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一二轮专项提高测试卷(含解析):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要了解范仲淹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方案,应该阅读( )a.三经新义 b.答手诏条陈十事c.岳阳楼记 d.法经2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变法措施主要是(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改革科举制度3从推进改革的角度看,王安石变更科举及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营造社会舆论 造就改革派人才 统一思想认识 完善太学制度a. b. c. d.4(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0题)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5能够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思想的措施是( )均输法 市易法 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a. b. c. d.6(2011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1题)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7看到图41所示名胜,就会想起范仲淹的千古名作。他创作该作品时正值( ) a.主持变法踌躇满志 b.变法遭遇阻力进退两难c.变法失败后被贬出朝廷 d.变法遭到挫折身陷牢狱8(2012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 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 b c d9(2012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10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11(永建老师原创)为了克服北宋初期“尽削方镇兵权,只用文吏守土,及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所造成的弊端,王安石在变法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保甲法 b.将兵法 c.更戍法 d. 保马法12(2012年10月湖北省鄂州市高三模拟)(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13“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 整顿吏治b. 发展经济c. 增强军事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1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青苗法 募役法 将兵法 市易法a b c d15(2011年4月海口调研8题)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a女真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d契丹人二、非选择题1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17(2012年9月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15分)材料一: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兼并之家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有人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已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在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材料二:北宋初期的纳税户,除缴纳赋税之外,还要依其户等到各级政府分轻重不同的差役。因为官绅地主.富商大贾都享有免税特权,各种差役抖落到中小地主和富裕的自耕农身上。请回答:(1)北宋初期的土地和赋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3分)这些政策造成了哪些问题?(4分)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在变法中主要采取了哪两项措施?(4分)(2)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两项措施在宋代起到了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的作用,你认为应该是指哪两项措施?(4分)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简要回顾课本知识即可。2b解析:b项要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危害了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和破坏,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3a解析:注意题干中“推进改革”的条件限制,变革科举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改革培养人才、统一认识、营造舆论,而非改革教育体制本身。4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和所学史实均输法就是通过政府直接采购宫廷用品,来减少开支。5a解析:注意“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意味着是理财富国方面的措施,当然其设想还要符合人民负担没有增加的前提,均输、市易法、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其打击的主要是豪强地主、大商人的利益。6a解析:根据所学,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不多,而且成为兼并对象,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地主还采用各种手段隐瞒田产,少交赋税。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真正纳税的土地仅占耕地总数的十分之三左右,财税收入锐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由于富者有田无税、贫者产去税存,中小农产的赋税沉重。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被清丈出来,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等。7c解析:联系岳阳楼记的内容及范仲淹的经历即可作答。8d解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即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增加国家的收入。由农户出资兴修水利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排除。答案为d.9b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热一把冷一把,即摇摆不定。10b解析:从题干中的“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等信息可以作出判断。11b解析:从材料中“北宋初期”“将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可以判断这是指实行更戍法带来的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弊端,而王安石变法中针对性的措施即是将兵法。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在论述冗兵的问题,故acd都符合题意,而b项中的冗官在材料中没有明确体现,可排除。13a解析:简要回顾课本知识即可,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在于吏治的整治。14d解析:关键词是“理财”即增加收入,而将兵法与此显然无关。15a解析:岳飞是宋代时期的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主要是宋金矛盾,金国源于女真族,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16(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作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