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1-1-5 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落实训练 新人教版一、 选择题(2011年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解析: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此处是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答案:d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24题。2该地震波应是()a纵波b横波c纵横波d无法判断3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a5千米处 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4该地可能位于()a116e,40n b19e,30nc南极点 d经度180,纬度0解析:根据横坐标显示36 km/s的速度,可知是横波;从图上看地震波(横波)的波速在地下5 km处突然增加;依据陆壳厚度大于洋壳的原理,参照供选各项确定的实际位置,可知该地在太平洋。答案:2.b3.a4.d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56题。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6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解析:在不同物质组成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其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而纵波可通过固、液、气各态物质,因此,根据地下2 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 900千米以下为非固态物质。同理可知,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地震波经过该处时,其波速会发生异常变化。答案:5.d6.b浅层地热能是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壳下近表层数百米内的恒温层中的土壤、砂岩和地下水里的低温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79题。7 浅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8 浅层地热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9 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浅层地热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b浅层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c浅层地热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d浅层地热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解析:本组题通过浅层地热能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内部结构及能源开发利用。第7题,浅层地热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第8题,浅层地热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第9题,浅层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某些地区已得以开发利用。答案:7.a8.a9.b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1011题。10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11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 d软流层中部解析:从图中数值可看出大致东小西大,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厚。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正是莫霍界面。答案:10.c11.c 读下面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1214题。12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a生物圈 b水圈c圈层 d圈层解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位于地表附近,最接近生物圈。答案:a13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解析:生物圈是一个跨圈层的圈层,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答案:b14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解析: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它是由岩石组成的。答案:d据英国媒体报道,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续生态系统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时也是人类研究最少的领域。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科学家们正在海底山脉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据此回答下题。15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圈层b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之上的外部圈层c生物圈不仅包括地球表层生物,还包括生物生存的环境d生物圈是地球各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不密切的圈层解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答案:c二、综合题16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是:a_,b_。(2)图中地震波类型的名称是:c_,d_。(3)a、b两个不连续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圈层的_。(4)地震波c、d通过物质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读图,该图的左半部分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发生的变化情况。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纵波和横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的是横波,波速快的是纵波。根据波速的变化,可知在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依据这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答案:(1)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纵波横波(3)地幔(4)相同点:纵波和横波均可穿过固体,在穿过不同介质时波速均发生变化;不同点: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可以穿过固、液、气体,而横波只能穿过固体。17如图所示,根据美国某地发生地震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做震中。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材料二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材料三美国部分城市位置图。(1)根据材料二和下表中p波、s波到达三城市的时间差,完成下表。城市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的距离(km)丹佛2分10秒1200休斯敦3分55秒迈阿密5分10秒(2)根据三城市与震中的距离,在图中用符号“”标出震中的位置。解析:结合材料二中的坐标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