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资料集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导学案】(教师用书)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资料集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导学案】(教师用书)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资料集萃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资料集萃 新人教版必修2“斯大林模式”与西方、中国模式的比较模式“斯大林模式”西方模式(英国)中国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集体化农庄资本主义大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不同点内容项目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原则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措施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手段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性质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时间产品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联共(布)十六大报告追加数实际完成数(1932年)煤(万吨)29103550680075006440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40生铁(万吨)42033880010001700616钢(万吨)4204308301040592汽车(万辆)0.0710202.39拖拉机(万台)0.135.5174.89铁路(万公里)5.857.698.898.18棉织品(亿米)25.8226.78576226.94【解读】从表格中可看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1)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由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农业国。(2)重工业发展迅速,而轻工业发展缓慢,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苏联集体农庄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渐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但是,在集体化过程中,也出现过“全盘集体化”等严重错误,不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甚至采取没收财产、剥夺选举权等手法,强迫农户加入,这违背了列宁提出的自愿原则和通过示范、逐步开展的方法,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最著名的三次政治笑柄赫鲁晓夫是20世纪5060年代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在从事国际活动时,往往随意发挥,口不择言,落下许多笑柄。最有名的是以下三件事情:一是他起先脑子发热,信口开河,面对西方说要“埋葬资本主义”,后来则不断地进行辩解:“我做不到这一点,资本主义太大了。”二是在他亲自率领苏联代表团出席1960年联合国大会时,有一天他在辩论中情绪失控,竟不顾礼仪,脱下皮鞋猛敲桌子,同西班牙代表大吵起来,导致警卫人员干预。三是在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先是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冒险地把苏联导弹偷偷运进古巴,企图威胁美国,后来又在美国的压力下节节败退,灰溜溜地从古巴撤走导弹。勃列日涅夫的扩军梦:重工业投资占整个工业85%勃列日涅夫曾说:“在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应该把整个重工业,而不仅仅是把生产坦克、飞机、火箭和弹药等纯军事生产部门,看作是国家军事实力的物质技术基础。”所以重工业各部门大都具有军事作用。而从其对重工业的投资中也可以看出,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重工业的投资持续占到其对整个工业投资的85%以上,其产品大都可以直接用于武装力量的发展。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间,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同样巨大的重工业投资,使得苏联的军事力量迅速膨胀,逐步改变了苏美之间的力量对比。20世纪60年代,苏联处于美国军事力量的压制之下,而到70年代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美国。如苏联海军在此之前就是一支近海防御舰队,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得苏联领导人开始大力发展战略核武器。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在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的大力支持下,海军得到迅速扩建,苏联舰队由近海防御舰队转变成为一支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方面,1962年古巴危机时,苏联的战略武器(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只有美国的1/4,当时美国拥有1038件,而苏联仅有265件,到1970年时,苏联已拥有洲际弹道导弹1300枚,首次超过了美国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军事实力的膨胀,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的国家战略也开始转向了,进攻性战略开始出现在苏联领导人的讲话中。勃列日涅夫在1975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提道:“经济力量和防御力量的加强使苏联胜利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积极的攻势。”赫鲁晓夫所追求的美苏合作主宰世界已不能满足勃列日涅夫日益增长的胃口,现在,他想要的是世界霸权。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苏联还普遍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1970至1974年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军事援助为140亿美元,19751979年猛增到300亿美元。军备竞赛和对外扩张,不仅恶化了苏联的外部环境,也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从勃列日涅夫建政初期的6%左右下降到其统治末期的1%。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庞大的苏联就像一只被捆住了四脚的大象,拼命嘶叫也于事无补。中国史学家在评论明史时总会引用乾隆皇帝的一句话:“明之亡,不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实际上,苏联又何尝不是呢?2012年2月29日世界新闻报苏联解体20年后戈尔巴乔夫关于访问中国和苏联解体的回忆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将改善苏中关系和推倒柏林围墙视作他任内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他也高度评价了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戈尔巴乔夫在接受本台访问时,他又一次回忆了1989年对中国的访问。戈尔巴乔夫认为,在他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努力下顺利地实现了苏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北京之行属于破冰之旅,使苏中双方确立了两国关系的框架,对苏中以及对后来的俄中两国关系的发展都产生了现实和较深远的影响。戈尔巴乔夫认为邓小平思维敏捷,很睿智,思想大胆前卫,是20世纪卓越的改革家和理论思想家。戈尔巴乔夫谈及邓小平就显得异常兴奋,他将邓小平与毛泽东相提并论,在改革开放论点上前者完全超过后者。戈尔巴乔夫表示,目前俄中两国领导人交往密切、互访频繁,不少俄罗斯人也开始学习汉语,也有更多的中国青年学习俄语。戈尔巴乔夫清楚地记得北京莫斯科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他质疑现代中国人是否还会唱苏联歌曲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戈尔巴乔夫认为,作为苏联的第一任和最后一任总统,他亲手结束了苏联的存在,却为未能接手新俄罗斯的建设感到缺憾。戈尔巴乔夫也常常沉浸在酸楚的回忆中。他表示,苏联解体后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倒退,他的政治影响力也急剧下降,如果去圣彼得堡等外地城市,市长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