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5、6、7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3)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关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并不都是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c错误。【答案】c2(2012合肥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b各种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均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个体的基因在个体死亡后消失,种群通过繁殖保留基因库【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的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答案】d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解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的比例为130%20%5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为30%aa50%aa1/2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有1/4为aa,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aa150%aa1/442.5%。【答案】b4(2013届黄山七校联考)马和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是64和62条。人们将马和驴杂交产生骡,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在农业上被广泛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和驴杂交产生骡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b人为杂交条件下,马和驴之间会发生基因交流c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是一个新的种群d骡具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的变异来自于基因突变【解析】马和驴为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后代不具生殖能力,因此没有丰富种群的基因库;骡不能产生下一代,因此不能算是一个新的种群;骡具有马和驴的特性,是因为含有二者的遗传物质,而不是因为基因突变。【答案】b5(2013届马鞍山模拟)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解析】某个基因出现的频率高,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a和a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p点时两曲线相交,表示两者的频率相等,所以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虽然a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但aa、aa中并非aa的生存能力更强,因此不一定会出现“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的现象。【答案】c6(2012南京模拟)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有利性状在蜥蜴个体世代间不断保存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该岛上蜥蜴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共同组成为一个种群【解析】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自然选择过程中保存有利性状,淘汰不利性状;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一定发生变化;蜥蜴原种和蜥蜴新种是两个物种,不能共同组成一个种群。【答案】d7(2013届宿州模考)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b. 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 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d. 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解析】由图可知,物种a经过地理隔离,最终形成不同的物种b、c,产生了生殖隔离,a正确;b迁移至黄河南岸后,已经和c出现了生殖隔离,本质是它们的基因库产生了很大的差异,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正确;判断两个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不但要看它们之间是否能自由交配,还需看它们交配后产生的子代是否可育,d错误。【答案】d8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a项中,上述过程说明自然选择促进了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项中,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乙已经进化成新物种和甲具有生殖隔离。c项中,乙和丙具有生殖隔离,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d项中,丙由甲进化而来,两个种群基因库部分相同;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答案】b9(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解析】生物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处于劣势的一方被淘汰,故种间竞争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过程,a正确;化石是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b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也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影响,使得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错误。【答案】d10(2013届西安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细菌中原本存在各种各样的突变个体,接触青霉素后,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存活了下来,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即青霉素选择出了抗药突变个体,而不是细菌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突变个体。【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18分)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将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种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_,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了_。(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_。(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解析】因计算b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并没有改变,所以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种群b和种群c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因此植物a在不同的环境中进化,形成了不同的植物b和c。b和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答案】(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没有因为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3)种群自然选择突变、选择和隔离12(22分)(2011上海高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下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vavb2000vava50120vbvc100200vcvc15050vavc10080(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_。(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解析】(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2)材料一说明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不能产生后代,所以二者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产生了生殖隔离。(3)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或适者生存的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