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_第1页
3年高考(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_第2页
3年高考(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1.(2013江苏单科,9,3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 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 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2.(2013北京文综,20,4分)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b.c.d.3.(2012江苏单科,10,3分)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1.(2012广东文综,17,4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2.(2012安徽文综,36,12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材料三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a组20122014年高考基础题组1.a1949年的新政协会议旨在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安排在港民主人士北上及积极促成民主人士参加筹备新政协的主要目的是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故选a项。b项表述不当,民主党派恢复其各级组织主要由各民主党派自己进行,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举动无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在1956年提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于1953年,故c、d两项可排除。2.a从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故正确。此时处于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故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正确。当时尚未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未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错误。此时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应是1954年之前的政府,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故错误。3.b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反映了他们期盼回大陆探亲的愿望强烈,故b项正确。台湾同胞期盼返乡探亲与普遍认同“一国两制”构想并无必然联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返乡运动并不能说明海峡两岸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故c项错误。1987年港澳尚未回归,故d项本身表述错误。b组20122014年高考提升题组1.b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目的是为了用宪法规划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的进程,故b项符合题意。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是共同纲领的目的和作用,a项错误;“双百”方针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c、d两项错误。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对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理解错误。2.答案(3)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