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课堂十分钟)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课堂十分钟)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课堂十分钟)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课堂十分钟)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课堂十分钟)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 一 单项选择题1 明代徐光启在他的 农政全书 之水利篇中大量引入西方 泰西水法 的记载 由此可见该书的特点之一是 a 重农抑商b 充分汲取西方科技知识c 注重生产工具改革d 内容最全面 b 2 观察下图 这是 天工开物 中描绘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的插图 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 从地面插进矿井深处 这根长竹竿的主要用途是 a 应急通道b 排除毒气c 运送煤炭d 采光照明 b 3 明十三陵 燕山莽莽隐皇陵 冥府陆离享祀精 神道威严驼象立 石门肃穆帝妃行 请问明十三陵位于哪 a 山西b 河南c 南京d 北京4 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 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中华大地上腾起 纵横万里 如今 长城已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通常是指 a 秦长城b 汉长城c 明长城d 清长城 d c 5 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按照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下列正确的是 贾思勰写成 齐民要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李时珍写成 本草纲目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 b c d 6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 关汉卿b 汤显祖c 马致远d 王实甫 a b 二 综合题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工开物 书籍的封面和插图材料二盖大业文人 弃掷案头 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天工开物 1 材料中 天工开物 的作者是 2 依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天工开物 的主要内容 3 说明 天工开物 所反映出的时代特点 宋应星 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