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24 大道之行也一、教学目标1.掌握相关字词,翻译课文。2.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3.深入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评价其社会的社会意义。二、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特征。 2. 深入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评价其社会的社会意义。 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一)明确目标:1.掌握相关字词,翻译课文。2.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3.深入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评价其社会的社会意义。(二)掌握相关字词,翻译课文。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自学课文,根据注释,疏通句意,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圈划出无法翻译的词句。【方法指导】:结合注释,或用现代汉语(同义)替代,或联想学过的古语,或结合句式特点,或根据语境推测含义。【自学时间】:8分钟【明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赡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幼童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三)理清文章的层次和脉络,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1. 自读课文,根据文意,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文章的结构是什么?2.“大同”社会的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全品听课手册 初步感知1)3.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全品听课手册 初步感知2)【方法指导】:1.理解文章的结构,再进行分层。2.从文中摘出关键句,进行翻译再理解。3.找出具体介绍大同社会的句子,然后再进行概括。【自学时间】:8分钟【明确】: (1)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 “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一句是总结全文。(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也就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3)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满足生存的需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占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却没有“多得”的念头。板书:第一层(第1句)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第23句) “大同”社会的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第3句)全文的总结语。(四)深入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评价其社会的社会意义。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从多个角度说说你对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看法。【方法指导】:思考方向1.在当时,他为什么要提出来?2.对后世,这会产生什么影响?3.于现代,它有什么借鉴意义?等等【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小结:由此可见,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就是孔子早就提出的“大同社会”,都是没有阶级压迫,没有战争纷扰,平等自由、安定富足、团结和睦的理想世界。只是陶渊明在表述自己的理想时更含蓄。“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五)当堂练习: (时间:10分)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答:“大同”社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收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物尽其用,人尽其力。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3.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字词。1谋闭而不兴 杜绝/消失 故外户而不闭 关闭2无丝竹之乱耳 扰乱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3故人不独亲其亲 动词,以为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名词,父母(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广西部分校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建筑公司财务工作总结(合集6篇)
-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伦理与人生》知到智慧树答案
- 绿色建筑材料市场潜力与挑战
- 颁奖典礼发言范本
- 2025实验室分析台合同
- 汇票业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水路运输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强度检测方案
- 检验科免疫室工作制度
- 《智能感知技术》课件
- 2024年中国VHB泡棉胶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7s管理工作汇报
- 金融科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 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业务查房
-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