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ofMentalHealth 第十五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mentalhealthepidemiology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流行病学新分支 由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精神病学 行为科学 社会学 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 引言 全世界有4 5亿精神病患者 2006 目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主要内容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第一节概述 概念精神疾病精神病学社会精神病学精神卫生神经病二 精神卫生发展史 第一节概述 一 概念 精神疾病 mentaldisease 在各种生物 心理 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下 大脑功能失调 导致人的认知 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酒精依赖 老年期痴呆等 第一节概述 精神病学 psychiatry 源于希腊语 是治疗灵魂疾病的意思 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理 临床病相 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 第一节概述 社会精神病学 socialpsychiatry 研究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的产生 治疗 预防中的作用和利用社会因素促进精神健康 第一节概述 精神卫生 mentalhealth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广泛应用是社会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广义精神卫生学不仅研究各类精神病的防治 同时还探讨保障人群心理健康 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发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主要内容 行为与精神卫生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社区精神卫生 行为指人或动物为适应环境生存所作出的反应或活动 它是脑功能或内在心理需要的外部表现 行为 behavior 或行动的概念及分类 一 行为与精神卫生 第二节主要内容 行为 个人行为 社会行为 行为主体孤立进行 不与他人发生关系 行为主体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的行为发生联系 第二节主要内容 行为 形之于外的 可以被人直接观察或可记录 测量的行为 不仅限于外显的种种行为 也包括不能被人直接观察到的思想 意识 情感 态度 动机等潜在行为 狭义行为 广义行为 第二节主要内容 健康相关行为 健康行为 日常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自卫行为 规避环境危险行为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求医行为 遵医行为 病人角色行为 日常危害健康 致病性行为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疾病行为 不健康行为 第二节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行为作为疾病与健康的因子的研究HIV感染研究作为病因的行为在人群中的分布监测探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干预行为来控制疾病的效果 第二节主要内容 行为流行病学 behavioralepidemiology 泰国开展预防性病AIDS宣传和推广安全套使全国性病AIDS下降 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 全国性病数 研究特点 行为是研究的主要变量作为病因的行为可逆 有时周期很短反复性作为自变量受研究对象控制 第二节主要内容 二 社会心理因素与精神卫生 第二节主要内容 目前认为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特征的人群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探索干预手段及评价其效果的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内容 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和行为模式的作用规律研究社会心理特征的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利用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对疾病预防 治疗和康复提供干预方法 措施和效果评价 第二节主要内容 研究特点 研究方法之观察性研究 第二节主要内容 重复性连续性隐蔽性 研究特点 研究方法之实验性研究 第二节主要内容 实验室研究现场实验模拟实验 常用研究方法测量量表的选择测量量表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 实验法和理论方法研究三类 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实验法包括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理论方法研究是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阐明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 一 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广泛地应用心理学理论和测量方法来研究人群的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状况 这是本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适宜的测量工具取决于研究目的 测试对象 调查时间 可利用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测量工具的信度 效度和安全性及可实施性 二 测量量表的选择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自评式量表 自评式量表系由被调查者自己实施完成的调查问卷 一般包括填写指导语 测量条目 选择答案和量化编码几部分 可用于通信 集体和家庭作业式调查 国内外常用的自评式量表有一般健康问卷 GHQ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症状90筛检表 SCL 90 等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明确诊断的分类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先决条件 同时选择适宜的精神症状测量方法 正确地评价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是保证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三 测量量表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信度 reliability 指测量的可靠性或可重复性 量表内部的一致性重测一致性评定者间一致性效度 validity 指测量工具的有效性或准确性 即测量工具正确反映所要测量指标的程度 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想效度表面效度程序效度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评价 一 现状高危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情况几种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精神障碍病因研究状况二 目标与对策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1 儿童及青少年我国有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3 4亿 儿童 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 97 在人际关系 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焦虑不安 恐怖 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 以上因心理和行为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亦屡有发生 青少年吸烟 吸毒 酗酒 少女怀孕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儿童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日趋严重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一 现状 2 妇女国内资料提示孕产期各种不良心理行为发生率超过20 我国农村调查表明 23 接受绝育术的女性有轻 中度以上的心身症状 我国的女性自杀问题也是一个迫切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更是引起国际世界的关注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3 老年人群目前我国进入了老年型国家 并且老年人口还将继续以每年3 2 的速度增长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 对老年人的卫生保健也将更加受到重视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精神卫生问题 老年期精神疾病 如老年性痴呆 老年抑郁等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 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国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渐增高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4 受灾人群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平均每年使2亿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 加上人为事故 交通意外 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构成不可忽视的一个巨大群体 人群经历灾害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 中国灾后PTSD发病率与持续时间与在其他地区研究的结果一致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常见精神疾病 其患病率居各类精神疾病 不包括神经症 的首位精神分裂症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的50 左右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 城市的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及总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农村 几种主要精神障碍患病率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2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精神疾病 伴有焦虑 激越 无价值感 自杀观念 精神运动性迟滞和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我国患病率的最低估计为2 患者的自杀率约为10 25 复发性疾病 年复发率为30 以上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3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痴呆 病情发展随时问加重 病因迄今未明由于人均寿命延长 老年人口迅速增长 使得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必然相应增加这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为3 左右 已与发达国家接近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是单一因素 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等所谓内因性精神病 人格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的某些类型等 则主要是生物学因素 如遗传因素 或性格特征 发病年龄等特点起着主导作用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它可能作为发病的促发因素而起作用 精神障碍病因研究状况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2004年8月卫生部 教育部 公安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及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明确指出 精神卫生工作要按照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重点干预 广泛覆盖 依法管理 的原则 二 目标与对策 按照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02 2010年 确立的工作目标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5年达到30 2010年达到50 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 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05年达到50 2010年达到60 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2005年达到4亿人 2010年达到8亿人 第四节工作现状与展望 具体对策如下 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建设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法律 法规和相关政策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