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守宇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研究论文-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中的汉石精神老总论文武氏墓群石刻中的汉石精神 潘鸿伟 # 坐落于山东省嘉祥县城南的武氏石刻,集文史记载,雕刻绘画于一身。上溯先秦,融会两汉;雕古画今,凝思石上。正是汉代大统一思想文化的产物于反映,它以儒为主,儒道互补,仙道五行思想杂糅,富有兼采众长的特色,与史记,汉赋,淮南等名篇巨制先后在不同的领域各领风骚,共同构成泱泱大汉的时代精神与风貌。我们完全可以称武氏汉画石刻为“汉骚石赋”:汉化楚风,赋于石上,即骚赋精神的凝化形态。 它既关注人生治世,热爱现实生活 ,又充满理想与崇拜,富于想象与超脱;既有儒家的现实描摹,又有道家的浪漫畅想,呈现中原古典理性与楚巫浪漫主义的二元交融;成为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它采用平面浅浮雕即“离地凸起”的雕刻技法,烘托突出浑圆雄壮的造型,纤细遒劲的线条穿绘着逼真的细描,工整流畅圆润端庄,颇富体积感,运动感和力度感。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赞叹武氏石刻:“其高古朴茂,琦玮谲诡之趣,诚非想象所及,虽其形象之表现,没有不合理处,然能运其沉雄之笔线,以表达各事物之神情状况,而成一代特殊之风格,非晋唐人所能企及”。它以永恒不朽的价值与魅力,展示这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也昭示着民族复兴的未来。 我想,两千多年的艺匠石工们,又岂料这手下顽石也有腾达飞天之日;如若有知,他们还会敞开那雅拙而又浪漫的情怀吗? 其实艺术这玩艺儿,大都是漫不经心的结果。“艺术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要是先知这一笔将成为典范,那一刀将载入史册,也就无法“游于艺”并“行之远”了,何况那又是为他人营墓造穴,为自家混几文饭钱,犯得着孜孜讫讫,呕心沥血吗?悠着点,悠着点不妨想想乡邻的耕织之苦,朱门的宴游之乐,天上的青龙朱雀,底下的鸟兽禾木.待想走了神,想出点味,手下的石头也就有了体温,有了灵性,从而石破天惊,有了两千年后的不朽!我们当代的石雕工艺师强调:心手相师,手工艺就是心工艺!没有人心的参与,任何一个工艺品都是机械是无心的。为什么石雕工艺品能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是因为本身是一颗很虔诚的心。 其实该朽的已灰飞烟灭朽去了,这才见出不朽的道道来。瞧那“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的崇楼深堂,华车丽辇不是早已随它们的贵主一同朽去了吗?荒冢一堆草没了吗?留下点影子来,既是石头的宽容,也是历史的苛刻幸运也罢,尴尬也罢,好歹算个见证。两千多年,实在是条很幽冥的隧道,实在是堵厚重的墙;一下子钻进去且跳过去,岂不是件很开心的事?古希腊的哲学家曾幻想在时间隧道里也能像在空间里遨游,其实在汉画石刻前就可以这样做到。既知有汉,遑论盛唐,只有这时,我们才会确确实实而不是含含糊糊地自认是“汉家子孙”。面对那粗粗拉拉的石头,你说这感觉奇妙不奇妙? 并不是所有得人都能找到这种感觉。古与不古,也在一念之间。面壁一时便“上穷碧落之高远,下极大海之奇观”“心游万仞,精骛八极”的不是没有;但数典忘祖,浮躁的人们慕名来转一圈,走时连呼上当的却真不少。其实上当的倒是那石头。三尺黄土下,千载风雨中,本是躺的坦然,睡的黑甜,又曾招着惹着谁了?何必非要站出来让不孝子孙们幽思或遗憾?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石为浓缩的天体,石为可收藏的大自然。丘园石雕,长于院落笙歌。那厚厚道道得说不出话来,睿智得不说出话来,我待要替他说上几句,想了想词儿,却也无言。 石立万仞,无欲则刚,无言独化-这恰是与天同契的“汉石精神”。电话:860537-6682408。传真手机更多背景资料和图片请查阅-网址:/潇洒儒商8/home//石雕石刻/home/嘉祥央美石雕/home/伟人雕像/home邮箱:5376814208163.com ; “欲问汉家诸事多,汉画石前听解说”的迫切心情,急步进入位于一楼东部的精品厅,不看不知道,一看心头为之一振,这里是滕州汉画像石的精华所在,陈列着汉代各个时期的汉画精品32块,有阴线刻、凸面线刻,还有浅浮雕、凹入雕,历史跨度400余年,让人有“窥一斑而见全貌”之感。每一块都包含着深刻的内涵,细细读来,非常耐人寻味。 石椁画像石大都散布厅内四周,中间有两座令人注目:石椁复原墓,都由底板,左右侧板,前后挡板和盖板组成,结构基本相同,这是早期汉代人墓室原貌的真实显示,昔日原墓址前“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的祭祀场面早已烟消云散,而今墓主身消骨损,独遗空椁,迁移馆内,不知是否还会重现“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也不知有的观众游至此处,沉思今生,会不会萌发“今朝有酒今朝醉,何曾一滴到黄泉”之类的感慨。增广昔时贤文云:“北邙荒冢无贫富,玉垒浮云变古今”。在游历全国各地时,看过许多汉墓,基本都是荒冢一堆,差别不大,对这一名句一直深信不疑,然而步入石墓厅,面对来自张汪镇夏楼村的复原大型石墓,这句古人名言却被颠覆了。走进大墓,发现该墓由前室、后室、双耳室三部组成,进入墓室一数,墓壁由19块长方形和方形石板叠筑,墓底由18块长方形和方形石板铺成,非常宏伟;细观前室六块画像石,分别刻铺首衔环、龙、虎、凤鸟、鱼、树木、羽人等图像,线条流畅,雕刻细腻,造型生动逼真。“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古人山边观云的最佳感受,用在这里不知是否合适。从地下西部石墓厅,进入地上西部一层祠堂厅,这是参观者观赏的最后一站。“人事有代谢,风骚领一时。”在两汉四百年间,汉代的工匠在滕州这块沃土上,技艺代代相传,雕刻日益精进,以类似绘画中的“没骨画法”的线条艺术,来表现物像的特定质感,或以写为主,或以夸张的手法,来雕琢物像,形成了滕州汉画像石质朴厚重,浑厚古拙的鲜明地域特色,从祠堂厅35块汉画像石上都能找到这种特点。在导游的一声“再见”中,结束了滕州汉画像石馆的参观。带着无限眷恋,仍不愿离去,心想这些难得艺术珍品,是滕州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遗留下的吉光片羽,是无声的画、有形的诗,是两千年前图画式的信息库。置身其间,近距离接触,可得乐增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与汉代人物进行“对话”,方能真正体验到泱泱汉风,荟萃一石的精彩,汉画石刻深沉雄大,粗放豪迈的气势,我国历史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奥妙。怀着收获的喜悦,随着思绪的放飞,情感的波动,突然想起乾隆皇帝一首诗中的佳句:“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幸再来游。” 刻在石头上的“历史老照片” 我市汉画像石馆汉画像石欣赏 (2009年)4月26日晚,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在走遍中国栏目向全球播放走进滕州系列节目石刻上的往事今生。滕州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画像石?汉画像石为什么只出现在汉代的墓葬中?它对逝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央视记者走进滕州汉墓,首次从死者的视角体验汉画像石产生的背景及存在的意义。节目播出后,在全国乃至世界华人圈激起阵阵涟漪,许多汉画像石爱好者、汉画像石拓片收藏者纷至沓来,面对面接触这千年前刻画的墓石,感受古人生生死死的浪漫与神秘。 “往事越千年,石画永久远。这些珍奇的汉画像石以古人的原创直接展示了汉代人们的生活画卷和心灵世界,一碑一石,一笔一划,都是古人的直接创作,这就是我们这个汉画像石馆的最大价值。”滕州市汉画像石馆的张耘馆长如是说。 精彩的石头画 “真是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啊!”一踏进滕州市汉画像石馆阔大宽敞的展厅,看到那一块块由古人镌刻着奇妙画面的石头,你会由衷发出这样的赞叹。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雕刻在墓室、石碑、祠堂、石阙上的装饰画、像。我国汉代画像石以山东地区的遗存最为丰富多彩,而山东汉画像石遗存尤以我市为最。勤劳的滕州古代先民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滕州汉画像石正是这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在汉代,滕州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冶铁业发达,加之儒家厚葬之风盛行,这为创作汉画像石提供了物质及思想基础。 据了解,我市汉画像石雕刻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神仙世界和祥禽瑞兽,另一类是现实社会生活和经史故事。而这两类题材的内容,又经常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上,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中,主要有车马出行、人物拜会、庖厨飨宴、田猎游射、乐舞百戏、博弈游戏、胡汉战争、生产劳动等,反映生产劳动的主要有冶铁图、牛耕图、纺织图。 冶铁图画像石在滕州出土3块,其中一块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陈列。冶铁图表现的是锻打兵器及铁制工具的情景,图中有人在操作鼓风设备,有人执锤打制铁器,有人在测试兵器是否利刃。牛耕图表现的是农业生产劳动的情景,图中一牛一马配成一套耕田,一人扶犁,后一人吆牛耕地,反映了汉代滕州农业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纺织图画像石在滕州出土了4块,中国历史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各收藏一块,图中再现了当时织女纺织的情景。 反映神话及祥瑞的画像石多取材于楚辞、山海经及汉代流行的图谶思想。主要有伏羲、女娲、羲和、常羲、东王公、西王母、青龙、白虎、凤鸟等。最有趣的要数东王公会见西王母,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身旁有信使九尾狐,玉免为其捣药,蟾蜍为其炼丹,三青鸟为其衔食;东王公头戴“山”字帽,以六龙驾车直奔昆仑山与西王母约会。画面栩栩如生,线条逼真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久远而又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 镇馆之宝:纪年画像石 我市是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中时期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它起于西汉武帝时期,迄于东汉末年,延续时间达三百余年,遍布滕州全境,遗存极其丰富。更为难得的是滕州出土了一批纪年画像石,比较著名的有“永元十年执笏图”、“延光元年车骑出行图”、“元嘉三年对弈图”等,这为研究汉画像石分期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元嘉三年(公元153年)对弈图”汉画像石:长210厘米,宽82.5厘米,厚12.5厘米,属东汉时期,出土于滕州市姜屯镇驻地,属国家一级文物。画面不分层,中间为阁,上立一朱雀,阁中刻二人对弈,四人观看;阁两侧为阙,上各有一鸟屹立,左阙外有一马吃草,两旁刻有各种猛兽。画面布局饱满,雕刻技法为弧面浅浮雕,动物施加阴线。石左上方有竖排三行隶书题记:“元嘉三年二月廿五日赵寅大子植卿为王公和更立负土两年侠愤相顾若有孙若比孝及曾子植卿惟刻心念始增龙成坟系肩一母独顾石直克义以示祠后石师傅存相待真厚”。大约是说赵寅子孙为其母立了这个祠堂,用工多少,花费多少,以表孝顺。 “永元十年(公元98年)执笏图”汉画像石:石长94厘米,宽23厘米,厚12厘米,属东汉中期,出土于山亭区堌城,属国家一级文物。画面分三层:上层题记四行:“兴名冗以十年十月十五日此如礼后子孙无以日祠使石工书颜文羽昆弟六人弟仲文伯先仲京少文母以永元十年七月廿七日不幸母年八十亡”。中层一执笏人;下层刻一方框,内有三角纹。经我市颜锡扬先生考证,这是一块珍贵的颜氏纪年画像石。滕州东部有山亭东江村,那里有小邾国国君颜友陵墓,墓地北临马山,山后今有崓城遗址和遗迹,虽经历史沧桑,但旧垣残墙仍在,夯土层还十分清晰。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在这里出土了这块纪年汉代画像石。城头农民宋德珠的父亲收藏了这块颜氏纪年画像石后,一直秘藏在家中,有人虽多次登门求其高价转让而不卖。荒年青黄不接之际,老人就拓得几幅拓片拿到滕县古会上去卖,卖些钱用以养家糊口。解放后,宋德珠将其父收藏的这块汉画像石,用独木轮车推到滕县县城,捐献给滕县博物馆珍藏至今。 国内最大的复原汉画像石墓 石椁是山东、苏北、皖北地区早期画像石墓的建筑形式,由木椁发展而来,一般由底板、左右侧板、前后挡板和盖板组成,以单椁为主,少数在中间加隔板分成左右两室。 画像石椁主要流行于西汉文景时期至东汉初年,早期石椁上的图像常用阴线刻、凸面线刻技法刻出,有的在图像上加饰麻点。内容题材早期以悬璧纹、树纹为主;西汉晚期出现门亭等建筑和人物图像,王莽当政前后内容丰富起来,出现了农业生产、政治军事、天文神话、历史故事、祥瑞辟邪、民族关系等内容,其中重大历史题材如孔子见老子、孔子周游列国、泗水升鼎、穆天子西游等也多有体现。 我市境内出土了大量早期石椁墓,为研究汉画像石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在滕州汉画像石馆地下一层,有两个复原了汉画像石墓,其中一个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复原汉画像石墓,复原的是2001年在张汪镇发掘的一座汉墓。墓为竖穴石室墓,由墓道、前室、双耳室、后室组成,墓室东西长5.18米,南北宽(含耳室)5.10米,室高1.04米。前室内壁石板上叠筑横额,额上两层条石内收,顶部石板盖顶。后室为双室,中由两长方形柱石汞托枋石,南、北、东三壁上由两层(条石内下棱角凿成凹弧形)的拱石叠砌成藻井形,上一石板封顶。画像内容有前门刻两只铺首衔环,门额外刻鱼图、菱形;前室西壁横额刻鱼、动物图像;后室东西两壁刻树、鱼、铺首衔环、十字穿贝等纹饰。拱石内壁刻鱼、动物图像。该墓很早被盗掘一空,但其墓葬形式和汉画雕刻技法对研究滕州汉画像石的截止年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永恒的石刻艺术 去年(2008年)6月20日,经过考古学家一个多月的精心发掘,位于我市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的一座典型汉代墓穴,终于向人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据勘测,东西6.2米,南北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侧室、五个墓室组成。这次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画面14副、墓圹壁画11处,从一定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购粮食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收获真正的友谊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支部应急知识培训课件稿
-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课件
- 攀枝花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沧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播音主持课件自我介绍
- 2024年电梯维修检测员资格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高速道路清障与协作交通顺畅人员安全技能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直升机旅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林业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
- 钩针编织技术课件
- 202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 2025年中考数学几何模型归纳训练:最值模型之阿氏圆模型解读与提分训练
- 2025年民航安全试题简答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编畜牧笔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职教高考烹饪类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 焊接技术培训(基础教程)课件
- 健康教育高血压课件
- 多耐病人的护理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