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3分)a巢穴(xu) 恪守不渝(y) 衣衾(qn) 夙兴夜寐(s) b看押(y) 吞噬(sh) 裨益(b) 否极泰来(p) c靓妆(jn) 芥末(ji) 机杼(zh) 谂知(shn)d熨帖(y) 徘徊不前(pi) 阡陌(qin) 溘然长逝(h)解析“溘”应读“k”。答案d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装潢沿木求鱼相辅相承靡不有初,鲜克有终b蜂拥宁缺勿滥崭露头角偷鸡不成,反蚀把米c肯綮因噎废食事过境迁月闰而风,础润而雨d侍候老气横秋轻歌慢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解析a项“沿”“缘”;“承”“成”;c项“闰”“晕”;d项“慢”“曼”。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美国哈佛大学血液研究中心与安徽某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的若干细则将在互联网上_(2)雄鹰在天空中飞翔着,发出了_的歌声,如同一个信号。我凝望着鹰,想从它的歌声中听出珍贵的消息。(3)频频曝光的学术腐败事件也_着中国学人的良心。a披露悠长拷问 b透露悠远考问c披露悠远考问 d透露悠长拷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披露”是“表露发表,公布”之意;“透露”是“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悠长”是“漫长”之意;“悠远”是“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之意;“考问”是“为了难倒对方而问,考察询问”;“拷问”是“拷打审问”之意。答案a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校园里春风和煦,绿树成阴;教室里窗明几净,书声琅琅。b这两年,我与妻子开了这家小杂货店,不过赚点蝇头微利,哪里比得上你,搞的是批发生意。c陈旭与楚晓娟结婚二十多年来,举案齐眉,分外恩爱。这次意外事故,真如晴天霹雳,使陈旭一夜之间衰老了十岁。d刘景明锐意改革,狠抓产品质量,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办得红红火火,宜室宜家。今年不到十个月,经济效益就比去年一年翻了一番。解析宜室宜家:指夫妻和睦。答案d5下面一段文字是对独幕剧的诠释,但“因为”后面的语句打乱了,其顺序调整合理的一项是()(3分)独幕剧,是一种仅有一幕的小型戏剧。因为_。它常常选取一个生活片断整个剧情要求在一幕之内完成塑造几个人物形象的某方面的性格特征所以独幕剧情节比较单纯人物也比较集中a bc d解析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答案d6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称为“乐府”或“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b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其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c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言归于好,象征着作者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d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是元代的王实甫,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解析“元曲四大家”为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答案d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后出师表诸葛亮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繇、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之一千余人,此昔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则往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注】 夏侯:夏侯渊(?公元219年),字妙人、谯人。从曹操起兵,建安二十年任征西将军,驻守汉中,后为刘备部将黄忠击杀。违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采纳吕蒙的计谋,袭取荆州,击杀关羽父子,破坏了吴、蜀间的盟好关系。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荒芜贫瘠的地区。b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驽下:才能低下,多用作谦词。c举兵北征,夏侯授首 授首:被杀。d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之一千余人突将:官名。解析d项,突将,冲锋突阵的勇将。答案d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 d.解析a项之:结构助词,译为“的”。b项间:动词,间隔/副词,间或;c项孰:代词,谁/代词,什么;d项于:介词,在/介词,比。答案a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作者对非议北伐表示不理解的一组是()(3分)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a bc d解析是众人非议北伐之缘起;是作者追述历史作解释。答案b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在文中强调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表示了再次北伐的决心。b蜀汉有人对诸葛亮此次出兵表示怀疑,在文中诸葛亮列举了六点有关事项,以“臣之未解”的方式对这些怀疑给予了有力的回击。c诸葛亮列举事实,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可坐而待毙。因此他对持非议的人及后主刘禅进行了义正辞严的批抨。d北伐的成败利钝很难预料,诸葛亮表示只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解析不是“义正辞严”,而是以“臣之未解也”的方式委婉批评。答案c【参考译文】先帝考虑汉朝和曹贼势不两立,(要复兴)帝王的事业(就)不能安然偏处一隅,所以委托我来征讨曹贼。凭着先帝的英明,量度我的才能,本来就知道我(去)讨伐曹贼,才能薄弱而敌人强大。可是不讨伐曹贼,帝王的事业也会失败;与其坐着等待失败,何如起而讨伐敌人?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伐曹之事委托给我。我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宁,食不知味,考虑向北出征,应先平定南方,所以在五月渡泸水,深入荒远地区,两天只吃一日的粮食。我并非不爱惜自己,但是帝王的事业不能偏安于蜀地,所以冒着危险困难来奉行先帝遗诏的旨意,可是议论者(却)认为(这)不是上策。现在曹贼正困顿于西境,又要致力于东方,兵法认为要趁敌人劳累时进攻,这(正是)赶快出师的好机会啊,我恭敬地把(出师)这件事陈述如下:高帝的英明可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渊博,思虑深远,但(仍要)经历艰险承受挫折,然后才转危为安。现在陛下赶不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可是却想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胜敌人,坐待天下,平不定期,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危和商议计策,动辄引用圣人(的观点),大家的顾虑满腹,众人的疑难填胸,今年不作战,明年不出征,(这)使孙策安然地强大,于是吞并了江东地区,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谋远远超过别人,他指挥军队,好像孙膑、吴起,但是在南阳遭困,在乌巢蒙险,在祁连遇危,在黎阳受迫,(在)北山几乎战败,(在)潼关几乎丧命,这以后(才得)僭称尊号于一时罢了。何况我的才能薄弱,却想不(经历)艰危就能平定天下,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攻克,四次越过巢湖没有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图谋他,委任夏侯渊而夏侯渊兵败身亡,先帝经常称赞曹操能干,(但他)还有这些失败,何况我才能低劣,如何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四点。自从我来到汉中作战,(这)中间不过隔了一年而已,可是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繇、邓铜等将领和曲长、屯将七十多人,这些都是冲锋突阵的勇将,还有蜀军中少数民族的兵士以及散骑武骑一千多人,这些都是数十年内聚集的各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之地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数年,就会损失三分之二,(那时)该如何去对付敌人?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五点。现在人民穷困,士民疲劳,但战事又不能停止,(既然)战事不能停,那么驻防与进攻所耗费的劳力、费用都一样。如果不趁现在(去)图谋讨伐敌人,(而竟)想用一个州的地方和曹贼长久相持,这是我(对非议北伐)所不理解的第六点。世事很难评断。从前先帝曾在楚(当阳)战败,那时候,曹操拍手高兴,认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后来先帝向东联络孙权,向西攻取益州,出师向北征伐,斩了夏侯渊,这正是因曹操的失算而复兴汉朝的事业将要成功之时。但后来孙吴违背盟约,关羽战败遇害,(先帝)秭归受挫,曹丕(妄)称帝号。凡事往往(就)是这样,(很)难料测。我只有谨慎竭尽力量,到死方休。至于(事业的)成功失败、顺利困难,(那就)不是我的才智可以预见的了。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三、(32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1)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8分)译文:_(2)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4分)译文:_(3)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4分)译文:_答案(1)我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宁,食不知味,考虑向北出征,应先平定南方,所以在五月渡泸水,深入荒远地区,两天只吃一日的粮食。(2)高帝的英明可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渊博,思虑深远,但(仍要)经历艰险承受挫折,然后才转危为安。(3)我只有谨慎竭尽力量,到死方休。至于(事业的)成功失败、顺利困难,(那就)不是我的才智可以预见的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2)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_,_!(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答案(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答:_(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做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_解析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上片为时令背景,尽管柳绵将尽,春日无多,然而燕子低飞,绿水环绕,芳草丛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下片是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插曲。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答案(1)答案有两种,答其中之一即可。“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2)答案有两种,答其中之一即可。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御风而行朱以撒这只长尾巴的鹳在树顶长叫一声,一朵硕大的木棉花扑地掉了下来,把潮湿的地面砸了一个坑。又是一个落花时节到了。再过不了多久,木棉的果实经不住暴晒,嘭地一下打开弹匣,刹那间雪白飞絮随风起舞。这种植物身高数丈,借风力传送种子,年年如此,惹得许多人鼻头痒痒,喷嚏连连。 在城市里,一棵树的种子落在地面要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可能性非常小。即便有这种可能,也会因为生的不是地方,很快被清除干净。只有那些在园林工人培育下的植物,大小成批,均匀如一,才有可能被纳入计划之内,栽种在道路两边。那种以前我们在原野上看到的落地生根的景象生命一沾上泥土就开始了长大的历程,毫无规划自由地生长,在城市里是受到制约的,这也使城市的树木趋于一致。那些没有被改造的老树,必定连着还没有改造的旧坊巷。由于苍老,没有哪一棵树是笔直站立的,或俯于前或仰于后。这也应和着老坊巷木板房的疏影横斜,斑驳脱落,已非初始时的严丝合缝。我接连几个傍晚在中州的街巷散步,走了很长一段,如果不是耳畔充满陌生的语调,我还以为身在熟悉的居住地呢。这种雷同,也使许多城市的掌权者,在某一个角落开辟一两条仿古街或者仿古城堡,调节一下民众的口味。一个城市热衷此术的人多了,甚至拿它做谋生玄技,恶俗也就越发盛行了。我站在中州国际饭店大立面的玻璃窗前,俯视隔街的博物院。那里正展出一批文物精品。第一回草草走了一趟,第二回就有目的地细看了。在锈迹重叠的青铜鼎彝间穿行,心绪不免沉重。直到几个元代青花瓶出现,才砉然松了下来。喜欢青花的人很多,我想未必是价值上的缘由,而是喜欢它的神采、光泽。时光之锉锉不动它的皮表,容颜不改一贯的清雅,让人惊讶其完好如新。完好如新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规避伤害,渴望保全。晋人石崇说:“士当身名俱泰。”这是我见到的最有保全意识的一句名言,并不一定要以残破伤痕来显示时光过后的美感。时间尚早,我穿过大片的阳光,买了一张票,进去听一场华夏古乐。几位弹奏者的神情平静如水,举止安详,服饰也特别得体,我觉得一定有我期待的情调从他们指下、唇下流淌出来。瑟、箫、磬、编钟一起,开始了一曲蒹葭的旅程。四周太静了,只有这些乐器的交织、承续。以音乐来复活远久之诗再也合适不过了,那么寻常的植物、流水,那么普通的人之常情,好像都在眼前了。音乐厅的冷气开得那么充分,我抱着双臂,如同站在白露为霜的蒹葭丛中,静默地等待那个人的到来。许多书读过一遍,如果没有机缘,再翻动的可能性很小,前边还有更多的阅读在等待。现在在这里,应和着古乐重温,已不轻易忘却。还有更多的绝妙文字被尘埃捂着,显不出生命之新鲜。情形就是这样,迅疾奔驰中,竟至于缺乏听一曲蒹葭的功夫了。所谓工夫,对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居住者而言,有工夫和没有工夫差别是很大的。功夫茶就是为有工夫坐下来的人设置的,反过来说也很得当,这些有工夫的人找到了以品茶打发时光这么一种闲适的形式。这么多男女,或者老少,围着茶案,嗅着茶壶、茶盅袅袅而起的清气,一泡一泡地品尝,说着闲话,有些时辰悄悄过去了,还不见散去的迹象。那种挺身站立、匆匆仰脖倒下几盅的人,若不是没工夫,就是不通晓功夫茶的饮诀。腾出功夫来的人,明显喜欢生活中的散漫,浮生闲情,从容为之。有很多人在时光里奔跑,也就有很多人坐了下来,他们的上一辈是这样,下一辈也是这样家中至少备了一套茶具,而上好茶叶的出现也是让人安坐不起的原因。这些因素挨在一起,也就自然地散发出闲淡的味道。我经常把这看成一个整体,我相信各自的生命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嗜好组成的,一定是感到了适宜痛快,才如此轻松地代代相传,不会中断。这和木棉花絮是很相同的,一以贯之地持抱自己的生长方式,到了时辰就结出许多成熟的种子,被轻悠悠的花絮裹着,御风而行,满城飘白。 14文章以描写木棉花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文章以描写木棉飞絮年年随风起舞、借风力传送种子的生长方式开头,紧扣题目,自然贴切地引出下文,和后文生活中的种种粗俗现象形成鲜明对比。15文章列举了一系列粗俗的社会现象,请简要概括。(4分)答:_答案城市园林树木大小成批,均匀如一,趋于一致;城市建设雷同,乱建仿古街;一定要以残破伤痕来显示时光过后的美感;生活迅疾奔驰,不能仔细品味书籍中绝妙文字的新鲜生命。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御风而行”的理解。(4分)答:_答案御风而行,就是要尊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让其自由自在地发展。文化建设也是如此,不能由着嗜好搞一刀切,更不能以粗俗为典雅,而应该学会欣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让文化自由健康地发展传承。17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本文的写作特色主要有两个。一是注意观察,精于思考,善于联想。如由木棉一以贯之地持抱自己的生长方式,飞絮随风起舞,借风力传送种子,御风而行,想到文化建设中的种种不良现象。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如以木棉的御风而行与文化建设中的人为粗俗干预对比;以城市园林树木大小成批、均匀如一、趋于一致,与原野上种子落地生根、自由生长对比,等等。五、(10分)18根据下面一则消息,为其写一段导语。(3分)据俄消息报报道,距地面60千米至1 000千米的区域存在具有电离现象的气层,即大气电离层。无线电短波可被电离层折射而返回地面,实现远距离无线电通信,俄专家经研究证实,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时,南联盟上空的大气电离层发生了扰动。科研人员发现,北约的超音速飞机在多次飞越南联盟领空时会产生冲击波,能够在与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使局部大气电离层呈现非均质性,发生扰动。因此,穿越南联盟上空的无线电短波信号强度会急剧减弱;而当轰炸暂停后,穿越南联盟上空的无线电短波信号强度又会增强。这两种情况下,无线电短波的多普勒频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导语:俄专家研究发现,_答案大规模空袭会干扰(或减弱)无线电通信(或短波信号)。19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3分)例句: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答:_答案(示例)人生是一艘船,奋斗是船桨,挫折是风浪,理想是彼岸。20依照示例,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两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一定要写出作者)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诗句:_理由:_诗句:_理由:_答案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理由:它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会不枯竭,才思才会不间断。它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诗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理由:这个比喻可用来激励学生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以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理由:它告诉人们,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可以激励人们勇攀高峰,不断进取。六、(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在世,皆有追求。有的人追求情感,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知识,有的人追求事业追求有高尚与低下之分,有伟大与渺小之别;既有一朝一夕的短暂追求,也有一生一世的长远追求面对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生其实就是不断追求的一生。请以“追求”为话题作文,可以写你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追求”的范围之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SPSS软件数据分析实操教程
- 初中英语时态专项训练题库解析
- 数据守秘服务协议承诺书5篇范文
- 读书的力量一本好书的力量读后感(14篇)
- 一年级数学连加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 中小企业人才激励方案设计
- 电子监控保密规定
- 交通运输企业运营管理规范
- 薪酬与福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介绍我的最爱物品说明文15篇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 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天津专用)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
- 0-9任意四位数手机密码排列组合全部数据列表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草莓种植课件-幼儿园大班
- 历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集(1986-2019)
- 中药新药研发与创新
- 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年产800吨二酰胺酯、500吨甲氧苯硼酸、1000吨LT228等九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