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和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上课班级八(5)、(6)教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而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存在,也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中国反封建的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非常陌生,对封建土地制度等概念也难以理解,在学习本课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学习效果。讲课过程中,教师适当采用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处理方法:展示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处理方法:展示图表、图片、文字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学会合作学习,从而进一步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活目标(导入根据学生情况,有改动,先放视频,创设情境,再以历史上农民为获得土地实现梦想,从李自成的“均田免粮,洪秀全的“有田同耕”,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到今天2005年农业税的减免,是学生既能感受到历史完整的线索,也能深深感悟到新中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等。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作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三农”解决的好坏是蘅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领导把经济搞好的重要指标在于农民的增收。但解放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最大愿望都是什么?为什么?板书课题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自学指导(8分钟):比一比:看谁能够快速找出问题答案土 地改革:必要性(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内容、完成的时间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1.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2.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3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教师过渡:近3亿农民真正地翻身当家作了主人,将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土地改革的意义 指导学生观看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当堂训练.选择题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2.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49年底 b.1950年底c.1952年底 d.1956年底3.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4.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材料解析题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该地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请回答:(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2) 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彻底被消灭?标志是什么?(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四、课堂小结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孙中山先生把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时代在发展,而民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期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人文关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全面免征了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被称为继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当然三农问题要圆满解决任重而道远。板书设计 第3课 土地改革土 地改革:必要性(原因):旧中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新解放区3亿多人口未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 经过: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意义: 教后反思 此课不容易教,亦不容易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经济结构这一层,很难理解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尤其还是建国初期这段离他们生活太远的时间段,很难让他们提起兴趣探究这段历史。于是我采用了农村学校的优势,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