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备课人:刘畅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时:1课时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知识,了解了容积的内容的基础上呈现的。(大体上是应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知识的迁移、链接来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了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 化。明白求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操作和实验贯穿了课的始 终,是一节很有价值的实践课。 教学内容: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最后一节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测量梨体积方法的过程,获得“等积变形”的转化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获得必要的思维策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预习作业设计:课前挑战单 1、列举:现实生活中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2、体验: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体积发生变化了吗? 3、猜想:我们可以利用什么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 、观察:把一个梨放入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有什么变化?把梨从水里取出来,水面又有什么变化?能解释原因吗? 5、尝试:假如没有量筒,你能用什么样的容器测出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写出步骤和测量数据、算式。 6、建议:经过你的体验,为了实验的成功和减少测量的误差,你对同学有什么建议? 7、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你有感到疑惑的地方吗?你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吗 8 、总结:你能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一般规律吗?教学版块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预设调整第一板(情境导学)1、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前挑战单总的反馈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规则物体)2、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规则的立体图形,我们能够求它的体积,生活中有很多物体像石块,土豆,苹果,鸡蛋等都是不规则物体。3、出示例题:设法求出橡皮泥和梨的体积4、揭示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探索这个问题。(板书: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生:长方体体积v=abh 正方体体积v=a3辨认讲台上的不规则物体审题:为什么必须“设法”,不能用公式吗?第二板块(体验共振)2、 启发诱导,进行探索 1、 感知转化思想 (1)师:老师手中的这块橡皮泥是不规则物体,你有没有办法算出它的体积(2)板书: 转化 改变形状 等积变形2、 感知水的特性(1)如何求坛子里的水的体积?(2) 总结水的等积变形现象: 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3、 理解排水法的原理(1) 视频重现课前小实验,讨论:把一个梨完全沉入盛有水的容器里,水面有什么变化?把梨从水里取出来,水面又有什么变化?能解释原因吗?(2)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板书:排水法(3) 讨论:排出去的水就是哪部分水? 梨的体积怎么求?(4) 在游戏中形象感受排水法的原理(5) 板书原理:梨的体积=排出去水的体积(也就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6) 解答课前挑战单中的疑问:物体是否 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空心的物体放 入水中,求出的是谁的体积? 4、 分析排水法中的数量关系(1) 出示课前挑战单中的错误说法, 讨论:两次不同的刻度分别是什么物体的体积?(2) 板书数量关系: V总V水 = V梨 5、 小结,回顾与反思(1) 求不规则物体的方法(2) 需要记录哪些数据?(3) 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6、巩固练习:读量筒上的刻度,列式计算物体的体积。生: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把橡皮泥改变形状(变形)转化成长方体(正方体),通过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来计算橡皮泥的体积。把坛子里的水倒入量筒或者长方体容器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梨放入水中,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就会挤占水的空间,水被排开上升。老师和一名学生玩排水法游戏,其他同学观察思考。同桌之间玩。答疑解惑。高刻度应是水和梨的总体积。低刻度仅仅是水的体积。两个刻度的差就是梨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体积适合用沙测法。冰块融化之后体积减少了。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穿插数学小故事。游戏说明:梨子形状的水是想象出来的,事实上排出去的水只是体积和梨子的体积相等,形状变形为容器上部的形状了。第三版块(拓展共生)3、 升华认识1、 如果没有量筒,可以用什么样的容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 换成了长方体的容器,排出去的水变成了什么形状?3、 排出去的长方体水的体积还可以怎么求?4、 除了升水法,还有其它方法吗?5、 总结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四、实际应用。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测量。排出去的水变成了和容器底面积一样的长方体形状。V物=H相差S底学生展示降水法和溢水法。都是转化成规则物体的形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巡回辅导。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的设计我大胆创新,实施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能够在学生自学挑战的基础上,暴露出学生认知上的疑惑和无知,再由同伴交流、老师点拔、引导完成对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本质的认识。在本节课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从问题开始,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先学后教”的教学开端,也是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首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导学案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如学生在课前挑战单中问:为什么放入梨,水面就会上升?为什么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梨的体积,有什么原理吗?从收集的这些问题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可以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在先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主动提出新的问题。教师课前了解学生提出的疑问,明确了学生的问题所在,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学生在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思维,获得新知识。2、以学定教,突破重难点,提高课时效率和效益。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凡学生能解决的让其自己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知识点,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正是从学生的提问看出对排水法的原理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又有针对性的琢磨了两个活动突破难点。活动一是通过小实验探究水的“等积变形”的特性,对这一特性做出总结: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为下面理解什么是“排水法”做好铺垫。活动二是用自制学具玩游戏,先把被梨排挤出去的水想象成和梨子体积相等的梨子形状的水,一人演示梨子慢慢入水,同时一人演示水被慢慢排挤出去。当梨子完全入水了,梨子形状的水也到了水的顶部。老师故意问:水真的会保持梨子形状吗?学生答:水会在水的顶部等积变形为容器的形状。抽象的排水法就这样生动形象的模拟再现了,也使学生恍然大悟,印象颇深。3、条理清晰的板书,记录了学生的讲解和补充的主要内容,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理解算理,完善思维过程。学生由于讲解能力有限,常常讲了一长段,语言平淡,重点部分不突出,提不起大家的兴趣和注意力。此时如果教师不断追问关键点,又易变成师生的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的思维不仅处于被动状态,而且会影响对知识的整体感知。教师采用板书的形式可以把学生的回答组织得更有条理。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然后再结合学生的补充,完善板书。教师的逐步板书能引导学生由零散到完整地理解问题,思维更有条理性。本节课虽然有以上几点亮点,但是还是存在着对问题解决过程只有演绎推理,缺乏严格验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第3课时三角形中几条重要线段课件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l劳动勇敢合同(标准版)
- Unit 1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合同转让合同成立的条件
-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AE教学跟踪运动稳定运动知识讲解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养花教学设计之一(2025-2026学年)
-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灰雀》教学设计之三(2025-2026学年)
- 第一单元 莺歌燕舞 展现神州新貌《美丽的家园(男女声二重唱)》说课稿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委托担保合同与委托担保合同样本5篇
- 数据共享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文明之痕:流行病与公共卫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大学
- 河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 工人退场工资结算单
- GB/T 203-2008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 最新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教学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试行)
- 工程图学习题集答案合工大课件
- 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