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新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课重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通过辛亥革命,认识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地位。一、辛亥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一)背景1民族危机严重。 2。清政府反动卖国。(二)酝酿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兴中会: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时间:_ 地点:_同盟会 纲领:_(即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 意义: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思考: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为什么说同盟会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政党的标准,纲领、领袖、组织是基本条件。中国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被推为总理,有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完全具备了政党的条件。5武装斗争(1)革命党人起义:_起义等。 (2)人民群众的斗争:保路运动(其中四川的规模最大。)意义: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三)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1领导:共进会、_ 2主力:_3结果:占领武昌,成立_,推举_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思考:旧军官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这是为什么? 客观上:由于事起仓促,武昌没有革命党上级领导 主观上: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也是根本原因(练习)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c ) a.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保路运动的有利时机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起义;清朝统治瓦解。练习:有人认为,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俩,相差不知几千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扔,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d )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a.b. c. d.二、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1、1) (一)民国的建立 总统、首都、国旗、纪元、公历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1)权利: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主权在民)。 (2)政体:_、_、_三权分立。 (3)责任内阁制度。思考:孙中山所强调的“主权在民”,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保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2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_的灭亡和_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练习)之所以说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主要是因为它( b )a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c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综合运用:比较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反清斗争的异同。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一) 袁世凯攫取革命果实1.原因思考: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哪些?第一,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第二,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第三,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第四,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2.过程 (1)帝制的终结 1912年2月,_,标志着清王朝的统治结束。(练习)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 ( a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 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2)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三)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考:如何认识辛亥革命中的反帝性质。辛丑条约签订使得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反封建就意味着反帝。2最主要功绩:_3失败原因:请你简单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绞杀的。(2)主观: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耽于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脱离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是人民最迫切的要求,但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人民群众热情丧失;也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 同盟会软弱无力。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盟会没有胜任它的历史使命,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内部四分五裂。 没有自己的武装。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军事冒险,而始终末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这些原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4认识:_探讨学习:“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或者“从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课堂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材料二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享之权利义务感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仍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静如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三: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3年中小学生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崇拜孙中山是因为孙在当时的中国威望很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人接受。崇拜孔孟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英语》复习提分资料及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3年度护士资格证题库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作为职业选择的“全职儿女”:类型、成因与治理
- 计算机三级题库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唐山市公务员行测【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 养老院消防应急预案范文(32篇)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母婴产品市场消费升级与品牌竞争: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研究报告
-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课件
- 消防队伍作战安全
- 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全市煤化工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工参考题库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2
-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注音版)(2022版课标)
- 火箭制导与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标准
-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gkh》课件
- DL-T1083-2019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 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