿色涂料并有微微的拉毛。抬头仰望可以看见公寓的纵向窗间有白色几何装饰图案,在它的入口门框处还有层层向上收缩的形态,这些都显示了装饰艺术派的风格。 关键词三:酒吧 美式“波钵街”热情四溢;“萨莎”则是纯粹的英式酒吧;“藏珑坊”处处透出新古典的中国风;“时光倒流”让你仿如置身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某个小茶坊;中西合璧的“小红楼”高雅安静;“Agogo”、“真爱”里坐满了二十来岁的新锐一族 关键词四:私家洋房 关键词五:特色小店 2.最具书香气的马路 去福州路品味浓浓书香 福州路,全国闻名的文化街,是与南京路东路平行的一条东西向马路。也是上海租界时期最早开辟的马路之一,旧称“四马路”。早在一个世纪之前,这里便集中开设了不少书局和报馆,以及一些出售纸、笔等文化用品的商店,因而享有“远东第一文化街”的美称。 上海市民口中的“文化街”上,到底深藏着多少悠久的文化历史?这里本是灯红酒绿之地,上海滩高级0院“书寓”、“长三堂子”的集中地。这里也是文化的发祥地,杏花楼旁的粤菜馆曾是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北新书局,美术用品商店西侧竟是巴金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河南路口的大楼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旧址。 在福州路390号怀远里弄口有一家名闻海内外的“上海外文图书公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文书店。 也许上海人都不知道,跻身在这里的外文书店,其实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当时因其门面被漆成红色,故又有“红屋”之称。 外墙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深红色,门外的雕塑为这座建筑增添了不少气质。 福州路上有很多特色的书店,如音乐书店,、大学城书店、社科书店、博古斋等。其中位于福州路424号的上海古籍书店,也是上海人所熟知的。这里是“海上淘书”的好去处。 “上海书城”是一幢气度非凡的建筑物,它的阔绰和大气令读书人真的有了一种“坐拥书城”的幸福感觉。“上海书城”的特点在于它的博大,其图书品种丰沛,可谓书的海洋。 3.最具文化味的马路 绍兴路:闲步闻书香 在上海,她是一条很不起眼的马路,从东到西,不过两三百米。与周围繁华的淮海路、衡山路、汾阳路相比,显得落寞很多。路边的法国梧桐,经过岁月洗刷的房屋,加上夜晚昏暗的路灯,这条路一直保持着某种神秘,配合着百年历史老建筑上斑驳的颜色,向每一个经过这里的人述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 4.最能引起购物欲的马路 淮海路:“霞飞路”的繁华梦 淮海路,原名“霞飞路”,上海最著名的马路之一.横卧在上海市中心区,东起人民路,西迄凯旋路.由于淮海路以前属于法国祖界,建筑及具法式韵味,道路两侧均种植“法国梧桐树”,极具欧陆风情。在上世纪30年代即以以格调高雅、人文荟萃、意蕴丰富,和富有异国情调而享誉中外。他是与巴黎的香榭丽舍、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媲美的大街。 5.最适合谈恋爱的马路 到东平路谈场恋爱 有一条路,叫做东平路。有人说,从她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确实,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公交车,行人也不多。因为她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而称为“申城第一情侣街”。 可假如你晚上从岳阳路口沿着东平路走到衡山路口,世界就大不一样了。从那个路口开始走出去,全上海晚间最繁华喧上海思南路海派老街 最值得漫步的5条上海街道思南路 Massenet Rue,思南路曾经有过一个浪漫的名字。这里被称为上海的“上只角”。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仿佛把灯红酒绿的都市喧嚣阻挡在外。来往的自行车在暖暖的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向来是片高尚的地区。这气质就不是一般街道可比拟的。 这里也是名人的故居聚集地,孙中山、-、张学良都在此度过了一段日子。这些文化的底蕴依然弥漫在思南路的周围。周公馆早就是免费的参观场所,幽静的小楼里却有着朴实无华的内饰,倒是楼下的小花园颇有情致。 皋兰路上的小店 周边推荐:皋兰路 就在思南路旁边,1号是“张学良公馆”,他和赵四小姐曾在这里小住。16号的这栋建筑相当显眼。原为东正教圣尼古拉斯教堂,建于1928年。教堂体积不大,小巧玲珑、造型也很别致。 阿娘面馆:思南路36号(近南昌路) 充满上海市井气息的一处美食,顾客也主要是上海本地人。就餐环境真是不怎样,狭小的座位,有点油腻腻的地板,名气却在上海滩上当当响。 古董花园:思南路44号甲 这家店的正业应该是古董店,而副业才是咖啡馆。店里的摆设看起来杂乱,却让人有种落入时光机器的感觉。座椅灯具摆设,都标着价呢。旁边小花园里还放着一个被当作茶几的老式缝纫机。这创意真不错,买家具还是喝咖啡,或是简单地打发时光,随你。上海华山路 华山路 白日里,华山路常常车水马龙,但是却总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在百多年前,它是从静安寺到徐家汇的唯一通道,名字叫“徐家汇路”。数个传说发生在这里,比如以前的丁香花园,传说是当年李鸿章为爱妾丁香所建;而与它交界的武康路,就是小说和电影色戒里的“福开森路”。 华山路现在的姿态,归功于那些依然笔挺矗立在街道两边的建筑,它们清高却并不孤傲,允许人们近距离观看却始终有一种游离的气质。这条路上,出过很多明星的上海戏剧学院门口常常会出现张扬又美貌的年轻人,曾经有很多名人入住过的枕流公寓等老式里弄建筑依然保持挺拔静谧。如果你拐到某一个弄堂,车水马龙的声音又瞬间被摒除在外,这种外表热闹内里内敛的气息,恰如典型上海人最推崇的精神实质。 而如果到了晚上漫步在这里,又安静得可以听见树叶沙沙,凝望Art Deco风格的某个窗棂,和深深弄巷里的小竹林,你会由衷地喜欢上这座城市。 丁香花园:华山路849号 这座传说中的花园如今仍然保持着中式传统庭院配上欧式建筑的风格,花园的后半部分现在并不对外开放,庭台水榭只能透窗而现;而前半部变成了一个餐馆,在草坪和大树背后的全透明玻璃墙房子里。对面则是占地颇大的丁香别墅。 摩登时代:华山路699号(乙) 在这里,老电影里才有的道具成了卖品,旧式的收音机、杯盘、台灯、沙发、摇椅、桌柜,配上白色的泛着晕黄灯光的典雅吊灯,缀有蔷薇花样的墙纸,无不给人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莫氏画廊:华山路789号 这里的一个亮点是有很多有关上海主题的作品,店面不算大,这些画安静地伫立在架子上,折射着太阳光,老板常常坐在门口晒太阳,如果你有上海的地标问题与他探讨,他会很乐意与你探讨。 武定西路上的淡定气质 武定西路 武定西路并不算太知名,但是和张爱玲有关的一切都是浪漫的象征,成为很多文艺青年追逐的对象。这条路上最有名的便是位于武定西路1375号的开纳公寓。这个被她称为“避世”生活的地标,建成于1932年,以英商“汪记洋行”大班开纳命名,当时可谓沪上最气派的公寓建筑,甚至还配有车库。建成后,住的几乎都是头面的人物,其中就有投奔姑姑而来的张爱玲。就算早就改成住房和临街商业店铺,但浓重的旧上海气息如今依然不经意之间流露于外观之间。 武定西路的美胜在细节。人行道边音符形状的铁栅栏,便是上海爱乐乐团的处所。高挑的爱奥尼亚柱,红色的木制门窗,白墙红顶的洋房矗立在绿树成荫中,把飘来的音乐声围绕其中。而路边某条弄堂的门楣却是富有欧式气质的白色外观,雕刻着大气的花纹。这隐没在市井中的艺术感,也是上海拥有妩媚气质的某种组成细胞。 由一尊小约翰施特劳斯雕塑开始,武定西路的另外一头是雕塑的长廊。路边思考的男人,慵懒的宠物狗,吹萨克斯的男子,看来闲散悠适的形态加重了武定西路的淡定气质。 幽篁里 勃逊餐厅:武定西路1455号 这家店的老板一定非常喜欢高迪,这样马赛克和曲线的运用让人不得不注意它,不过内部却是一家地道的法国餐厅。走入内部,淳朴的法式乡村装修风格立即展现在眼前。 地中海意大利餐厅:武定西路1317号 漂亮的小洋楼四周是落地的玻璃,颇有点托斯卡纳的明媚感。白色的基调让地中海的感觉更为突出。大树穿过二楼的地板茁壮成长,搭配灯光和玻璃,即使来份下午茶,也是大隐隐于市的悠闲。 长乐路 长乐路 长乐路有赶不完的时髦,逛不完的个性小店,一整天泡在那里都没问题。当这里成为本地年轻一代设计师和潮牌蜂拥而至的地点时,它被称为“上海的里原宿”。 长乐路的流行风尚有点年头了,相对比较长,分成四段各有特色:富民路-陕西南路段,以公仔模型为特色;陕西南路-茂名南路段,旗袍定做和锦江迪生等一线专卖店;茂名南路-瑞金路段,潮牌小店,饭店为主;瑞金路-成都路段,大量个性小店让你逛到脚软。 其实多年前的长乐路并不是观“潮”的主要街区,更成名的是以定做中装为主要业务的小店。处于淮海路商业圈的外围,这么好的地理环境。不走古典风,也不走大牌风,却选择了一条“潮”路。Made in Shanghai的标签倒是也符合了一部分人的口味。渐渐的,这条街吸引了不同风格的设计师、明星、潮人、外国时尚人的纷纷入驻。 长乐路的一角 Eno:长乐路139号2楼 有趣的3/3 计划,将艺术家、消费者和eno本身的艺术理念及创意融入产品中。所谓3/3(三分之三),即指该线内的产品中1/3的设计来自eno(我们),1/3的设计来自优秀的艺术家(他们),还有1/3的设计则来自消费者(你们)。 Fly:长乐路704号 上海滑板骨灰级玩家的聚集地,在本地极限运动界非常有名。在这里你能找到关于滑板的一切元素:鞋,衣服,裤子,板,轮子,轴承 玩具城市:长乐路690号 80后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变形金刚,随着电影放映后,成了炙手可热的最潮玩具。这是上海第一家专业以变形金刚和圣斗士为主打的玩具店。安福路这条短短的路,也就千步而已,如今却是上海文艺腔的代表之一。原因就是,当话剧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安福路也火了起来。安福路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张扬,是一种纯粹的放松,而不是做出来的。所以这让话剧这种时尚在这里也并不显得做作,反而有一种天成的融合感。Enoteca:安福路53-57号千万记得,它不是饭店,也不是通常意义的酒吧,而是安福路上生意极好的一家Wine Bar,很多老外专程慕名而去。塞万提斯图书馆:徐汇区安福路208号西班牙总领事馆在底层,经常举办小型展会。图书馆在2楼,有很多西文原版和双语书籍以及影音资料,基本以画册、故事书、旅游书、介绍西班牙的书、学西班牙语的书等为主。大上海从这里追寻怀旧味道本篇文章来源于博雅旅游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网址:/art/788/dtdshczlzxhjwd.html外滩 怀旧是一种风潮。广东游客去上海,如果仅仅只看世博,肯定不划算,当然还会顺道游览大上海,再去感受江南水乡风情。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是百年老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的写照。 亚细亚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号,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上海总会:位于中山东一路2-3号,原为英国侨民活动的上海总会又称东洋伦敦皇家总会,1910年仿效文艺复兴式风格而建,这里曾是旧上海社交界的舞台,现为东风饭店。 日清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于1925年,被人们称为“日犹式”,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招商局大楼:中山东一路9号,是一座拥有119年历史的办公楼,由李鸿章所建。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建于1923年,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它曾是原市0大楼,是远东最宏伟的建筑,大厅的天花板壁画还是租界时代的老样子。 海关大楼:中山东一路13号,建于1927年,它的钟声曾象征着上海的声音。 沙逊大厦:中山东一路22号,现为和平饭店北楼,它曾是十里南京路开始的地标性建筑。 怡泰邮船大楼:中山东一路28号,1920年建成,又称“格林邮船大楼”。 英国领事馆:建于1873年,楼高两层,近似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楼宇台基较高,底层竖向中段有5扇圆拱形窗,两边房间窗户为圆拱形。 淮海路:老宅子里有故事 从前这里是法租界的霞飞路;如今这里有年轻的地标建筑百盛广场。街道两旁,租界时代的法国梧桐绿意仍浓 锦江饭店和花园饭店(原法国总会):都是著名的上海特色的保护建筑,内部都是按现代五星级酒店标准装修的。 马勒别墅:根据犹太商人马勒小女儿梦中的童话城堡而建造,现为衡山别墅宾馆。 武康大楼:以前叫“诺曼底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这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抗战胜利后,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把这座大楼买下来。早期的著名电影演员吴茵、王人美、郑君里、赵丹都曾居住在这里,孙道临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这里,她的寓所恰恰是当年孔二小姐的故居:位于淮海西路武康路口。 南京路:老上海的潮流地标 南京路从前叫“大马路”,上海货的名声大都由此传播出去。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一直引领着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潮流。 国际饭店:曾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上海租界时代的中心地标,它的外表还是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流行的摩登大楼风格。 大光明电影院:也是上海最早、最高级的电影院之一,去大光明看电影是老上海人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 凯司令西点:张爱玲笔下的西饼屋。 静安寺:南京路的终点,旁边的常德公寓是张爱玲故居。 百乐门舞厅: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旧上海的交际花、舞女与发生在十里洋场的暗杀与阴谋。推荐乘坐20路公交车,它的路线就是最早的上海公共电车线路,从外滩九江路口的起点站一直到静安寺,可以完整地体会十里南京路这条中华第一街的风味。 上海 最适合小资享受慵懒闲淡风情特别推荐 俯瞰浦江两岸最佳角度 角度:外滩茂悦大酒店非常时髦酒吧 茂悦大酒店 地址:黄浦路西楼33层 平时18点开始,周日15点开始 其实它就在海鸥饭店后面,但因为凌空于32、33层,同样的角度,平视和俯瞰的感觉完全不同:黄浦江在这里转了一个最优雅的弯,陆家嘴的天际线和外滩的万国建筑群无遮无拦地绵延脚下,最好在傍晚时分过去,在有露天按摩浴池的露台,坐在沙发床上,看夕阳慢慢落下,等待华灯璀璨那最为壮丽的一幕。这样的视觉体验,无法用语言描绘。酒吧的消费也没有想象中的贵,最低消费50元左右吧。 角度:半岛酒店艾利爵士餐厅酒吧 半岛酒店 地址:中山东一路32号 每天18点开始 半岛酒店的下午茶是目前本城雅皮最津津乐道的地方,不过如果你想既体验到半岛的奢华服务,又能看到无敌江景,那么位于13楼的艾利爵士餐厅是最合适不过了。在这间由法国名厨料理的新派法式欧陆菜餐厅,可以直接步入室外露台,一览浦东浦西的风景。不一定要吃饭哦,每天下午6点以后酒吧开始营业,在绚烂灯火的背景前喝一杯,聊聊天,上海就这样永远定格在记忆里了。最低消费100元左右。 外白渡桥体验上海记忆角度:海鸥滨江观景餐厅地址:黄浦路60号海鸥饭店外防汛墙上 消费:120元以上 特色:本帮菜、台湾菜 因为地理优势,这是唯一能将浦东与浦西两岸的美景都尽收眼底的观景餐厅。在晴朗的天气里,坐在餐厅的观景平台上,一边欣赏阳光下金光闪闪的东方明珠等陆家嘴诸高楼,一边眺望沉静古旧的外滩万国建筑,实在是颇具赏味。观景平台上还有一个小“船舱”,坐在里面看风景,就好像自己也坐在游轮里畅游黄浦江一般。 万国建筑群触摸上海历史 浦发银行 角度:歌朵意大利餐厅 地址:福州路19号(中山东一路口) 消费:100元左右 特色:意大利菜 坐在歌朵意大利餐厅明亮的落地窗前,可以看到对面的当年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大楼”的浦发银行大楼。砖块与砖块之间堆叠得一丝不苟而又极富韵律,加上冷峻深沉的灰白色调,够你啜饮着白葡萄酒、品尝着餐厅推荐的意式蘑菇烩饭,幽幽冥想上半天。 事实上,浦发银行大楼的考究之处还不止于此。正门那两只颇吸引眼球的黑色铜狮,形态逼真样貌威武,据说是英国专门铸造的,造完之后就将铸模毁掉,以成全这对铜狮“世间仅此一对”的传奇。还有大楼内部门厅顶部的8幅马赛克镶嵌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金碧辉煌而又别具匠心。 十六铺码头聆听上海之音 阿塔努观景角度:外滩阿塔努酒吧 地址:中山东二路1号甲 消费:60-70元 特色:咖啡、鸡尾酒 外滩阿塔努酒吧实在够特别,一栋状似灯塔的小楼,就这样突兀地耸立在外滩观景道的旁边,四周没有其他任何建筑。 走近阅读外墙上的标牌,才知道原来这不是灯塔。这座建筑的前身是建于1907年的洋泾浜气象信号台,两层的方形裙房之上那圆柱形的细长塔身则是信号发布塔。1953年的时候,这里还被用作水上派出所。而今天,裙房的一楼被辟为外滩档案陈列馆,而沿着仄仄的旋转楼梯上到二楼,就是阿塔努酒吧了。即使不是灯塔,在气象台喝咖啡也是浪漫之举。 二楼的室内酒吧有窗可供远眺,而要是仍不甘心则可再沿旋转楼梯上到三楼的露天平台“一览众山小”。在这样一个四周无甚遮拦的制高点上,你可以看到外滩,可以看到浦东,可以纵深地看到与外滩垂直相交的延安东路,还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十六铺码头。 游船码头等待时光 从外滩看陆家嘴 角度:亲水泽teatime 地点:滨江大道东方明珠游船码头附近(海鸥舫对面) 消费:45元左右 特色推荐:茶 码头,是一个因为等待而变得诗意的地方。 所以,码头需要一家好的咖啡馆,容得各色人来客往,容得人们口袋里揣着船票,却可以静-下等待。“亲水泽”,英文名字叫“teatime”。台湾人开的,镇店的特色就是来自阿里山的顶级好茶,如已存放了15年的乌龙老茶存放5年以上的乌龙茶即可称为“老茶”,存放15年的老茶可说是尤为珍贵。“亲水泽”有一条面朝黄浦江的门廊,可以坐在廊下饮茶,看海鸟在江上飞飞停停。而坐在室内一样也可以远眺黄浦江,除此之外,房顶还开了天窗,东方明珠那犹如天外来客一般的庞大身影,可以通过天窗看得清清楚楚。 滨江大道无敌江景 完美夜景 角度:一点红red dot、星巴克等沿江咖啡厅 地点:滨江大道滨江公园 消费 25元90元 全长2500米的滨江大道,应该是得尽天时地利的观赏江景的所在。它背靠陆家嘴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面向黄浦江及其对岸的外滩建筑群,游人可以在绿化装点的景观道路上闲庭信步,也可以来到亲水平台,凭栏远望,任江水在脚下奔流。 然而也不妨在滨江大道边的餐厅和咖啡馆坐坐,就着咖啡与美酒,把眼前这黄浦江最黄金的一段江景细细看来。既是西餐厅,也是酒吧座的“一点红”,就坐落在滨江大道的绝佳位置,透过它的落地玻璃窗看对岸的外滩,那些精致的建筑仿佛成了奢侈品橱窗里的小摆设。而游人熟悉的星巴克的户外咖啡座,则是夜眺外滩的最实惠的落脚地。 俯瞰浦江尽收眼底 小南国 角度:小南国正大广场店 地点: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9楼 消费:150元以上 特色推荐:本帮菜 在滨江大道看黄浦江,获得的始终是平面的体验。若想要更立体地了解黄浦江,还须更上一层楼。 位于正大广场9层的小南国,是吃本帮菜的好去处,而从临江的窗子俯瞰到的浦江美景,也一样秀色可餐。江中大小船只的熙来攘往,与两岸的建筑物,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 而小南国所在的正大广场,也是汇集了各种品牌的时尚购物中心。看完江景,顺便体验购物的乐趣。 思南路穿梭 老洋房探访旧时光 思南路,光听名字,情调就已经出来了,虽是小小窄窄一条路,却是上海的众多马路所不能比拟的。悠悠思南路,绰约风姿生。因当年立于法国租界境内,熏陶了法兰西的浪漫情怀,苍翠的法国梧桐挡盖下浓荫,一到夏天,这便是绿色的走廊,密密的树叶,清凉的风,走在小路上的碎步也轻盈起来,细碎的阳光斑斑点点地落下来,恍若隔世的感觉。而老洋房则是放慢脚步的理由,听些掌故旧闻,更增游兴。 义品村23幢洋房的东方巴黎东方巴黎 如果你从思南路走过,会发现门牌号码是断断续续的,从五十几号直接跳到了七十几号,而在这之间有一条不知名的弄堂,原来从65号到71号都藏在里面。 这条别墅弄堂很出名,它周围不是狭窄的那种石库门房子。而是一座座非常齐整宽大的老式洋房。弄堂两旁的旧墙里,探出巨大的老树,杨树或者柏树。熟悉的人都管它叫“义品村”。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租界当局要在法租界的中心打造一片齐整的“东方巴黎”。想想,在一个繁华大城市的最繁华市中心,建造起这样一片有规模、有组织的法国乡村别墅,无怪乎法国人会觉得亲切。 于是这条弄堂,遂成了老一代上海人眼里思南路上的洋房最典型代表。而细心的人可发现,它们往往大地方相似,只在小细节上玩差异。有的洋房把所有木质百叶都漆成了红色,有的洋房,则把三层楼上的老虎窗改造成扇形等等。平心而论,这里的洋房,并不是大上海老洋房里最豪华气派的,但如此整体性,却在上海的市中心造就了一片特殊气氛。 4纵23座花园别墅,大小屋顶相应成趣,外立面由细小鹅卵石铺就,经风化显出一种特殊的黄色。东西面上有小窗作为点缀,南北面是宽大的落地窗。在东南角上有一大二小三个漂亮的拱圈,在夏季阳光照射下来,很美。 老宅子听着陈年旧事钻弄堂 周公馆区 如果想要进入老洋房一探究竟,那就到73号的周公馆区参观吧。在义品村的这些洋房中,其他建筑都是三层的,只有这一座是四层的。 1946年,-率0代表团前往南京,与-进行谈判,6月代表团在沪设立办事处,当时的门牌号码是思南路107号,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周公馆的清幽,真是别具一格。取消了围墙,代之以竹篱,上面还攀附着花草。二十年代的房子,经过这么多年,都磨砺成古铜色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从顶垂到底,配上镶嵌其中的粗糙的鹅卵石沧桑的底色就像是这样子的吧。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包括两处草坪,一座喷泉。幽竹细细,吊兰垂垂,引起游客的追思之情。门票:免费。 思南路87号的梅兰芳故居是一栋花园别墅,梅兰芳在这里住了25年。这栋欧式洋房外表很平常,壁外水泥墙面有些陈旧。街口弄堂梧桐遮蔽。虽然地处闹市,但是一点不显霓虹浮影。1933年梅兰芳挑选住所时提出的条件就是“地段不要太热闹,房子不要太讲究”。 梅兰芳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一位见过梅兰芳的邻居回忆道,每晚演出结束后,一辆黑色的轿车总是轧着梧桐的落叶,悄然驶过,在87号前停下,梅兰芳下车入门,绝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 思南路并不长,走到头,便是复兴公园,也是法式园林的代表。是能坐下歇歇脚的地方。 穿穿老弄堂逛逛老马路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如果真的想体验上海味道,那最好有机会穿穿上海老弄堂或者荡荡上海时髦的马路。实话说,在上海日新月异的城市改造中,找到几条原汁原味能体验到老上海市民生活风情的地方还真不多。这里推荐一条穿弄堂荡马路的线路。 张园宅区:石库门生活+上海最早娱乐场 名家下午茶 从威海路590弄1号的铁门走进,弄堂口经常会有一个买烤串的小摊,放课的学生多少都会在跟前买上几串烤串解嘴馋。这里是保留最完整的老式石库门建筑和市民市井生活的弄堂住宅区,可以看到小吃摊、小菜摊、杂货铺、水果铺、老人家扎堆儿下棋打牌的情景,要说最具老上海的市井生活,这里还算原汁原味。 顺着弄堂往里走,留心寻找木质指示箭头,可以容易找到这里最特别的地方张园。 张园占地20余亩,清朝末年是当时唯一向市民免费开放的私家园林,也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娱乐活动场所。当时最新鲜最吃香的新鲜玩意儿如照相、低空跳伞、看西洋镜、木质过山车、骑自行车、桌球、网球等,这里都能找到。 从5月1日开始,张园正式向游客开放,每天会有“名家下午茶”等活动,可以在会客厅里喝茶、聊天、听讲座,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用老式照相设备拍一张“老上海照片”回家。 静安别墅:新式里弄+创意时尚小铺 静安别墅 走出张园沿着泰兴路转到南京西路,在南京西路的1025弄就逛到第二条特色弄堂静安别墅。这是上海另一种特色的居民住宅区“新式里弄”的代表。可以看到清水红砖、欧式风格门框、窗框装饰。在静安别墅也可以看到邻里闲聊、孩子玩耍、上班下课的工作族和学生族穿行“洋房”里住着“72家房客”的景象,正是上海独有的海派生活。 逛静安别墅的时候切忌大步前行,否则就会错过许多隐匿于别墅里的有着个性门牌号的创意小店。 37号PLUM梅子,也许是最容易撞见的一家,可以坐着边喝咖啡边品味艺术家们的作品,有些实用的艺术品还可以买回家。 62号的格子咖啡是这里最早的个性店家,店主亲自掌勺的餐点和现磨的咖啡让来者像“赖在家里一样”不想走。“小鸟吱吱叫”的西式创意餐点店也趁着“五一”假期开张,“小鸡啄米”手工室里有民族风格的手工制品,还有StevensArtStudio可以画画学艺术睁大眼睛去寻找与众不同的门牌,就能发现很多很小资的新奇创意。 陕西北路:历史建筑+犹太人记忆 历史建筑 那些对历史与建筑感兴趣的人,一定要带上回忆和相机走完陕西北路。沿路行走的时候还会有戴着红袖章的主人给游者热情地提示,也会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探访者。陕西北路上的建筑多保留着原有的历史风貌,但同时旧貌兼具新颜,在历史建筑里住着的是新时代的中外住户,老学堂里朗朗读书的是新学校的学生,老公馆里是新会所的情调与创意,“新旧共生两相宜”之于陕西北路的这些建筑,妙不可言。 陕西北路原名摩西路,这里还跟犹太人有着不解的情缘。二战时期的上海“小诺亚方舟”就是摩西路上的太平花园,程乃珊笔下的犹太混血女孩儿60年后的寻缘也是真人真事,犹太人“聚会”的摩西教堂被爬墙虎包裹的古旧也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342弄的摩西别墅、430号的犹太住宅、470弄的太平花园、500号的摩西会堂如果真的遇到说着老上海话的犹太人,他们定是来寻根溯源的,因为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 南京西路:昨日摩登+今日时尚 小店林立 老钟50多年前的静安寺路近江宁路的两侧,是上海滩最著名的两家舞厅:新仙林和大都会。50多年后的南京西路近江宁路的地方,是上海最时尚的大型购物商场:梅龙镇和中信泰富。 从前,摩西路(今陕西北路)到同孚路(今石门一路)段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200多米内,集中了全上海最昂贵、最时尚的皮草专卖店,定向于当时公寓里的优皮居民。现在,还是这一段南京西路,同样云集世界顶级品牌,商铺的大门向所有荡马路的人敞开。 凯司令,还是原来凯司令;南京西路1001号,还是原来的地方;镇店之宝还是栗子蛋糕、芝士鸡丝焗面和自制的曲奇饼干。现在的凯司令一楼是糕点店,二楼是“甜蜜蜜”甜品茶餐厅,三楼是咖啡西餐馆,品尝老上海味道的吃客是一定要来的。 无论是昨日还是今天,南京西路是一条永远的摩登时尚之路,纵使风云变幻时代更替,也还是风采依旧,摩登和时尚的气息始终如一。无论啥时代,没有逛过南京路,不算来过上海。 穿完弄堂,荡完马路,若是觉得还未尽兴,南京西路上还有世博志愿者服务站,只要跟志愿者们“嘎嘎三胡”,实时讯息和资料就全有了。 田子坊 看得见风景的石库门 田子坊小地图 这家叫莲池的南亚餐厅也显得独特。消费80元左右,老板大勇是在尼泊尔孵过一阵的资深老驴,所以食物相当可口体贴。咖喱独特调制,红咖喱鸡肉不冲,却异香扑鼻。拉茶小小一杯是加了姜丝的,手工酸奶自己加糖,也有不错的露台,晚风一起,还真觉得东南亚了。 不过,明明是在石库门里确也找不到一家类似于进贤路上“茂隆”那样的本帮小馆子。很遗憾,还的确没有。只有在泰康路248弄附近,有个叫田子坊特色菜饭的,卖10元左右的菜饭,味道一般。如果你的外地朋友实在想吃上海口味的东西,在田子坊里只能选这个了。这也是在田子坊最朴素的消费了。希望哪位有爱心的上海妈妈能填补这个空缺。 歇 喝杯文化的咖啡 哦,又走累了。那么再小歇一下好了。汉源咖啡就在田子坊的主弄里,很好找,是著名摄影师、文化人尔冬强的艺术活动中心,常有歌剧沙龙、爵士乐、钢琴演奏会以及各类摄影展、版画展等多项活动。在此之前,门口的老伯也知道,大半条弄堂都被“陈逸飞”给占了。如果你路过,不妨进去看看馆主收藏的古董,拍摄的老照片,喝一杯文化的咖啡吧。或者去附近绍兴路的汉源书店,慵懒的沙发,放放老唱片,古典西洋的吊灯、家具和留声机,仿佛隔世轮回。务必点有茶壶的,骨瓷的杯子和茶壶带有很典雅的花型,窗外是幽幽的梧桐。很上海,很张爱玲。在这里给你和你的异地朋友的田子坊之行画个句号,堪称功德0。 重温旧上海 时光下的百年多伦路位于上海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区中部的多伦路,是一条汇聚了百年历史的文化老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的地理位置让任何来到上海游玩的人都不能去忽视这一区域下那份独一无二的魅力。闲游篇:老上海特有的浪漫气场地点一:老电影老上海里那特有的西式小洋楼,在虹口并不多见。如果是加以上世纪20、30年代时兴的摩登摆设实物给予点缀,那恐怕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绝对适合情侣相伴而游的多伦路老电影咖啡馆则成为了体验上海滩浪漫的必游之地了。整个咖啡馆揉杂了西式的风格,灰色砖墙上依稀留着疏落的藤蔓影迹;拱形的门檐外型,既大气又饱含洋味。置身其中,有着迷醉昏黄的灯影和悠悠流动的歌曲,仿佛再现的黑胶老电影也传达着动人的故事。点上一杯可口的咖啡,和身边的知心人看看墙上挂着的老上海的明星照,回顾下默片时代中的经典老片。映着黑白的画面,一边临窗翻阅下老申报,一边欣赏下阮玲玉的精湛演技。或而,坐在洋房中的“老虎窗”前,沉湎在思念的情愫里,送上个随性的牵手和依偎。让相爱之人的思绪回到某个刻骨铭心的旧时空里,飘渺中才领悟到其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最美、最好的。地点二:甜爱路除了上文提到的爱情邮筒颇具特色外,甜爱路上还有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的甜爱咖啡馆。作为甜爱路上为数不多能歇歇脚的地方,显然,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开设的,走累了不妨进去一坐。当然,路两边的情人墙上的诸多诗歌,也值得好好看一看。相信闲来无事之时,和自己的另一半认真地读一读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时报指点:老电影咖啡馆地址:多伦路123号人均消费:60元除了提供饮料、咖啡外,还有自助影吧的服务。漫步线路1中山公园愚园路江苏路华山路徐家汇时间:11.5小时线人推荐:愚园路在1918年的上海版图上,这里的确是一个名为“愚园”的私家花园。经历过旧上海租界的喧嚣,住过七十二家房客,历经半个多世纪煤卫合用的热闹之后,现在的它,像老克勒一样平和温婉又不失风度。愚园路是典型的上海马路,曲曲折折从最西端一直延伸开来,弄堂的号码一直排列到1600多,每条弄堂里更有数不清的住家。从西往东慢慢走来,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惊艳的小楼,随时跃入视野。老房子,特别是有故事的老房子,总让人心生出许多莫名的联想。路两边,是生长了半个多世纪的梧桐,它见证了上海这些年来的发展。驻足点汪公馆汪公馆地址:愚园路1136弄31号60多年前王伯群为娶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而建,因汪精卫住过而得名。如今再看这座哥特式城堡建筑,房子依旧是那幢房子,只不过是门口挂上了长宁区少年宫的牌子。有时候白天走过,还能听见从窗户里飘出各种各样的器乐声,或悠扬,或急促。愚园路749弄这是一处从外面绝对发现不了的别墅群,最为出名的是63号、65号、67号。从749弄拐弯进去,整个建筑群的入口相当开阔,但至后来,越显幽秘,主人也越显贵。最后几扇小门,通往熙熙攘攘的闹市,据说也是为方便逃生。乱世里的房屋,留着乱世里才有的门。漫步线路2徐家汇衡山路淮海路时间:1小时线人推荐:衡山路走过才知道,白天的衡山路和晚上判若两人。不宽的马路,干净的街道,两边风格迥异的建筑,一切都在日光下简单直接,和酒吧暧昧无关。最喜欢路两边浓密的梧桐。蔓延了好几个街区,悠远的历史使树的枝叶异常繁茂,经过修剪的树枝密密地遮盖了路的上空,整条路变成长长的拱形走廊。衡山路上隐匿着很多历史久远的老公寓和私家洋房,它们如隐士般在岁月变迁中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姿态。偶而开合的铁门,备显神秘,只留给路人匆匆一瞥。门内繁茂的绿树枝叶探出门外,攀上山墙的青藤,夕阳下鲜艳的建筑轮廓,路灯下建筑拉长的身影,总会令我们有一点心动。驻足点香樟花园香樟花园地址:衡山路2号甲(近桃江路)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园,是上海很有气质的咖啡馆。那棵高大的香樟树穿墙而出,树与建筑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营造着独特的韵致。临街的一面,拥有明亮通透的开放式玻璃窗。如果走累了,可以在这里选一个靠窗的座位,点一杯蓝山咖啡,把思绪抛到九霄云外,只管看着窗外发呆,让路人成为自己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路人的风景。小红楼餐厅地址:衡山路811号三层的红色小楼,充满了一种诱惑。踏入小红楼的那一刻,沉浸在那份优雅和怀旧里。据说,这里是百代电影公司在中国的总部的前身,1983年,又成为中国唱片总公司上海公司所在地。漫步线路3延安西路新华路淮海路华山路徐家汇时间:1.5小时线人推荐:走在新华路上,路旁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树冠在路中间合拢,阳光只能透过枝叶稀疏处洒下,在路面上形成斑驳的光点。走过上海民族乐团,隐隐约约还能听见庭院深处传来的悠悠的琴声。如今,临街的老建筑被整修一新,围墙上布置了各色的浮雕。可惜的是,新添的几座现代主义雕塑,总让人觉得有些突兀。驻足点新华路新华路200号一座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重檐大屋顶,红色琉璃筒瓦,灰白墙壁,沉稳而庄重。新华路231号这栋三层高的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白色的粉墙露出黑色的木框架,老虎窗透出一丝优雅。新华路329弄32号乙早年间是瑞典公使馆,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属英国民居形式,局部带罗马城堡式,让它在附近的洋房群里独具特色。据说解放前此建筑曾转让卖给盛宣怀家族,至今盛家尚有后裔居住在内。漫步线路4漕宝路地铁站漕宝路桂林路田林路宜山路时间:2小时线人推荐:田林路从漕宝路地铁站走出来,沿着漕宝路一直朝桂林路走,便是飘香四溢的桂林公园,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桂林公园原称“黄家花园”,是旧上海大亨黄金荣的私人花园别墅。转个弯,走十几分钟就是繁华的田林路。下班的时候经过这里,除了两旁各式各样的小店,还有偌大的夜市。在路边水果店里秤上几个橘子,来斤炒货店里的瓜子,边走边看边吃,还真能淘上几样家中缺少的小杂物。漫步线路5徐家汇建国西路建国中路建国东路西藏南路时间:2小时线人推荐:建国西路沿街徐行,老梧桐树叶子随风沙沙作响,周遭的喧闹顷刻间都不复存在了,在浓郁的人文气息里自由地让思绪静静蔓延。这条路上,可看的东西太多。太原路的别墅,天平路的建筑,从陕西南路拐个弯,还有最具有书香气质的绍兴路。虽然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马路,从东到西,不过两三百米,不熟悉的人会将它错过。马路窄,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梧桐树影洒下来,使这条街显得更加幽静。因为路上没有公交车,天气好的日子,便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的人围在马路中间聊天,看样子像是这里的居民,这就有了很家常的市井味。驻足点太原别墅太原别墅地址:太原路160号建于1928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这里曾作为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的寓所,故又以“马歇尔公馆”而闻名。建筑风格为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样,其最显法国特色的部分是它的孟莎式屋顶和法式老虎窗。汉源书店地址:绍兴路27号书店不大,看上去很宽敞。犹如自家的书房,靠窗摆放着深绿色的沙发,沙发间的桌子上有一盏别致的小灯,带着旧上海的味道,又渗入了西式浪漫风情。沙发旁有一排书架,陈列着各式书籍。各式古匾挂于四周壁墙,8mm电影放映机,古朴的手摇电话,宁静而有序地铺陈在眼前。漫步线路6外滩南京东路南京西路静安寺时间:1小时线人推荐:南京西路那日跟朋友一起走,他指着静安别墅说,这里在1930年代开有很多珠宝店、皮货铺,电影色戒中那间珠宝店就在这里,而且也确有其处,据说是张爱玲的好友炎樱家开的。当年的珠宝店早已无影无踪,只留下静安别墅,洗去了旧时的浮华,不再带有旧上海那股浓艳的胭脂粉味。其间,住着老上海的后代们,过着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说到写尽上海金粉幽怨的张爱玲,自然要拐个弯去看看张爱玲故居,就在常德路和愚园路的交会。遥想当年,她也是常常行走在南京路的夜色中吧。驻足点张爱玲故居地址:常德路195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旧时唤作“爱丁堡公寓”,1939年的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就住在51室;1942年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在她的公寓生活记趣中就记录了这段生活。漫步线路7南京西路陕西南路长乐路镇宁路时间:1.5小时线人推荐:长乐路以乌鲁木齐为界,划分为两个世界。往西是老建筑的天地,以民居为主,其中不乏历史保护建筑。安静地走走停停,在不期然中获得一些惊喜。这些还不是全部,穿梭在长乐路大大小小的弄堂中,那才是精髓所在。夜色渐临,老洋房庭院前,一老人躺在树荫下养神,摇椅旁的收音机,播着咿咿呀呀的昆曲。往东则是有名的时尚一条街。服装店、饰品店一家挨着一家,吸引大小艺人名人出没。老外们会把店开在三层老洋房里,黑白色系,复古墙面,嘎吱作响的木头楼梯,时尚的衣饰,据说还可以度身定做。如果从东往西走,富民路附近有不少沪上有名的小饭店,像保罗酒家,阿毛餐馆。漫步线路8淮海中路汾阳路东平路乌鲁木齐路时间:40分钟线人推荐:东平路不长,因一部大城小事而蜚声海外。这部被戏称为“最佳上海风光片”的影片,就是在这里取景。从汾阳路过来,沿着东平路慢慢走,不过200多米,没有公交车,行人也不多。惟其如此,才能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直走,就是衡山路,再走就是乌鲁木齐路,夜上海最繁华喧闹的场所。可以避开繁华,只需要朝里面走上十几米,往回望,汽车还能看到,车声却好似奇迹般地消失了。走在其间,内心也平静下来,连过往的人,步子也不由自主地缓慢下去。驻足点宝来纳餐厅地址:汾阳路150号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具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如今已是上海滩上一家知名的德国餐厅,在这里能尝到著名的德国烤猪肘,而它的自酿啤酒据说是全上海最好的。却少有人知道,当年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曾居住于此。而在这之前,这里则是法籍冒险家司比尔门的私家花园。爱庐爱庐地址:东平路9号一幢法国式的花园住宅,为宋美龄的陪嫁。典型的法式花园洋房,墙面绕着随季节变幻色彩的蔓藤,外墙嵌着或黑或白或黄的各色鹅卵石,屋面为孟沙坡面式的,铺着红色的平板瓦,干净洗练而不落俗套。漫步线路9淮海路天平路武康路湖南路兴国路时间:70分钟线人推荐:武康路很长,走这条路需要一定的脚力。但它的幽静,却让人无法放弃。没有到过武康路的人,很难体会到上海老马路的静谧和幽雅。一条不算狭窄的路,斜斜地延伸着,没有丝毫张扬的意味。马两旁的老别墅在梧桐的绿荫里露出一角,不显山不露水,静静地躺在阳光中享受着暖暖夏意。上海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