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茂名市第四中学高三2012年9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12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13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均田制14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15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16尚书禹贡记载的“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南方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坝圩田系统。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南方 a广泛使用铁器 b农业非常落后 c重视精耕细作 d自然灾害严重17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 a人口众多 b市民殷富 c商业繁荣 d雇佣关系出现18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 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19“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的这种服饰,延续于夏、 商、周,直至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对此较全面的认识是 a.服饰文化包含了人类文化总和 b.以中国服饰为中心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c.服饰文化体现着落后影响先进 d.服饰文化既具传承性又具区域影响性20明末科学家王徵在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序中称:“兹所录者,虽属技艺末务,而实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他的思想观点是( )a末务救国 b经世致用 c西体中用 d西学中源21道教被国外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能佐证该观点的发明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22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思潮,出现中国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这一时期产生的文艺大师是( )a王羲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黄宗羲23最能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关系的是( )a“封诸侯,建藩卫” b“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c“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d“天子有公,诸侯有卿”第卷 非选择题(6题,共1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160分。38、(2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成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代出现了工业文明。(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基本特征。(9分)材料二 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论语(3)依据材料二,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3分)材料四 我国人口的压力在清代即已显现。下表是清朝前期人口的粗略统计情况(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原因。(6分)材料五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5)据材料五,根据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4分)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说,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 凤凰网(1)材料一中“中国却选择了陆地”是指什么?(3分)这对以后的中国发展带来那些消极影响?(6分)材料二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从战国时期到秦帝国,大概经过二三百年,转型完成即创建了农业大帝国的定型。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注:上述材料均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2)结合有关史实,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2000多年前中国的第一次转型是如何实现的。(6分)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3)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3分)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原因有哪些?(6分)历史答案:12d 13b 14a 15d l6c l7d l8c 19b 20 b 21 c 22 a 23b 38、参考答案:(1)过程:由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6分)(2)基本特征:政治上,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达到顶峰,封建统治渐趋衰落;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上,以理学为主体的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9分)(3)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3分)(4)原因:清初社会安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摊丁入亩”逐渐废除了人口税,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6分,任答3点即可)(5)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4分)39、参考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3分)消极影响: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市场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3分)遭到西方列强频繁的侵略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2)政治上,废分封,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公需科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校长讲话:凝心抓班级管理携手促育人实效
- 2025年高校大学生群体常见诈骗手法测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题及答案
- 长沙民政学院试题及答案
- 香港雅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宇宙英语试题及答案
- 宗教与教育领域-洞察及研究
- 中介合作机构管理办法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初中语文学科组质量分析
- 70岁老年人三力测试能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 2025年广告设计师专业知识考核试卷:2025年广告设计与制作软件应用实战试题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新教材】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6章全册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