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考纲要求1.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2发展3纲领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资政新篇(1)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2)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3)文教上主张开设新式学堂(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4.失败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一个阶级:农民阶级。 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五个阶段:开始:金田起义;发展:定都天京;全盛:北伐和西征;由盛转衰:天京变乱;失败:天京陷落。史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天朝田亩制度史料二兴车马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洪仁玕资政新篇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史料二反映了资政新篇效仿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二者在发展经济的主张上是相互矛盾的。史料三(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贼情汇纂解读史料反映了定都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封建帝王思想严重,缺乏科学的世界观,革命进取心减退,这些从侧面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史论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1(2012重庆高考)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 b陈玉成c李秀成 d石达开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在1862年时李鸿章勾结洋人与太平军作战,经常失败,符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的辉煌战绩,故选c项;秦日纲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被处死,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862年”,可排除a项;1862年,陈玉成被俘,不久就义,排除b项;石达开在1856年天京事变后出走,后来,被敌人杀害,排除d项。2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堂、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信奉拜上帝教,倡导平等和大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尤其是天京变乱后,洪秀全等人逐渐腐化,太平天国运动逐渐由盛而衰,拜上帝教日益失去其意义。就选项而言,a项说法比较委婉地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待孔教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b、c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3(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答案a解释从该同学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来看,他是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的。从“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一信息,可以推知其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排除b项;从“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可以排除c、d两项。太平天国运动符合这一评价。4“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农民渴望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故选b。5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 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考点二辛亥革命1背景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占领武汉三镇。4结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1)原因(2)过程5功绩图示图解辛亥革命史料一“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均节选自临时约法解读史料体现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史料二民初国歌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转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解读史料体现了辛亥革命破旧立新的历史功绩。史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解读史料表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不是政体,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史论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的影响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现代化史观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文明史观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2013广东高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也排除。2(2013天津高考)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统治的丧钟,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关心中国社会出路,并希望了解世界,从世界的变化中寻找中国的出路。临时约法在1912年3月颁布,虽然有影响,但时间较短,影响不大,排除b;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时间不对,排除c;d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3(2012福建高考)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的成果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被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扼杀,使之成为“空壳”。故d项正确。4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答案d解析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许多留日学生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儒家经典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清政府派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留学日本,旨在影响其他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留日学生,防止受革命思想影响的留日学生进行反清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逻辑不符,如果清政府希望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则应该派精通日文且受西学影响的学生赴日。b、c两项与史实不符。5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否则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泰晤士报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中国革命,故排除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起义前景的认识,故排除d项。从材料中对“革命”的认识及用“起义”代替“革命”,可知泰晤士报舆论导向谨慎,因此选c项。考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风雷(1)背景: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时间中心主力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3)结果(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影响轻巧识记五四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二、三、四”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学生是主力军;第二阶段转移到上海,工人成主力。 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三点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四点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图示图解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史料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解读史料表明抵抗侵略,追求解放,浓浓的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史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群众基础广泛不广泛革命结果取得胜利失败,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革命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2013山东高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答案b解析武装革命和民族革命并非新的方向,辛亥革命即已实现了这两点,故a、c两项错误;国民革命是指1924年后国共两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故d项错误;从材料“五四运动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可以分析出这是指无产阶级革命,故选b项。2(2012福建高考)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五四运动;二是“打倒偶像”“启蒙”;三是“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结合以上三点可知殷海光认为五四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故d项正确。3(2012全国课标卷高考)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这体现了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为,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采用俄国式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故选c项。认识到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排除a项;认为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排除b项;d项与题干相矛盾。4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 bc d答案a解析参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是知识分子,并没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而五四爱国运动中,有社会各阶层的参加,排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但从所给的材料中,看不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故选a项。5“夫和议正开,我等所希望所庆祝者,岂不曰世界上有正义、有人道、有公理。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引自北京学生界宣言)资料显示不出()a国难当头,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b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日本侵略中国的虎狼之心c中国人民对“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彻底破灭d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爱国政治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2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错误。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和绝对平均主义,具有空想性;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二者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的经济主张和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3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错误。封建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综合性概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只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没有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4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辛亥革命之前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都不能改变封建社会形态、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主革命,只是民主革命的准备。只有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才明确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共和国的纲领,并用武装斗争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五四运动”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错误。运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其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并没有完成,因而“五四运动”不是完全的胜利。1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2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在战争环境下,它也没能实行。3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指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提不出科学纲领;错误、缺陷不断升级;战略上的失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5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7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8五四运动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9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练出高分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就广为宣扬:“正是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天王府门上有天王御笔手书五尺大的朱字诏令:“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云中雪(太平军形容“杀头”的隐语)。”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b太平天国完善了农民政权的政治制度c彻底摆脱了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d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答案d解析从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等可以说明洪秀全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阶级局限性。2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天京变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突出表现。3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据史实来看并非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没有适应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排除a项;资政新篇发表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未产生,排除b项;c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资政新篇为农民领袖洪仁玕所写,其刊印也得到太平天国领导人的同意,故答案为d项。4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a成立同盟会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护法运动d发起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并结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是限制袁世凯权力,由此可以判断b项正确。5纽约时报是一家以报道重大事件为主、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报纸。该报在近代某一时段共5个月的时间内,对中国某一事件的报道文章达500余篇;以事件相关城市为标题检索,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的报道数量分别为38、50和25篇。由此判断该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应从“5个月、武汉三镇、北京、南京”等信息来判断,d项正确,从时间上可以排除b、c两项;从地理信息上可以排除a项。6“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a b cd答案c解析从字形看,a中有王,b中有土,d中有八方,三者都反映了王权或皇权专制体制下,人们对国家的理解;c中有民,反映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思想,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故选c项。7“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答案c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不极力争则吾国之无日等可知是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表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则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五卅运动则是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故符合题意的是c项。8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该文呼吁()a支持五四爱国运动b建立无产阶级政党c进行国民革命d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由“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反映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政治要求,故b项正确。从时间上看,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是30年代,故d项排除;a、c两项似乎符合题意,但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是反帝反封建,a、c两项排除。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认为,天下是上帝(即西方的上帝)的天下,满洲人原为野蛮之人,祸乱中国(中夏),“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故选a项。10“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梁启超的观点表明()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c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答案b解析梁启超的观点发表于1912年,当时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所以他说“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故a、c两项说法不正确。又从材料“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11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答案a解析讼师和打官司是专制社会的名词,而律师和起诉是民主社会的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故a项正确;b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c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12蔡元培复政府慰留电:“大总统、总理、教育总长钧鉴:学生举动,逾越常规,元培当任其咎。政府果曲谅学生愚诚,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元培亦何敢不勉任维持,共图补救。”1919年5月。由此可见蔡元培认为()a否定五四运动 b学生运动虽不合法但合情c爱国应该理性 d五四运动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答案b解析材料中“逾越常规”表明学生的举动不合“法”。“宽其既往,以慰舆情”反映了学生的举动合乎“舆情”。故b项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材料三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本能,太平军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答案(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员模拟测试题及答案模拟模拟练习
- 2025年人口与发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经济管理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景观艺术设计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政府文宣岗笔试冲刺题
- 2025年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能力考试高频题解析
- 2025年建筑施工管理师技术考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题解
- 2025年家政服务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插入密码小程序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案例教程 课件全套 殷兴东 第1-8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理-行政赔偿
- 高中新班主任培训
- 新媒体运营与推广- 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 肝脏中医知识讲座
- 粉尘清扫记录-带说明
- 可视喉镜培训课件
- 《怎样听课评课》课件
- DB64+1841-2022+养老机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
-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
- OBE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反向思路初探
- GB 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