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2 华东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2 华东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2 华东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2 华东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2 华东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多同学都看过古装宫廷剧 里面大多有一个主宰天下的皇帝 那么 主宰天下的皇帝是在什么时候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的呢 你认识孙中山吗 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怎样的革命 这场革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呢 情境导入 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民族觉醒 第七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 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 2 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 3 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 一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 1866 1925 名文 字逸仙 早年学习于香港西医学院 后弃医从事政治斗争 曾化名中山樵 以后逐以 中山 名世 1894年曾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 但没有回音 而朝廷在甲午战争中的腐败无能 使他彻底打消了对清政府的最后幻想 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 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2 革命团体的建立 成立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奋斗目标 1894年秋 檀香山 推翻清镇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94年兴中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 发动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 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 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后 孙中山流亡海外 先后在日 美 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 发展革命组织 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华兴会 光复会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 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4 中国同盟会成立 时间 地点 目的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性质 意义 日本东京 1905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性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集中革命力量 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 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同盟会会徽 中国同盟会纲领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 孙中山在 民报 发刊词中 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 民权 民生 三大主义 合称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 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 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民族革命 前提 政治革命 核心 社会革命 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 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步的资 最进步的阶级革命纲领 也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5 革命武装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 又称 辛亥广州起义 三 二九广州起义 黄花岗之役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 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 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 起义结果失败 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 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 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课堂小结 政治纲领 领导机构 性质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简介 兴中会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 1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东京2 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享主义 随堂演练 d b 二 武昌起义 1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2 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 经过 起义爆发 攻占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武汉三镇光复 湖北军政府成立 到11月下旬 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形势图 熊秉坤 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言稿 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 狭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1911年 的武昌起义 广义 三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定都 南京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国旗 五色旗改用公历 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选举产生参议员 1 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 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 阶级 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 居住 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宗教信仰以及请愿 考试 选举 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 司法独立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三权分立 临时约法 颁布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表示如果清帝退位 袁世凯赞成共和 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 宣统 退位诏书 2 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条件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 袁世凯以北方秩序不易维持等为借口 不肯南下 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 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性质 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主力 湖北新军 发展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 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1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 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 b c d c d 3 阅读下列材料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 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 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 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海峡两岸 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 厦门一边写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