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doc_第1页
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doc_第2页
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doc_第3页
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doc_第4页
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 包种茶,盛产于台湾北部,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人王义程氏所创制,仿武夷岩茶的制法制造安溪茶,茶叶四两包成长方形之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盖上茶名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下面,为大家讲讲包种茶的加工工序流程,一起来了解吧! 台湾包种茶的采摘分为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为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为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为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为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质较佳。 鲜叶采摘标准为与新梢顶芽开面采二、三叶。不同品种、不同时间采的鲜叶,应分开制作。 台湾包种茶的初制工艺依次分为日光(或室内加温)萎凋、室内萎凋(静置与搅拌)、炒青、揉捻、初干、焙干等工序。 包种茶初制工艺要点如下: (1)日光萎凋或加温萎凋 视天气而定。鲜叶要薄摊,每平方米摊1公斤左右。日晒温度以3035为宜,过高时可用纱绸遮荫,历时一般为1020分钟,中间轻翻23次。 室内加温萎凋用萎凋槽,摊叶厚度510厘米,热风温度3538,风速4080米C分钟,中间轻翻23次。鲜叶经日光萎凋失水49%。 (2)做青 室内萎凋包括静置与搅拌,即做青工艺,传统方法采取碰青(做手)与摊置相结合。经日光萎凋的鲜叶移至室内,先摊置2小时左右,再进行做青。 做青次数一般为35次,每次历时112分钟,依次由短到长。每次做青后即予摊置,每次历时6090分钟,依次由长到短。 (3)炒青 锅温160180,炒至手握叶子柔软,芳香显现,减重3540%。 (4)揉捻 炒青叶即置揉捻机中揉67分钟后,再重压揉34分钟。 (5)烘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