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浣纱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12月份反馈检测练习一、积累和运用。(30分)1、词语填空。(5分)头晕目 梦 以求 玲珑 透 闲情逸 瘦骨嶙 蜂围 阵 可望不可 弦急管 多姿多 然长逝2、下列词语中有3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崛强 报酬 鬓发 风韵 慷概 禀告 撤消 贪婪 、 、 3、古诗填空。(16句必做,7、8任选一句作答)(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 (2) ,但余钟磬音。(3) ,闻道龙标过五溪。(4)何当共剪西窗烛, 。(5)问渠那得清如许, 。 (6) ,夜泊秦淮近酒家。(7)钱塘湖春行中“ , ”展示了一个草萌花开、生机勃勃的春天。(8)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仅仅在于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跟论语中的“ , ”十分相似。4、根据语境,下面横线上填入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带着孩子们,隐身在走廊的玻璃门里,悄悄观望。 翅子一展,大麻雀划了一道斜线,飞回篱墙上,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饕餮吞食的小囚徒。 只见一只大麻雀,果然勇敢地自篱墙上跳了下来,口里衔着一条小小白虫,两只细细小腿,像雨线般在地上轻盈跳动。它的头向这边歪一歪,小麻雀的头向那边斜一斜,正好一下两喙相接,那条白虫,遂落进那饥饿的小嘴巴里。及至四顾无人,唰的一声,飞跃到小麻雀跟前。a、 b、 c、 d、5、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俗语,取其谐音换新意,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3分)例:空调机完美无夏(瑕)a、淋浴器随心所浴(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d、围巾颈上添花( )e、酒一抿惊人( ) f、灯具灯峰造极( )6、名著阅读填空。(3分)衔 肉 的 狗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它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1)上面这则寓言故事选自 (1分)(2)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2分)7、语文实践活动。(6分)下面是实验中学某班同学开展“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1)第一天,语文老师利用一节课回顾了语文课本中有关写四季和自然的文章,并设计了一个问题:根据课本中出现的文章用一组排比句概括这些文章写出的四季特点:朱自清的春描绘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景,梁衡的夏感描绘了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的旋律,何其芳的秋天描绘了 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绘了 的冬天。(2分)(2)第二天,语文老师将大家带到郊外感受自然。在前往郊外的途中,一些同学看到的景色让他们想起了学习和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心中感到十分郁闷和惆怅;而另一些同学看到的景色却让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希望,精神振奋。语文老师告诉他们: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受也千差万别。前者可以称为“令人怅惆的秋景”,后者可以称为“令人振奋的秋景”。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用文字描写这种秋景。(4分)我会选 ,我的描写是:(5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一床小花被六岁时,她被母亲过继到伯父伯母家。伯父当年闯关东,与伯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而她的生身父亲早已去世,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不容易,思来想去,就把体质最弱的她,送出去了。在伯父伯母家,她过上了好日子,饭能吃饱,有新衣穿,长大后,她的伯母,也就是养母,坚持供她读到中专毕业。他们视她为己出。她也尽量做了一个好女儿:乖巧、听话,家务活抢着做。 即使这样,她还是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母亲的轻言细语,母亲在深夜里为她掖好被子,母亲粗糙的手轻轻抚过她的头十二岁那年,她随养父母回山东过年。在老家温暖的大炕上,养母微笑着给她介绍,这是大姑,二姑,这是三婶,二婶她随着养母的指点,懂事地叫着她们,每个人都看着她,愉快地回应。最后,养母指向一个女人,问,认识她吗?她想都没想,答,不认识。掉头跑开,到院子里,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疯玩起来。她永远记得,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眼里涌出湿湿的东西,却努力压抑着,不让它掉下来。那个女人是她的母亲,怀里抱着一床小花被。后来得知,那床小花被,是母亲省吃俭用积攒了数月的钱,买来棉花棉布,一针一线为她缝制的。而她在踏进屋里的第一步,就在众多面孔中,一眼认出母亲。小小的她,说不清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回答,许是怨恨,许是怕养母不高兴吧。老家之行,她的表现让养母很满意,母亲做的小花被,养母慷慨地送给了她。夜晚,盖着松软的小花被,她把头蒙进被里,拼命嗅着,仿佛能闻到一种味道,那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被子的味道。养母爱她,但脾气不怎么好,遇到不顺心的事会拿她出气,打骂也是常有的事。受了委屈,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顶嘴,或者大哭大闹,只默默地自己担着。晚上,钻进被窝,小花被的温暖覆盖着她,她的眼泪,一滴一滴渗进被子里。小花被一直陪伴着她。上了中专,要住校,养母为她准备了一床更新的被子,她表示还要带着小花被。然后她看到养母的脸上有了不悦。那天她去同学家玩,回来后发现小花被不见了,问养母,养母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她便不再问了。小花被从此失踪,她的心里,很是失落了一阵子。她的大半生在东北度过。为养父母养老送终后,她已经60多岁。而后又随着儿女,回到山东老家。此时,她的生母已经80多岁,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母女俩再度相聚,手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历经磨难的她早已谅解了母亲。她给母亲讲自己的成长,讲种种见闻与经历,也讲到了那床小花被。老母亲用干枯的手抹着眼泪,说,闺女,娘还能为你再做一床小花被。第二天,母女俩手牵手,去了市场,买来新棉花和小花布。把花布洗净后,在阳光下晾干,然后娘俩坐在洁净的地板上,一针一线缝起小花被。如今,她夜夜盖着小花被,闻着,嗅着,不时用手摩挲一下,幸福得就像一个孩子。她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问,要不要换床被子。因为单位里发了很多太空被,又轻又软,柜子里有些放不下了。她摇头,急忙声明,我就喜欢这床小花被。我笑了,任由她拥着她的小花被。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母亲。夜晚,她的房间里传来均匀的呼吸,我想,花被之下,一定会有一个安稳的梦吧。8、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2分) 9、阅读画线句,思考:为什么她的回答会引起那个女人的笑在瞬间僵硬?试揣摩“那女人”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 10、标题“一床小花被”中的小花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1、文中的她一直盖着母亲做的小花被,不愿换其他被子,这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2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2分)1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1)不亦说乎 ( )(2)诲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死而后已( )15、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学而时习之 b、诲女知之乎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驱之别院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阮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剡:地名,在浙江嵊县。何为:干什么。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皆( ) 而( ) 之( ) 遂( )18、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9、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2分) 四、作文。(40分)亲爱的同学,我们不久前成为了中学生,我们在告别童年,悄悄成长,带着年轻的梦,刻画着属于自己的青春足迹。20、请以“成长足迹”为题写一篇作文,叙述一下自己成长的故事。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2)表达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201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测验答题卷一、积累与运用。1、词语填空。头晕目 梦 以求 玲珑 透 闲情逸 瘦骨嶙 蜂围 阵 可望不可 弦急管 多姿多 然长逝2、改正错别字。错别字正 字3、古诗填空。 (1)_ _ _ (2)_ _ (3)_ _ (4) _ _ _ (5)_ (6) (7)_ 、 (8) 、 4、排序正确的一项( )5、还原正确的成语。 a、淋浴器随心所浴( )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 d、围巾颈上添花( )e、酒一抿惊人( ) f、灯具灯峰造极( )6、名著阅读填空。(1)上面这则寓言故事选自 (2)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 7、语文实践活动。(1) 、 (2)二、现代文阅读。8、 9、_ 10、 11、 三、文言文阅读。12、填空。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1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 ( )(2)诲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14、解释加点的字。愠( ) 罔( ) 殆( ) 已( )15、 “之”字的意思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16、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