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配套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配套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配套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复习配套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这一方针的特点是()。a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c优先发展重工业d取消新经济政策答案c2苏联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农业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c农业全盘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答案c3右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a二五计划完成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解析苏联工农业总产值从来没有跃居世界第一位,故选c。答案c4前苏联笑话:农夫伊万捉到一条大鱼,回家对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的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鱼在水里划了个圆,举起右鳍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析这则笑话讽刺了苏联农业集体化后,农民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答案c5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现象中与这一模式相符合的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d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解析斯大林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a项是其表现之一。其余选项虽是一些经济政策,但与题干无关。答案a6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包括纽扣物价这样的小事情。价格的统一,说明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答案cb组(能力题)7观察下图,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 ()。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b改变分配的方式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d改变所有制性质解析两图反映的事件都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答案d8斯大林认为:“富农是吸血者、蜘蛛和恶魔,是最残忍、最粗暴、最野蛮的剥削者”,“是苏维埃的敌人”。为此,苏联开始 ()。a实现工业化 b完成农业全盘集体化c消灭富农阶级 d确立斯大林模式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剥削者”“敌人”可知,斯大林将与富农阶级的矛盾视为敌我矛盾。为此,苏联开始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斗争。答案c9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东西”主要含义是 ()。a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新经济政策的弊端c支持工业化,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d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解析罗曼罗兰于1934年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苏联,并写下莫斯科日记一书,作者访苏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本题中“消极的东西”应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答案a10古比雪夫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正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这反映了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理解。从“天才的预见”、“卓越领导”可以判定,这是古比雪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反映。b、c、d三项通过材料反映不出来。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不详4212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钢555432注:1932年的排名是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相比较得出的。材料二请回答:(1)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6分)(2)漫画中粗壮和瘦弱的两部分分别代表什么?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弊端?(4分)答案(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1937年,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