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两个部分一、碳的单质二、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的“硬”、石墨的“软”和导电性以及C60分子的结构特点。由于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因此木炭的吸附性放在有关石墨的内容中介绍。碳的化学性质主要介绍了碳跟氧气以及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这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其中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在介绍碳的单质时教材注意图文结合及联系最新科技成就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材介绍了C60和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管碳目的是使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碳的单质使他们认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碳单质的一些新形态也将被发现碳单质的用途也将不断扩大。 在介绍碳的化学性质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对于碳跟氧气的反应可以用在前面学过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让学生自己写出木炭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思路 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标准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化学教学的过程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题教学所要体现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主动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课教学内容中“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这一段我安排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要求说明这样设计的意图。通过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同时我还设想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设想通过对碳单质发现史的介绍激励学生热爱于化学学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括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操作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对几种碳单质的形态、用途的介绍讨论它们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相同化学性质的原因 2通过观察活性炭吸附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提高观察、描述、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分析逐步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的观点 2通过对木炭还原性的实验分析逐步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3通过对不同碳单质的认识和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4通过对C60、管碳等碳单质发现的介绍以及阅读人造金刚石薄膜逐步形成热爱科学的态度。 4教学重点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5教学难点 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单质 2写出氧气的化学式。 3你知道在自然界里是否还存在由氧元素组成的另一种单质吗如知道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化学式。 教师讲解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一种元素同样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由碳元素组成的几种不同的单质以及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1 金刚石 石墨和C60 环节二新课展开 教师请根据课件中内容中的阅读提示阅读教材P104-106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附阅读提示 1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哪些 2这些碳的单质具有怎样的性质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3它们的性质相同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4从C60和管碳的发现史你能想到什么呢 板书一、碳的单质 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阅读结束后1同桌的同学进行相互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在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的同时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金刚石、石墨、木炭、C60以及碳纳米管等单质碳的用途和碳原子排列的微观示意图教师在学生回答至木炭这部分结构时提问前面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一种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是什么呢 学生活性炭 教师木炭也具有吸附能力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并要求通过实验证明木炭和活性炭中哪一种物质的吸附能力更强一些。 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的讨论给出实验方案。 学生们的方案大致是把混有红墨水的水通过木炭、活性炭进行吸附实验。由于这两种物质都是呈粉末状的所以学生设计把它们都放在滤纸中为了排除滤纸有吸附能力的可能性所以学生还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既将水通过滤纸是否会出现颜色的变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结束后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师生总结列出下表 教师从这些碳单质的发现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对碳单质的发现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也是人类认识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7.装扮美丽的花园∣粤教版
-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说课稿1 北师大版
- 单元学习总结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4 人工智能初步-教科版2019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勾股定理与翻折、动点、最值问题(10大考点40题) (第1期)解析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新版)
- 神奇的泡泡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生科学课后服务拓展
- 人教版 2019年第二学期高中物理必修2 7.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西半球的地区和国家、极地地区、地区综合(第1期)解析版
- 本章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12六年级下册-鲁教版五四制2012
- 《通信网络基础》课件
- 物管物业交接验收明细表格(全)模板
- 产后出血-教学查房
- 体育开学第一课
-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车主与货车驾驶员合同范本
- 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护理专业实训室设备管理制度
- TB-T 3356-2021铁路隧道锚杆-PDF解密
- 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小升初语文重难点模拟卷含答案
- 配电自动化终端缺陷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