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pdf_第1页
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pdf_第2页
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1 卷第 4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7 月 Vol 31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09 收稿日期 2008 12 16 作者简介 陈可培 1957 女 湖南长沙人 博士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 比较文学 40 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 陈可培 郝妙文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4 摘 要 解构主义的伦理思想是对传统形而上伦理学的批判 解构主义的翻译伦理颠覆了传统的 忠实 翻 译观 提出了求异的伦理诉求 解构主义并没有制定翻译的伦理规范 译者只能体现在具体的语境中做选择 但 是 由于不同的翻译语境中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求异的伦理诉求往往受到挑战 甚至难以实现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翻译伦理 求异伦理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9115 2009 04 0040 03 An Analysis of Deconstructive Approach to Ethics of Translation CHEN Ke pei HAO Miao 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China Abstract Deconstruction bears a critical relation to the tradition of metaphysical ethics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ethics is the subversion of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oncept fidelity and calls for the ethics of difference Deconstruction does not give specific mor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translator must make choice in different context However the ethics of difference is challenged by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deconstruction translation ethics ethics of difference 一 翻译的伦理问题 伦理学是关于是非对错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中的各种关系 涉及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翻译作为一 种社会活动涉及到语言 文化 作者 译者 原文本 译本 等诸多的因素 各种因素之间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必然 要求伦理规范的介入 如何处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何 达到 善 译便是翻译伦理研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 原文文本的意义和原文作者的权威被视为神 圣不可侵犯 而译者及其译作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这一观念 根深蒂固 几乎没有受到过质疑 因此传统的翻译研究并没 有把翻译伦理作为讨论的重点 然而 构成悖论的是 在翻 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 讨论最多的仍是 忠实和背叛 这对 二元对立的伦理范畴 西方哲学思想的两个源泉是古希腊和 希伯莱文明 因此逻各斯语音中心主义和 圣经 的翻译也 影响了西方的翻译理论 结果导致了原文文本的超验意义和 忠实 的翻译观 同样 源出于佛经翻译的中国传统翻译 理论中的伦理规范可以归结为一个 信 字 这又与中国传 统哲学中的 诚 或 道 相一致 严复的 信达雅 林 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以及鲁迅提出的 宁信而不顺 无不 将 忠实 作为翻译标准的不二法门 较早关注翻译伦理问题的西方学者是法国的翻译家兼 翻译理论家贝尔曼 他从翻译实践中提出了 求异 的翻译 主张 认为道德的翻译应该尊重和体现文化 他者 的不同 自从贝尔曼于 1984 年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提出 翻译伦理 这一概念之后 翻译的伦理问题逐渐受到中外翻译学者的重 视 2001 年 译者 期刊出版题为 回归伦理问题 的特 刊 安东尼 皮姆在导言中明确提出 翻译研究已经回归到 了对各种伦理问题的讨论 其中 切斯特曼总结出了翻译 伦理的五种现行模式 再现原文文本内容和原文作者意图的 再现伦理 完成委托人要求的服务伦理 与 他者 进行交 流的交际伦理 满足特定文化期待的规范伦理 履行职业道 德规范的承诺伦理 吕俊提出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 入翻译学研究中 使翻译伦理成为 翻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研究内容 在诸多有关翻译伦理问题的讨论中 解构主 陈可培 等 解构主义翻译伦理评析 41 义的翻译伦理以其反传统的特点 成为翻译学者关注与争论 的焦点 二 解构主义的翻译概念 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是以对翻译的认识为基础的 语言 学派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出发将翻译定义为语言之间的对等 转换 用一种语言 目的语 的文本材料对等地再现另一 种语言 出发语 的文本材料 1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 中用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就意义而 言 其次就文体而言 2 可见这些定义都是围绕某种对等 也就是 忠实 展开的规范性概念 规定了该如何翻译 相反 描述翻译学派将 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的面貌出现 或是目的语读者认为是翻译的一切文本都称作翻译 3 虽 然描述翻译理论摈弃了对等的规范 却极力避免涉及伦理问 题 认为伦理规范与 描写 这一核心相背离 功能学派认 为翻译是一种 有具体交际目的行为 4 翻译由译者或发 起人的目的决定 评判翻译的标准是看是否达到这一预期目 的 这一理论割断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联系 也就不存在 忠 实 的问题 与以往翻译概念的变迁不同 解构主义将问题的焦点放 在 忠实 和原文 译文的二元对立上 在颠覆逻各斯中心和 文本超验意义的过程中给了翻译新的定义和新的伦理诉求 忠实必须以一种有待发现的原初意义为据 所谓忠实的 翻译必然受制于一个深远的真实 也就是说翻译忠实的前提 是承认文本的意义固定不变 并且可以被挖掘 复制 德里 达用 延异 这一概念拆解了文本的超验意义 意义并不存 在于某一个符号之内 它零星散布于一系列的无终止符号链 条内 不会轻易被捕捉 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符号上 意义总 是被暂缓 不断被延迟下去 一个符号指向另一个符号 另 一个符号又指向其他符号 文本的意义被 推迟 只能体 现在文字的游戏之中 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而原作者的意图 也被文字的自我言说消解 不可能被读者完全接收 意义的 不确定性颠覆了原文至高无上的地位 同时也给了翻译一个 新的定义 在德里达看来 翻译是一种义务 一种债务 一 种责任 这一义务是必须的 而又难以履行 这一债务是无 法偿还的 但是 原文和译文彼此都负有债务 原文并不是 自足的整体 它需要并要求译文的补偿和替代 因此 译文 是在原文诉求下的创造性写作 在这个意义上 翻译就成了 创作而不是再创作 译者并不是要传递原文中固定不变的意 义 而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创作出一个新的文本 这一过程与 其他写作并无不同之处 但是 解构主义并没有给译者随意翻译的自由 要翻译 就意味着承担责任 意义的不确定性使选择成为可能 也就 使翻译成为一个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过程 而选择是离不开价 值判断的 即译者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三 求异的伦理 那么 译者应该负有怎样的责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 先要了解解构主义的伦理取向 西蒙 克里奇认为 解构主义是伦理性的 解构本身就 是伦理行为 但这里的伦理不同于传统的伦理概念 解构的 伦理思想是德里达对列维纳斯伦理学的批判性发展 而列维 纳斯的伦理思想是对传统形而上伦理学的反动 与逻各斯中 心主义一样 传统伦理学以主体的 自我 为中心 对 他 者 的认知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 他者的差异往往被认 知主体同化掉 与此相反 列维纳斯把我的实存当作一个单 纯性的存在 自我 并没有主体的实际意义 他 不过是 他者的另一种说法 我 始终是被当作从他者化角度来论 述的他者 因此 德里达指出 我 的这个单纯的内在意 识如果没有那种彻底的他者的突然侵入 就不可能给自己提 供那种每一时刻之时间及其绝对相异性 同样地 我如果不 与他者相遇 也就不可能从自身产生出相异性 5 正是由于 这种 自我 与 他者 的相异性和关联性 列维纳斯的新 伦理学可以高度概括为他者的伦理学 解构要求更真实和更 诚恳地面对他者 解构的伦理性就是对他者的关注 对他者 的整体性的尊重和肯定 由此不难看出 解构主义的翻译伦理要求译者对 他 者 也就是原作负责 在译文中体现原作语言 文化 意 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德里达在其后期的著作中提出了 相 关 的翻译 在接受语中为原文写下最确当的对等词 所使 用的语言是最正确的 最中肯的 最恰到好处的 最适宜的 最直截了当的 最无歧义的 最地道的 等等 戴维斯认为 这种翻译履行了对 他者 责任 6 她同时也指出 解构主 义不能为达到这种翻译提供方法 德里达从没有规定具体的 伦理规范 也没有规定译者在翻译时具体应该怎样做 事实 上 指定具体的规则是与解构主义的原则相违背的 译者只 能在具体的语境下做出伦理的决定 四 实践中的翻译伦理 德里达将翻译作为哲学问题来讨论 认为翻译是进入哲 学的通道本身 而翻译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 将解 构主义翻译伦理应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旗手是美国翻译 理论家劳伦斯 韦努蒂 他为提高翻译和译者的地位发动了 一场 一个人的战争 7 他通过对 17 纪以来西方翻译史 的考察 指出 流畅译法 或 透明译法 根本上是某种 意识形态之下的产物 我们毋须视之为翻译最佳策略 在运 用这种译法时 译者刻意抹掉存在原文里的语言 文化差异 代之以译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信念 在重写的过程中 他极 力将原文同化 使译文变得明白易懂 让读者陶醉在转化成 为自己文化的异地文化之中 8 韦努蒂将此视为民族中心 主义的表现 继而提出了在翻译中保存原文中的语言文化差 异的 异化 主张 应该注意的是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与以 往翻译家经常讨论的异化法不同 他借用了莱瑟科尔的语言 第 31 卷第 4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7 月 42 剩余 概念 语言 剩余 指语法体系之外的一切语言细 节 17 韦努蒂希望用这些非标准的 边缘化的语言制造一种 杂合的言语 以此将陌生元素引进标准语言和文学经典 这 种翻译方法似乎并不能被视作异化 而只能看作是 不通顺 的翻译 可以说韦努蒂的 异化 翻译策略是针对英美文化中心 主义提出的 他主张通过 异化 的翻译策略来抵御英美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 其翻译伦理目标就是反对文 化殖民主义 但 异化 或 不通顺 的翻译不可能解决所 有的伦理问题 比归化和异化的矛盾更复杂的是 认同文化 他者和认同自身文化是翻译难以兼顾的 这一矛盾也是翻译 伦理应该考虑的问题 韦努蒂也意识到这一点 在其后来的 著作中 他对归化翻译的态度也在转变 并提出了 因地制 宜 的翻译伦理 认为对翻译策略的伦理判断必须与文化和 历史语境相联提联系 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关注的并不是对客户和读者的忠实 对他而言 更重要的是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 即翻译能否促 进文化的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同时 我们也应该改变对韦努 蒂一贯的看法 在他的论述中 归化和异化并不是绝对对立 排斥的 翻译不可能是纯粹的归化或者纯粹的异化 此外 解构主义理论还频繁地被其他后现代主义翻译理 论引用 对女性主义来说 翻译伦理要关注的是能否颠覆男 性对女性的优势地位 对后殖民主义而言 就要关注能否帮 助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反抗强势文化的殖民侵略 也就是 说 当翻译的场景发生变化时 权力关系也就发生了变化 翻译策略也就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以英语的翻译为例 如果 说将第三世界国家的语言译成英语 使用异化的方法既符合 求异的翻译伦理 又抵抗了英语的霸权地位 那么反过来 将英语译作第三世界国家的语言 用异化法维护了 他者 的完整性 却助长了英语的霸权 另一方面 过分的异化会 导致原文陌生化 受到读者的排斥 不利于对他者文化的接 受 因此 第三世界国家应该认识到 解构主义翻译伦理针 对的是欧美语言文化为译入语的情境 不应将其盲目应用到 自己的语言翻译中 例如 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将解构主义 的翻译伦理运用到外译汉的实践和批评中 一味提倡异化翻 译而反对归化翻译 如果说韦努蒂的异化主张是针对西方翻 译界难以去蔽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而言 那么 在西方学 者已经认识到要尊重第三世界这个他者 认识到在将第三世 界的语言文化翻译为西文时应该采取异化翻译策略的情况 下 中国学者和翻译家在进行外译汉时 就不宜一味考虑异 化策略 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广大 五 结语 解构主义的翻译伦理不乏支持者 但更多的是反对的声 音 这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本身的不完备有关 求异的伦理 诉求虽然摆脱了 忠实 的桎梏 却在批判传统形而上伦理 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过分推崇 他者 导致对 自我 的 贬低 此外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又有陷 入目的论的危险 但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 解构 主义只是翻译理论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而不是终点 解构主义在翻译的伦理问题上有其独到的见解 以独立的批 判态度看待它 必将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15 22 2 Nida Eugene A Taber Charles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