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填空:1、-1.5A2、电路中某支路电流为,表示该支路电流的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反 。若电路电流I的参考方向由ab,若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压参考方向为 ba 。已知I=3A,U= -5V,则功率P= -15W ,是 吸收 功率(吸收或发出)。3、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UA=20V,UB=-20V,则两点间电压UAB= 40V 。4、一个理想电流源串联5电阻时,流过电阻电流为2A,当改变电阻阻值为10时,流过电阻电流为 2A 。5、电压源不允许 短 路,电流源不允许 开 路。6、电路中电压U= 115 V。7、6; 8、U =16 V、R = 2 ;9、2;10、20V;11、理想电压源,串联, 理想电流源,并联 。12、-6二、选择1-5、D、B、B、A、A、6-11、A、C、C、A、B、A三、计算1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下,写出下列元件u和i的约束方程(VCR)。解:(a)u = -10i (b)u = -10V 图7)a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求。解:i3 = i1+i2 = -5+1 = 4A ; i4 = i6-i3= 2-4 = -2A 3、求电路中电流I、电压U及电阻的功率P。 解:(a)I = 2-4 = -2A U = 3I = -6V P = UI = 12W (b) I= 6-2 = 4A U = 2I= 8V P= UI= 32W4、图示电路中,分别计算两个电流源的功率,并判断是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解:3A电流源吸收9w6A3A22;6A电流源发出18w5、Uab=16V图116、如图11所示,试计算AC, AD 。 解:闭合回路中电流为1A,AC =BC = -1(20+10)+ 2 = -28 VAD =BD =BC + 2 = -26 V7、图示电路中,求: (1)当开关合上及断开后,AB=? (2)当开关断开后,CD =? 解:(1)当开关合上时,AB= 0 V 当开关断开时,沿最大回顺时针绕行,其电流I = -20/7 A AB=12-6I-9 AB= -99 / 7 V(2) 当开关断开后,CD = 9 I1 = 43 / 7 Vab9W9W9W9W9W8、试求图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ab,图中电阻的单位为欧. 解: 三个9电阻结构化简为Y型:ab3W9W9W3W3WRab = 3+(3+9) / (3+9) = 9 9、将图所示电路化简为最简模型。(要求有详细的化简过程或步骤)2A3W5A6W5W(b)+-30V2A3W+30V-2A6W5W图2A3W+30V-6W5W(a)解: 7AA10/7W(c)10、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画出图示电路的对外等效电路。解:对外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3A3A(b)1A5V15VR320+50V US1+abR15US280VR22011、求图电路中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的电压Uab。解:开关断开时: Uab = 24 V开关闭合时:图 i1 i1 R2 R1Uab = 6 10/3 = 20 V12、求图示电路中的输入电阻Rin。解:在端口加电流源I,其两端电压为U。Ii1R1 R2U i1-(a) 化简电路如图b所示: I = - i 1 +i1 + R1 i 1 / R2 = - (1+ R1 /R2) i 1U = -R1i1 Rin = U / I = R1 R2/ (R2+R2+ R1) 13、应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如图所示电路中2支路的电流。(a)(a)I = 5A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1用支路电流法求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解: I1+I2-I3=0 I1=2A I1=2A 解得: I2=-1A 20I2+30I3-10=0 I3=1A 2列方程组求各支路电流,不必求解。解: i1-i2-is=0i1R1+u+us=0-u1+(R3+R4)i2-u=0i1R1=u13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通过6电阻的电流I。解:(I-5)*4+6I+10=0 得:I=1A4用网孔电流法求电压Uab。解: 12Im1-2Im2=6-2U Im1=-1A -2Im1+6Im2=2U-4 Im2=3A 控制方程:4Im2=U U=12V得 Uab=14V5已知R1=2,R2=3,R3=2,R4=15,R5=2,US1=25V,US2=24V,US3=11V,用回路电流法求下图中各支路电流以及各电源所发出的功率。解: 5Im1-3Im2=1 Im1=2A I1=2A P1=50W -3Im1+20Im2-15Im3=24 Im2=3A I2=1A P2=24W -15Im2+17Im3=-11 Im3=2A I3=-3A P3=-22W I4=1A I5=-2A 6用回路电流法求图中电流Ix和CCVS的功率。解: Im1=5A Im1=5A 10Im2-10Im3=50+10IX Im2=17A P=-720W -20Im1-10Im2+40Im3=-20 Im3=6A 控制方程:IX=Im3 IX=6A7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解:4V8用结点电压法求下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解:20V第三章 常用电路定理1用叠加定理求U和I。解:(1)12V电压源单独作用 I=2A U=-10V(2)6A电流源单独作用 I,=5A U,=5V(3)叠加后 I=7A U=-5V2、如图42(a)所示,已知E=12V,R1=R2=R3=R4,Uab=10V,若将理想电压源除去后图(b),试问这时Uab等于多少? (a) (b) 图 4-2解:(1)12V电压源单独作用 Uab=E/4=12/4=3V(2)除去电压源后 Uab,=10-3=7V3用叠加定理求电流i、电压u和2电阻消耗的功率P。解:(1)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I=2A U=6V(2)5A电流源单独作用 I,=-1A U,=2V(3)叠加后 I=1A U=8V(4)P=2W4已知us=54V,求u1、u2和i。解:齐次定理得 u1=12V u2=4V i=2A5.下图电路中,求(1)ab端口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2)若a、b两端接5电阻,求该电阻吸收的功率。 解:(1)Uoc=-3V R=-2 (2)P=5W6问电阻RL为何值时,它所吸收的功率最大,并求此最大功率。解:Uoc=9V R=2 所以当RL=2时获最大功率。 Pmax=81/8=10.125W7、求下图中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解:Uoc=90V R=158、求R分别为3,8,18时R支路上的电流。 解:(1)Uoc=10V R=2(2)当R=3时 I=2A(3)当R=8时 I=1A(4)当R=18时 I=0.5A9、求图示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试求当负载为何值时,负载吸收功率最大?该最大功率是多少?解:(1)Uoc=10V R=1.5k(2)当RL=1.5k时获得最大功率(3)Pmax=50/3=16.6667W10RL可任意改变,问RL等于多大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出该最大功率。解: (1)Uoc=40V R=10 (2)当RL=10时获得最大功率(3)Pmax=40W第4章 动态电路与时域一、填空1、电容元件是表征产生电场,储存 电场能 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征产生磁场,储存 磁场能 的元件。2、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为 UL= - L(di/dt) 。3、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为 ic = C(du/dt) 。4、5F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_ ic=5du/dt 。5、电容在直流情况下其两端电压恒定,相当于开路,因此说电容具有 隔直通交 的作用。6、电容与电感是 储能 元件,是 动态 元件,是 无源 元件又是 记忆 元件。7、电感两端的电压的大小与 电流的变化率 成正比。8、流过电容的电流取决于 电压的变化率 ,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大小无关。二、计算1、求如图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与等效电感。(a)解:a、Lab = 8 +(8 / 8+2)/ 3 = 8+2 = 10 H(b)解:b、Cab = (3+2) / 20+1 / 5 = 2.5 F2、略3、;4、5、 V6、 7、解:当时,电容处于开路,由换路定律得:电容又处于开路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b)等效电阻 时间常数由三要素公式得 (1)设时,。由式(1)得:, 解得: 8、解:初始值 稳态值 等效电阻时间常数由三要素公式得: )由KVL得:9、解:由换路定律得: 初始值:稳态值: 时间常数:由三要素公式得 mA V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1、(1)Im=12mA,T = 1ms,f = 1000Hz,=2000, (2)2、 (1) (2)(3) (4)3、(1)不正确,正弦量不等于相量也不等于有效值。(2)不正确,相量不等于正弦量。4、非关联时结论不成立,此时电感电压滞后电流5、(1) 电阻性 (2)感性 (3)容性6(1) (2)(3) (4)7、 图略(1) (2) (3) (4)8、(1) (2)9、 相量图略1010A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2)一、判断题 ( 1). ( 2). (3). (4). (5). (6). (7). (8). (9). 二、选择题 ( 1).( 2). ( 3)., ( 4). (5). (6). ( (7). 三、计算题 1. (1)=(8.66-j5)=10-30; =8.660.2F, 串联; (2)=4840VA =4191W =-2420var 2. i=2.95 sin(t-9.15)A i1=2.5sin(t+45)A i2 =3.33sin(t-45)A CD=10 sin(t-90)V 相量图略. 3. I115.6 I211220V I11 =L=10 =L/=10/314 =0.0318 () 4. = 30.6 F 5. 利用叠加原理, I19.454012.82028.256 6. 7. , 第6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1、判断图示线圈的同名端,并在图中标出。解:L1与L2: A与DL1与L3: A与FL2与L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教育分析及家庭应用场景与风险资本评估框架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学科培训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Zuclopenthixol-minus-10-camphorsulfonic-acid-salt-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Phosphoric-acid-diethyl-ester-d10-sodium-salt-生命科学试剂-MCE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质量评估试题
- 4-Bromom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e-d5-5-bromom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e-d-sub-5-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认证模拟试题及答案(数据标注与AI模型调试)
- 中学危化品安全知识培训个人心得体会5篇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考试试题(含答案)
- 小学教师嘉奖主要事迹材料简短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血液透析诊疗指南
- 2023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养殖类专业课试卷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下载
- 2023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看拼音写词语字帖(全册 部编版)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沙漠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