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十章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训练(1).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十章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训练(1).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十章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训练(1).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地理 第十章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训练(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1、2、3、8、10、13交通运输(点、线)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影响4、5、6、7、9、11、1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如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3题: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a.b.c.d.2.货物最佳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b.铁路c.河运d.海运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a.b.c.d.解析:1.c2.a3.b(2013景德镇二模)铁路运输供需缺口= 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 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据图回答45题:4.铁路运输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的阶段是()a.t1b.t2c.t3d.t45.关于图中四阶段的说法最可能的是()a.t3阶段经济发展最快,运输需求最大b.t3阶段铁路建设发展缓慢c.t4阶段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有所发展d.t4阶段经济萎缩,运输需求下降解析:4.d5.c第4题,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下降,而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上升且与dl接近的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即t4阶段正确。第5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即t4阶段运输需求量大,t3阶段sl曲线增幅较大,说明铁路建设发展速度快;t4阶段,随着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有所下降,并不能说明经济萎缩,运输需求下降。(2013东北三省联考)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67题:6.南昆铁路是我国单位里程造价最昂贵的铁路之一,其主要原因是铁路沿线地区()a.高寒缺氧,冻土广布b.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c.人口稠密,拆迁费用高d.生态脆弱,环保投入大7.梧州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b.在现代化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解析:6.b7.c第6题,南昆铁路途经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技术难度大,单位里程造价昂贵。第7题,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和聚落发展。梧州是河运枢纽,过去发展速度快,但随着铁路等陆上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落后于作为铁路运输枢纽的柳州和南宁。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8.图中公路有a、b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b.a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建设支出c.a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d.b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9.假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c的发展趋势是()a.东北西南延伸b.东西延伸c.南北延伸d.团状发展解析:8.c9.a第8题,a处穿过的等高线较多,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缓道路坡度;b处地势平坦,道路弯曲不仅增加了建设支出,也增加了到大城市的时间。第9题,公路从聚落c穿过,所以聚落c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沿公路延伸。(2013安庆二模)安徽沿江高速公路东起芜湖市南郊,西至池州市大渡口镇,路线全长161千米,建设此高速是安徽省发展沿江经济带和实施东向战略的重要举措。读“安徽省沿江地区高速公路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沿江高速公路运输与长江航道水运相比()a.运费低b.运量大c.投资小d.速度快11.沿江高速公路的修建对安徽的主要作用有()完善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网促进高速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缓解南北交通运输压力缩短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a.b.c.d.解析:10.d11.c第10题,沿江高速公路的运输速度比长江航道水运的速度快,但公路运输的运费较高、投资较大、运量较小。第11题,沿江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完善安徽的交通运输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从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该高速公路还可加强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联系,从而缩短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二、综合题(共45分)12.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24分)(1)简要说明甲河发展航运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2)简要说明图中a运河所起的主要作用。(6分)(3)甲河下游有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港。试分析该港口的区位条件。(10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判断出,甲河流为莱茵河,该河由于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水流平稳;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小,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0c以上,河流可全年通航;支流多,水运四通八达。第(2)题,运河沟通了莱茵河与多瑙河水系,扩大了两河的经济腹地,增加了航运价值。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为鹿特丹港,鹿特丹港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较平坦),水流平稳;流域内降水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小;冬季不结冰,可全年通航;支流多,水运四通八达。(8分)(2)沟通了莱茵河与多瑙河水系,扩大了两河的经济腹地,增加了航运价值。(6分)(3)鹿特丹地处莱茵河入海口,直接与北海相通,可实现海陆联运;港阔水深,为船舶入港以及港口设备和建筑合理布局提供条件;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把港口和腹地许多城市联系起来(经济腹地广)。(10分)13.(2012衡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材料二2010年11月7日中新网北京地铁有望向河北延伸,该规划方案目前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务院。乙图为其规划示意图。(1)据图甲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7分)(2)据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主要在北京东部和南部的原因。(6分)(3)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的意义有哪些?(8分)解析:第(1)题,工业发展的条件包括资源、交通、科技、劳动力、市场等。第(2)题,地形因素影响交通建设、同时影响区域联系。第(3)题,交通线的修建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答案:(1)资源较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