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中图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1 结合材料分析鲁尔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2 分析鲁尔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3 理解鲁尔区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达标检测 互动探究 内容索引 专项提能8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答题模板8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 自主学习 一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 鲁尔区的位置位于德国 莱茵河支流河和利珀河之间 2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 丰富的资源与水资源 2 便捷的水陆交通 3 主要工业部门 采煤 化学和机械制造业 4 工业结构 以为主的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5 主要工业城市 埃森 杜伊斯堡等 多特蒙德 西部 鲁尔 煤炭 钢铁 重工业 思考 1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答案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均是在当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煤炭资源丰富 发展了采煤工业和电力工业 因为附近有丰富的铁矿 发展了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 因为水资源丰富 发展了化学工业 答案 二 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出现危机 2 衰落原因及表现 思考 2 危害人类环境的酸雨主要是由燃煤引起的 目前 欧洲 北美洲及东亚地区都是酸雨危害严重的地区 解释燃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 答案目前人们一般把ph值 5 6的降水称为酸雨 危害人类的酸雨主要是由燃烧化石燃料引起的 人类活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 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 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 这两类强酸随雨 雪 雹 雾等降落到地面 便形成酸雨 酸雪 酸雾等 统称为酸雨 答案 三 鲁尔区的新发展 1 综合整治的措施 多元化 集中化 煤炭 钢铁 数量 生产效率 新兴工业 服务业 工业布局 2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 判断 1 建坑口电站有利于改善能源产地和消费地的大气环境 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3 德国鲁尔区鼎盛时期的基础工业是机械工业 4 鲁尔区经过调整之后的工业布局是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的 答案 思考 3 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答案当前发展中国家大都处在传统基础工业的建设阶段 为少走弯路 减少损失 应当借鉴鲁尔区的宝贵经验 努力创建一个合理化的产业结构和布局 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 完善交通网 治理污染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答案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鲁尔区是德国 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 位于德国西部 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鲁尔区 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 3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 而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 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读 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回答下列各题 探究点一鲁尔区繁荣的发展条件 1 结合鲁尔区示意图 描述鲁尔区交通区位优势 并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答案莱茵河纵贯南北 铁路 公路密布 水陆交通便利 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 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流域内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流量大而稳定 没有明显的枯水期 流域内落差较小 主要流经平原地区 通航里程长 答案 2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答案鲁尔区处在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地理位置优越 有发达的铁路 公路运输和内河航运 莱茵河及四条人工运河 不仅连成一体 而且都可通航 并能直通海洋 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 铁矿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进口 二是进口瑞典 俄罗斯等国的铁矿砂到荷兰的鹿特丹港 再经莱茵河运到鲁尔区 答案 3 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这些工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电力工业 化学工业 机械工业 这些工业具有生产规模大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 运输量大 污染严重等特点 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六方面 分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 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位于德国西部 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 区内工厂林立 城市栉比 人口稠密 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据此完成1 2题 1 鲁尔区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得益于 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充沛的水源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鲁尔区拥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充沛的水源 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石油工业不是鲁尔区的主要工业类型 没有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2 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 再将炼出来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 轧材 这样做的目的是a 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b 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c 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d 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答案 解析 解析荷兰作为发达国家 劳动力成本并不低 由于冶炼技术的进步 冶炼1吨生铁所需的煤炭和铁矿石的量越来越少 钢铁厂可以在煤 铁资源均贫乏的港口地区分布 荷兰鹿特丹位于莱茵河河口 是世界性的大港口 大型 超大型船舶的出现 进一步降低了铁矿石的运输成本 使得鲁尔区的钢铁企业转到荷兰海边炼铁 读图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 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 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 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 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 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 红瓦白墙 绿草如茵的家园 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 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boll1958年形容鲁尔区 探究点二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材料二鲁尔区不同时期工业分布图 1 鲁尔区存在着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2 从图中看出 在综合整治中鲁尔区对工业结构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答案 答案垃圾污染 大气污染 水污染 热污染等 答案鲁尔区针对传统工业衰落和经济结构单一的实际 减少了煤炭 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 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新建或迁入了电子 汽车 石油化工等多个工业部门以及服务业 形成了以传统工业为主 经济结构多元的综合性工业区 3 新建的电子 石油加工等企业在布局上有何特点 4 该区钢铁工业布局有何调整 答案 答案大多布局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答案钢铁工业布局改变了过去的就煤模式 针对铁矿石进口的实际情况 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企业 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为促进该传统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如下图所示 除上述措施外 鲁尔区还进一步拓展交通 完善交通网 调整工业布局 不但减少运费 少占土地 而且降低污染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 区位条件优越 20世纪50年代后 经济逐步衰退 60年代后 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 经济转向繁荣 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 环境优美的地区 据此回答3 4题 3 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冲击 煤炭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煤炭 钢铁产量过剩 用地紧张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重工业区 早期的工业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基础 生产结构单一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使鲁尔区的经济衰退 4 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有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结构 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 开拓市场 拓展交通 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 美化环境 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 完善公共设施a b c d 答案 解析 解析鲁尔区的综合治理应结合其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 达标检测 1 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 正确的是a 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 莱茵河左岸b 区内水源充沛 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 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 但不能直通海洋 答案 1 2 4 3 5 解析 解析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 莱茵河右岸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是其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资源需进口 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 可直通海洋 1 2 4 3 5 2 下列四幅图中 能正确表示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的示意图是 答案 解析 解析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 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又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读 鲁尔区产值结构图 图中 表示1958年 表示1995年 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3 4题 1 2 4 3 5 3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 重工业比重上升 轻工业比重下降b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 园艺业比重增大d 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答案 解析 解析据图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之前 第三产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是18 62 20 调整之后的比重分别约是30 40 30 由此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 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1 2 4 3 5 4 为改变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a 改造煤炭 化学工业 节省能源的消耗b 缩减煤炭 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 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 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 新建或迁入电子 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答案 1 2 4 3 5 解析 解析据题意可知 改变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的措施中 a b c三项均不符合 5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同市素有 中国煤都 之称 采煤历史有2000多年 境内煤炭地质储量718亿吨 采出的煤被称为 世界动力煤细粮 并宜于制煤气 是煤化工业的好原料 材料二大同市某地自然景观图 1 2 4 3 5 材料三作为典型的矿业城市 大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表现为 经济发展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性强 但优质煤炭资源仅够开采15 20年 其他品质的煤也只够开采100年 第二产业独大 且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 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大 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 下图为矿业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1 2 4 3 5 1 大同煤炭资源的特点为 2 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结合材料分析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答案 1 2 4 3 5 答案位于黄土高原边缘 地势起伏大 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煤炭资源开采 破坏地表植被 储量大质量优 解析 解析大同市煤炭储量大 质量优是其主要特点 水土流失 解析大同位于黄土高原 加之煤炭的开采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 从矿业经济的发展过程看 大同目前处于 期 为避免城市经济陷入衰退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 2 4 3 5 答案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调整产业结构 适当提高轻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 延长产业链 发展煤炭深加工 衰退 解析 解析随着煤炭资源的衰竭 大同市处于发展的衰退期 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 延长产业链 发展新兴产业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专项提能8 图表特征 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 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 产业结构统计图等相似 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 是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形之一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 根据 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回答下题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石油 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a b c d 两番 下降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 根据 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回答下题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石油 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说法与材料矛盾 表格中煤炭的信息 煤炭一直居主导地位 且数值在增大 即比例增大 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表格中石油 天然气的信息 石油 天然气所占比重都下降 且天然气比重下降幅度大于石油 在二者消费量都增长的情况下 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 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a b c d c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 下面为 2013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最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国家是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 解析 解析对比图中四个国家各种能源所占消费比重 可知丙国水电比重最大 水电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碳排放量比较低 所以最符合 低碳经济 理念的国家是丙国 故选c 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将有利于a 减少灰霾天气b 减少紫外线辐射c 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 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 解析 解析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将有利于减少尾气的排放 减少灰霾天气 对紫外线辐射没有影响 会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 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城市热岛效应和酸雨危害 故选a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 答题模板8 命题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类题目一般根据提供的某种矿产资源的图表资料入手进行分析 从有利优势条件和不利劣势条件两方面分析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地处南美洲大陆西北部 下图 境内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厄石油开采业虽有几十年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