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_第1页
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_第2页
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_第3页
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_第4页
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212日语二外一、 考试要求本考试面向的对象是参加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外语为日语的考生。其目的在于通过考试这一手段,全面考核已修完本科生日语二外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各项要求。根据的规定,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本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鉴于目前实施的可能性,考试范围定为除”说的技能”以外的全部内容。二、 考试内容本考试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词语” “语法” “阅读” “日译汉”和 “作文”。第一部分 词语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词语的读音、书写、意义、用法的掌握情况。本部分共20题,20分。第二部分 语法 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运用语法构造句子的能力。 本部分共20题,20分。 第三部分 阅读 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阅读速度。 阅读部分共20题,40分。 阅读题的设问要点如下:1、 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2、 上下文的逻辑关系;3、 文章的发展和结果;4、 隐含的信息;5、 重要语句的含义;6、 生词词义;7、 指示词所指代的内容等。第四部分日译汉日译汉的目的是考核考生对日语书面材料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日译汉:1-2题,20分。安排12篇内容完整的短文,要求考生将日文译成中文。第五部分 作文 本部分的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的日语写作能力。 本部分1题,20分。考试形式为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按规定写出一篇250300字的短文。三、 试卷结构试题采用客观性多项选择题和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前者占总计分的73%,后者占总计分的27%。客观性试题要求考生从每题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主观性试题要求考生写出答案。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00分。 213法语二外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法语基础语法及具备一定的听说写译应用能力。二、 考试内容1、 介词、介词短语、冠词、缩合冠词、代词、关系代词等。2、 常用时语态(直陈式、命令式、不定式、条件式、虚拟式)。3、 常用词组及动介词搭配。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2、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书面题。214俄语二外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俄语基本语法,其中包括全部词法,简单句及部分复合句的句 法,形动词、副动词,在俄汉互译及写作中考生应较熟练地综合运用这些语法。二、 考试内容1、 语法在阅读时的实际运用2、 俄汉互译3、 语法综合考察4、 写作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2、 题目类型:阅读并回答问题、翻译句子、联词成句、作文。313民法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民法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二、 考试内容1、 民法的概念与性质2、 民法的调整对象3、 民法与相关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4、 民法的渊源、适用与解释5、 民法的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6、 民法民事法律关系及其要素7、 民事主体制度8、 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含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分类、效力)9、 代理制度10、 期限与时效11、 人格权及其基本理论12、 物权法总论(包含物权的概念、特征、客体、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保护)13、 所有权制度14、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15、 占有制度16、 债法总论(含债的概念、特征、要素、债发生的根据、分类与担保)17、 合同的概念、分类、成立与效力、内容与格式条款、履行、保全、变更与转让、终止与合同法上的责任18、 继承法(含继承权、继承的种类、顺序、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分配)19、 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含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体系及对知识产权法的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版权、商标权、专利权20、 侵权行为与侵权行为法(含侵权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类型、侵权责任及其归责原则)21、 网络时代民法及民法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314英语语言基础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认知词汇达12,000个,熟练应用其中6000个及其常用搭配;具有较高的阅读、翻译、写作水平。二、 考试内容1、 词汇和语法2、 阅读3、 英汉互译4、 英文写作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选择填空、翻译题、写作题。315管理学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注意管理思想的深化和管理意识的提高,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二、 考试内容1、 对组织与管理的理解;基本概念:组织、管理和管理者。2、 管理与管理学的性质与特点,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3、 组织管理的效能与效率、介绍管理者的效率衡量与有效管理者角色。4、 组织管理者的角色、管理活动。5、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演进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管理活动的影响。6、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约的人际关系理论。7、 西方有代表性的管理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介绍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特点。8、 计划的作用。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并掌握计划的表现形式。9、 计划的工作原理和制定过程。滚动计划与网络计划的作用与制定方法。10、 目标管理的内涵,过程及其特点;目标向量分析。11、 决策及其决策过程;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决策分析。12、 组织的概念,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的基本类型与特点。13、 组织设计的基本过程(管理层次与幅度,部门划分,集权与分权)、人员配备的基本任务与内容。14、 组织运行中各种关系的处理(首长与委员会,直线与参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15、 职权关系:职权、分权、授权和配合。16、 管理人员的任用:职位配置和绩效评价,彼得原理和卢桑斯的研究。17、 激励:影响人行为的因素、人性的各种假设、激励模式和激励方法。18、 激励的概念,激励理论介绍: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19、 领导的内涵、人性假设理论、领导者素质、领导效率领导方式、决策、用人。20、 沟通与人际关系、公共关系。21、 控制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实施控制。22、 控制的内涵、控制的手段、控制的结构。23、 协调职能:团体、冲突。24、 组织文化。25、 比较管理:美国、日本、德国、中国。26、 未来的管理:趋势与文化管理。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概念解释、简答题、论述题。401通信原理一、 考试内容1预备知识Hilbert变换、解析信号、等效基带分析、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2模拟调制掌握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3数字基带传输掌握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部分响应系统; 了解均衡的基本原理,了解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了解符号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掌握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MSK)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5信源及信源编码 信源:信息熵、互信息;信源剩余度。无失真信源编码:信源编码定理、哈夫曼编码;限失真信源编码:低通及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量化(均匀量化、Max-Lloyd)、对数压扩,标准PCM、TDM。了解DPCM及增量调制的原理。6信道及信道容量掌握信道模型(连续信道模型、离散信道模型);多径衰落(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了解抗衰落的一般措施;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信道编码定理)的分析;信道的正交复用。7信道编码掌握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前向纠错/ARQ的概念;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分组交织。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掌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正交码及PN码的应用: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了解伪码同步及RAKE接收的原理。二、参考教材 通信原理合订本,周炯槃等,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402电子电路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 考试内容与要求1、 模拟部分1)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电路;2)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电路;3) 场效应晶体管及其电路;4)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5) 反馈放大电路;6) 模拟集成电路及其基本应用;7) 波形发生电路。2、 数字部分1) 数字技术基础2) 逻辑门电路3) 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4) 集成触发器5)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6) 中规模时序逻辑电路及应用7) VHDL语言8) 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9) 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器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模拟部分及数字部分各75分);2、 题目类型:填空题、是非题、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识图题、画图题、设计题、综合分析题。403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部分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能系统地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算法原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熟练的编程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数据的组织以及算法的设计等编程问题。二、 考试内容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算法描述与算法分析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算法的描述、算法设计的步骤及要求3) 算法分析初步2、 线性表、栈和队列1)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运算2) 栈的定义、基本运算、实现及应用,栈与递归3) 队列定义、基本运算、实现及应用,循环队列3、 字符串1) 字符串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2) 字符串的存储结构3) 基本的模式匹配算法、无回溯的模式匹配算法4、 数组和广义表1) 数组的定义、运算及顺序表示2) 特殊矩阵、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3) 广义表的定义、运算、存储结构5、 树和二叉树1) 树的基本概念2) 二叉树的基本概念、性质、存储结构3) 二叉树的遍历及线索二叉树4)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树的遍历5) 霍夫曼树及霍夫曼编码6、 图1) 图的定义及术语、常用存储结构2) 图的遍历及连通性3) 最小代价生成树4) 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5) 最短路径7、 查找1) 静态表的查找2) 动态表的查找3) 散列表的查找8、 排序1) 排序的基本概念2) 插入排序3) 交换排序4) 选择排序5) 归并排序6) 基数排序7) 外部排序的概念、初始归并段的生成、多路归并9、 文件1) 基本概念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5小时,满分75分;2、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概念题、计算题、判断题、证明题、编程题等。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一、 考试内容1、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 数的机器码表示2) 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3) 定点乘法、除法运算4) 浮点运算方法5) 定点运算器和浮运算器的结构2、 存储系统1) 存储器的分级结构和技术指标2) 用SRAM和DRAM芯片组成主存储器的方法3) 双端口存储器4) cache存储器5) 虚拟存储器3、 指令系统1) 指令格式2)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3) 典型指令4、 中央处理器1) CPU的功能和组成2) 指令周期3) 时序发生器4) 微程序指控器5) 硬连线控制器6) 流水CPU的结构7) RISC机器的特征5、 总线系统1)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2) 总线的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3) PCI总线6、 输入输出系统1) 信息交换方式2) 程序中断方式3) DMA方式4) 通道方式5) 通用I/O标准接口404信号与系统一、 考试要求1、 掌握确定性信号的时域变换特性和奇异信号的特点,系统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概念,冲激响应的概念和求解,利用卷积积分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方法和物理意义。2、 理解信号正交分解,相关定理;掌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及其特点,重点掌握傅里叶变换及其主要性质,了解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熟悉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3、 掌握单边拉氏变换及其主要性质,熟悉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方法,重点理解系统函数的概念和由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的特性。4、 熟练掌握典型离散信号及其表示;熟悉建立差分方程的过程;z 变换的概念和典型信号的z 变换,利用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差分方程的方法。重点掌握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利用卷积和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方法;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和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5、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二、 考试内容与要求1、 绪论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2、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点的跳变,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的图解法,卷积的性质。3、 傅里叶变换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抽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4、 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性质,复频域分析法,系统函数H(s),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决定系统的时域、频率特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5、 傅里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利用系统函数求响应,无失真传输,理想低通滤波器,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研究系统函数的约束特性,从抽样信号恢复连续时间信号6、 信号的矢量空间分析矢量正交分解,信号正交分解,复变函数的正交特性,任意信号在完备正交函数系中的表示法,帕塞瓦尔定理,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能量谱和功率谱,相关系数与相关函数,相关与卷积比较,相关定理,匹配滤波器。7、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常用的典型离散时间信号,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离散量的卷积。8、 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定义、性质,典型序列的z变换,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H(z)定义,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9、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信号流图,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三、 参考书目1、 信号与系统(第2版上、下册)郑君里 2000年5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405物理学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研究方法,系统地掌握大学物理学各部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概念与原理的能力,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二、 考试内容1、 力学1) 质点运动学:参照系和坐标系;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切向与法向加速度;相对运动。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运用;惯性系与非惯性系,惯性力。3) 动量与角动量: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质心与质心运动定理;力矩、角动量、角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守恒定律。4) 功核能:功与动能定理;保守力的功与势能;功能原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5) 刚体力学:刚体的平动与转动,角速度矢量与角加速度;定轴转动定律与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力矩的功和转动动能;刚体的角动量。2、 电磁学1) 静电场:库伦定律、电场强度及计算、电偶极距;电场线、电通量和高斯定理;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能、电势及计算;等势面与电势梯度;2) 导体与电介质中的电场:导体的静电平衡;导体上的电荷分布及静电屏蔽;电容器及电容的计算;电介质的极化和极化强度;束缚电荷;电位移矢量;电场能量与能量密度。3) 稳恒电流:电流密度矢量;电流连续性方程与稳恒条件;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非静电力与电动势。4) 稳恒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磁通量与磁场的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尔定律;运动电荷的磁场;安培环路定理;安培力与洛仑兹力;磁力对载流导线与载流线圈的作用;霍尔效应。5) 磁介质:顺磁性与抗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化电流;磁场强度。6)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有旋电场(感应电场)与感生电动势;自感与互感;磁场能量与能量密度;位移电流;麦克斯韦方程组。3、 振动与波动1)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简谐振动的特征量与初始条件;旋转矢量法;简谐振动的能量;简谐振动的合成;2) 机械波:机械波的形成、纵波与横波;频率与波长、波速;波动方程;波的能量、能流和能流密度;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半波损失;多普勒效应。3) 电磁波:平面电磁波的性质,玻印亭矢量。4、 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1) 气体动理论: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压强与温度的微观解释;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与最概然速率;玻尔兹曼能量分布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准静态过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以及在定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应用;理想气体的定压和定容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与热机效率。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及其等效性;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熵和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5、 光学1) 光的干涉:普通光源的发光机制与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光程与等光程性;杨氏干涉及其变形;薄膜干涉(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牛顿环);迈克尔逊干涉仪和相干长度。2) 光的衍射: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菲涅尔半波带法和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光栅衍射;X射线衍射。3) 光的偏振:自然光和偏振光;起偏与检偏,马吕斯定律;反射起偏,布儒斯特定律;双折射现象,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中的应用;波晶片;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获得;偏振光的干涉。6、 近代物理学1) 狭义相对论基础:伽利略变换与力学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同时的相对性;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洛仑兹变换;相对论质量、相对论能量。2) 量子物理基础:黑体辐射与普朗克假设;爱因斯坦光子论,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氢原子光谱与和玻尔理论;德布罗意假设,电子衍射实验,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统计解释,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一维势阱;电子自旋,四个量子数;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的壳层结构。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406电磁场理论一、 考试要求准确掌握场与波的基本定律、定理,重要概念、重要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场与波中基本参量的计算方法。对简单的典型的场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能力。二、 考试内容1、 静态场部分(含静电场、恒流磁场、恒定电场三章)1) 关于场的两个基本性质(旋度性质及散度性质)物理意义基本方程-两个基本性质的数学描述基本方程的应用2) 边界条件及其应用3) 位函数A、 的引入及其应用4) 电场及磁场能量5) 简单、典型系统的电感、电容、电阻的分析计算2、 静态场边值型问题的解法1) 拉普拉斯方程、唯一性定理2) 直接积分法求解一维场3) 分离变量法求解直角座标、圆柱座标中的二维场4) 平面镜像、球面镜像、介质镜像3、 交变电磁场、平面波1) 麦克斯韦方程、波动方程、坡印廷定理的意义及应用2) 边界条件及其应用3) 极化(偏振)以及极化的分解、合成4) 理想介质及良导体中平面波参量的分析、计算5) 趋肤效应的概念及表面阻抗的分析计算。4、 波的反射、折射1) TEM波斜射到介质分界面时入射、反射、折射波的表示式及其参量2) 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 临界角c、布儒斯特角B、费涅尔公式(R.、T的表示式)的定义及分析方法4) TEM波垂直入射时R、T的分析、计算5、 规则波导(矩形波导)1) 矩形波导中TE、TM波的波动方程的解2) 波导模式的参量3) TE10 模的场量表示式及TE10 模参量6、 电磁波辐射(电偶极子Idl)1) 由矢量磁位A求电偶极子的电磁场2) 近区场、远区场的划分及其特点3) 利用远区场求电偶极子的参量4) 电偶极子的镜像及其远区电磁场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约9道题,分为:(1)问答题 (2)概念分析、判断题(3)计算题。407电子技术模拟部分一、 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考试内容1、 了解半导体导电机理、PN结及其特性;掌握常用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及场效应三极管的特性和参数。2、 掌握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电路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由它们组成的多级电路分析方法。3、 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4、 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特点;了解集成运放内部的典型电路和主要技术指标;掌握差分放大输入级的计算和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5、 掌握反馈概念及负反馈的类型;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及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法。6、 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几种典型常用电路;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有源滤波器和电压比较器组成和特点。7、 掌握正弦振荡器的原理;掌握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原理及电路组成;了解非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8、 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对集成功率放大电器会使用。9、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掌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1.5小时,满分75分;2、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数字部分一、 考试要求学会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与设计方法。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常用中(大)规模数字电路的应用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开发应用。二、 考试内容1、 逻辑代数基础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公式及定理2) 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3) 逻辑代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2、 门电路1)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MOS管的开关特性2) 分立元件门电路、TTL门电路3) MOS门电路3、 组合逻辑电路1)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等)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4、 触发器1) 触发器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2) 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5、 时序逻辑电路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 常用的时序电路(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3) 时序电路的设计6、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1) 施密特触发器学时2) 单稳态触发器3) 多谐振荡器4) 555定时器7、 可编程逻辑器件1)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2) 通用阵列逻辑GAL3) FPGA与CPLD三、 参考书目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408理论力学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经典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善于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二、 考试内容1、 约束和约束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力偶系平衡条件。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物体系的平衡。4、 空间汇交力系、力对点及对轴的矩、空间力偶、空间力系简化、平衡方程。5、 滑动摩擦、摩擦角及自锁、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6、 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自然法。7、 刚体定轴转动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用矢量表达的角速度、角加速度,用矢积表达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8、 三种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9、 刚体平面运动中求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加速度的基点法、运动学的综合应用。10、 质点动力学基本定律、运动微分方程。11、 动量、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12、 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13、 功、动能、动能定理、功率方程、势能、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14、 惯性力、达朗贝尔原理、惯性力系的简化、轴承动约束力。15、 虚位移、虚功、虚位移原理。16、 非惯性力系中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动能定理。17、 碰撞问题的简化、基本定理、恢复系数、撞击中心。18、 自由度、广义坐标、广义力、动力学普遍方程。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及初积分。19、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固有频率、有阻尼的受迫振动、转子的临界转速、隔振、二个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计算题。409光学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光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二、 考试内容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薄透镜及光度学基本知识。 2、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3、 光波的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4、 衍射光栅。5、 光波的色散及群速度。6、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间答题、计算题。410自动控制理论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试验环节。二、 考试内容1、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1) 自动控制的基本控制方式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 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4) 评价控制系统的基本指标5)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2) 非线性特性及其线性化3)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4) 线性系统的方框图的建立5) 线性系统的信号流图的建立6)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7)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解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 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4)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4、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 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和幅角条件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3) 用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1) 频率特性的概念2) 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3) 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4)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5)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6、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1)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2) 串联校正装置的功能和特性3) 串联校正的频率响应设计法7、 采样控制系统分析基础1) 采样器和保持器2) 脉冲传递函数3)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5) 采样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6) 采样控制系统的校正7) 最少拍采样控制系统的校正8、 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1) 状态方程的特征值标准型2) 系统可控性和可控标准型3) 系统可观性和可观标准型4)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5) 传递函数矩阵的实现9、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1) 李雅普诺夫关于稳定性的定义2) 李雅普诺夫第一法3) 李雅普诺夫第二法4)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5) 李雅普诺夫方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的应用10、 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1) 闭环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2) 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与镇定3) 多变量系统的解耦问题4) 状态观测器的实现5)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系统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试验题。 411概率论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考试内容1、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1) 随机试验、随机事件及其运算2) 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性质3) 概率空间的概念4) 条件概率和三个重要公式5) 事件的独立性6) 贝努利试验和二项概率公式2、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随机变量的概念和分布函数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 六个常用的分布5)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3、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多维(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 边缘分布、条件分布和随机变量的独立性3) 二维随机变量(包括二维到二维)函数的分布4、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 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和矩2) 数学期望、方差的性质3) 常用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4) 二维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系数及其性质5) 切比雪夫不等式和柯西-许瓦兹不等式5、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1) (一维和多维)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及其性质2) n维正态(高斯)随机变量的性质6、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1) 尔科夫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2) 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和隶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 412高等代数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理解高等代数的概念和理论,掌握理论的运用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考试内容1、 多项式1) 数域2) 一元多项式3) 整除的概念4) 最大公因式5) 因式分解理论6) 重因式7) 多项式函数8) 复系数与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9) 有理系数多项式2、 行列式1) 排列2) n阶行列式3) n阶行列式的性质4) 行列式的计算(4学时)5)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6) Cramer法则7) Laplace定理、行列式的乘法规则3、 线性方程组1) 消元法2) n维向量空间3) 线性相关性4) 矩阵的秩5)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6)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4、 矩阵1) 矩阵的概念2) 矩阵的运算3) 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与秩4) 矩阵的逆5) 矩阵的分块6) 初等矩阵7) 分块乘法的初等变换及应用举例5、 二次型1) 二次型的矩阵表示2) 标准形3) 唯一性4) 正定二次型6、 线性空间1) 集合、映射2)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简单性质3) 维数、基与坐标4)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5) 线性子空间6) 子空间的交与和7) 子空间的直和8) 线性空间的同构7、 线性变换1) 线性变换的定义2) 线性变换的运算3) 线性变换的矩阵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 对角矩阵6)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7) 不变子空间8) Jordan标准形介绍9) 极小多项式8、 -矩阵1) -矩阵2) -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3) 不变因子4) 矩阵相似的条件5) 初等因子6) Jordan标准形的理论推导9、 Euclid空间1) 定义与基本性质2) 标准正交基3) 同构4) 正交变换5) 子空间6) 对称矩阵的标准形三、 试卷结构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2、 题目类型:计算题、证明题。 413管理基础一、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运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和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应用原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管理学中的实际问题。二、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和运筹学三个部分(一) 管理学考试内容1、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 管理的定义、职能、角色与属性2) 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3)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4) 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2、 信息获取与决策1) 信息的定义、评估与特征2) 决策的依据、类型3) 决策的相关理论、决策过程与决策方法3、 计划与组织1) 计划的类型与编制过程2) 企业远景、使命、战略环境分析与选择3) 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4) 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及影响因素5) 组织的部门化与层级化6) 人力资源计划与绩效评估7) 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目标、内容与组织文化4、 领导与控制1) 领导的内涵、类型与领导方式2) 激励原理、激励的内容理论、过程理论与强化理论3) 沟通原理、冲突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实现4)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与控制方法5、 管理创新1) 创新的类别、特征、职能与创新过程2) 企业创新的内涵、源泉3) 技术创新战略及创新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