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备战】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1(2013广东文综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红军长征前的左倾错误【解析】“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可知反对资产阶级尚不是正确的。故选a。【答案】a2(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道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选择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答案】b2012年题组1(2012北京文综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故选b项。【答案】b2(2012全国大纲卷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解析】考查通讯方式的影响。193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疑对于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争取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军队处于军事优势地位,1935年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ad项错误,c项与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关。【答案】b2011年题组1(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解析】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年后);“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答案】c 2(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析】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年”,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表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1928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后导致了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b项符合题意,选b。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1949年,都不符合图片1928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a、c、d。【答案】b 2010年题组1(2010重庆文综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解析】“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答案】a 2009年题组1(2009上海单科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上半叶,独特的革命道路是指“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答案】c 2(2009山东基能40)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a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答案】c 2008年题组1(2008山东文综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图片明确党的政策是针对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反动武装等,拥护工人利益,武装工农群众,由播撒革命火种可知是长征,故选土地革命时期。【答案】b 2(2008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解析】由“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这一句话,可以得出,美国时代周刊把蒋介石描述成a。【答案】a 3(2008海南单科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解析】本题题干是史沫特莱对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的评价,也就是要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主要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不是正式建立。ad不合史实,b是次要的。故选c。【答案】c 2007年题组(备注:无)二、主观题1.(2008北京文综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14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15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排序:图( )图( )图( )(2分)历史意义:(6分)图13:图14:图15: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可作答。图1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31年,标志着红色政权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