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剂,液体呈_,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_,最后变成无色,溶液的温度_,说明反应_热,此时溶液的ph_7;继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_性,颜色呈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2_和_作用生成_和_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写方程式,下同)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在酸性土壤中加入 可调节土壤的酸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如硫酸厂的废水可用 来中和硫酸,化学方程式为 。3用于医药:如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药物,反应方程式为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的范围通常为_。(1)ph_7,溶液呈_性,ph越小,酸性越_。(2)ph_7,溶液呈_性。(3)ph_7,溶液呈_性,ph越大,碱性越_。2ph试纸的测定方法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用_蘸取试液后滴在_ _上,再将_显示的颜色与_对照,就能得出溶液的ph。ph在数据上反映了溶液 的强弱。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欲知道它们是否正好完全反应,可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 )a.碳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2.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锌与稀盐酸 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3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 ( )(6.57.5) (4.04.4) (2.03.0) (9.510.5)a.饮用水 b.番茄汁 c.柠檬汁 d.液体肥皂4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5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6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a稀盐酸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7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 )a食醋 b.食盐 c.料酒 d.味精 8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9学校化学举小组以“苏北灌溉总渠水污染情况调查”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较准确的测定渠水样品的酸碱度,可以使用 (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ph试纸d.蓝色石蕊试纸10小玲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3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 )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1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2.93.3,牛奶6.36.6,鸡蛋7.6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食苹果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2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 )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36.66.7 a酸性不变 b酸性变强 c酸性变弱 d碱性变弱13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泡菜葡萄番茄苹果牛奶玉米粥ph3.44.24.43.16.57.8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ph14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盐酸cuso4溶液nacl溶液水na2co3溶液naoh溶液ph777a. ph7 一定是酸的溶液 c. ph=7一定是酸的溶液 d.盐的溶液可能显酸性、碱性或中性15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 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6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二、填空题17.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实际ph相比较将为(填“偏大”“偏小”或具体值)若待测液为酸,所得ph ,待测液为水,所得ph ,待测液为碱,所得ph 。18.下表是常用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其溶液的ph:编号常用物质食醋白酒石灰水纯碱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ca(oh)2na2co3ph371110请按下列要求将表中对应物质的编号填入空格处:(1)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2)黄蜂毒刺呈碱性,若某人被黄蜂蜇了,可用上述_物质涂在皮肤上。19.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测定时刻605610615620625630p h4.954.944.944.884.864.85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 (填“增强”或“减弱”)。(2) 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是: 。20.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21.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22.如图所示,小娟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娟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 ;理由是 _(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2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1)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