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地理 上学期第三次周清地理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地理 上学期第三次周清地理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地理 上学期第三次周清地理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地理 上学期第三次周清地理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地理 上学期第三次周清地理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作四中2012-2013高三周周清(三)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25250分)1(2010天津卷)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2(2010北京市抽样)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人口密度变化与地价变化一致b中心商务区出现在地c地的交通流量最大d地可能出现新的住宅区3(2010北京市抽样)下图为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1980年全国中等城市大约有30个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c城市构成以中小城市为主d各等级城市增长速度一致 (2010北京市抽样)下图为兰州市和拉萨市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4对两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提供水源,是两城市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b地形条件使两城市大致沿东西方向发展c拉萨气温年较差大于兰州d兰州种植业开发潜力巨大5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兰州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虽有很大改善,但仍堪忧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河谷地形、昼夜山谷风的转换,有利于污染物扩散b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春季和初夏的沙尘暴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出路d治理污染的重点应该是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工作6拉萨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中心城区以外,以大面积住宅区、工业区的开发为主b限制中心城区的建筑物高度,保护城市的特色风貌c在周围山地上,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d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010北京市期末)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78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亿9亿7.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约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c约8亿9亿 d约14亿15亿8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回答910题。9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特色区,其主要原因是()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b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c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0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圈,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b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 (2010山东省质监)读广东顺德某乡镇人口10年变化图,回答1112题。11关于该乡镇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本世纪比上世纪暂住人口增幅慢b出生率较高c10年来暂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增长快d人口总数一直在增加12该乡镇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不包括()a交通拥挤 b环境质量下降c房价升高 d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2010福建省质检)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14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 b贵州c安徽 d浙江 (2010福建省质检)下图示意某市居民10年前和现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空间变化。读图回答1516题。(注:01 km强集中购物带;12 km弱集中购物带;23 km分散购物带;35 km边缘购物带)15与10年前相比,现在()a离居住地越远,购物的人数比例下降得越快b离居住地越远,购物的人数比例下降得越慢c弱集中购物带人数的比例增加d强集中购物带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分散购物带16该市居民购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减量化购物批量化商业多中心化郊区城市化abcd (2010福建省质检)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回答1718题。17市政府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你认为合理的是()高架公路需改线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小a bc d18如果在图中甲处增加商业小区布局,其合理性是()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c靠近学校 d靠近市中心区 (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第19题。19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区是高级住宅区bg区人口密度大于a区c影响a、g分化的主要因素是行政因素dg区环境优于a区 (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读江汉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2021题。20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是()ab、d ba、b ca、c dc、d21该城市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是()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a b c d (2010湖南省模拟)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我国高考的转折年。下面为2000年和2009年广东省和山东省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2223题。22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b2000年与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c与2009年相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d2009年以后的几年内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将快于广东省23近年来,广东户籍人口中山东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山东自然资源短缺c山东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山东生态移民较多 (2010湖南省3月联考)根据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2425题。年份总人口(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533767.294.4914.784.1919644452.213.3714.834.0919826052.115.5515.823.9119906705.686.7921.243.6620007438.078.7641.493.232010(预测)7966.249.9445.563.1824.从上面表格中可以得出,从1990年到2010年,该省()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25导致上题中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d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医疗保险费用增加二、非选择题(50分)26(2010江苏)下图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a到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_和_。(2)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_。(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_(ab、ac、ad)方向最快。(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27(2010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甲图为某城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m)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_。aa地 bb地cc地 dd地(2)d处通达度较_(填好或差)的原因是_。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b紧邻中心商务区c地形崎岖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3)e处为一工业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原因是_(4)若h处为一居民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原因是_28(2010北京市抽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材料一: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在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2)根据材料一分析“北京市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60.4%。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在90%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的原因。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 (3)据材料二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材料三: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1990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了产业园区。近年来,为改善北京城市环境质量,退出了一批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同时,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等呈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4)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打造“绿色北京”的具体措施。参考答案1、解析:本题考查城市道路网络的形成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环形放射式道路网的形成需要有平坦的地势,还需要有发达的经济与之相匹配。答案:d2、解析:地人口密度较周边地区高,可能出现新的住宅区。答案:d3、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0年全国中等城市大约有60个;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图中各等级城市大致呈金字塔状分布,说明城市构成以中小城市为主。答案:c4、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都位于东西方向的河谷中,南北两侧都受到山地的制约。答案:b5、解析:兰州作为西北工业重镇,矿物能源的消耗量大,矿物能源燃烧后排放的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兰州的空气质量,要从调整能源结构、减小矿物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入手。答案:c6、解析:拉萨是一座因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城中限高,城外限宽”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中心城区的建筑物高度,保护城市的特色风貌。答案:b7、解析:依农业资源或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为环境人口容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即该地区的最适宜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到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到9亿。答案:c8、解析:影响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地区开放程度的高低、科技和消费水平的高低等,其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答案:d9、解析:该市北部为山区,如果大规模地不合理开发,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将该区域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特色区,就是为了防止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遭破坏。答案:b10、解析:中部为该区域的核心,原先的生活、生产设施较为齐全,便于生活和生产,故将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圈。答案:a1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乡镇本世纪暂住人口增长迅速,其速度远远超过户籍人口的增长速度;该乡镇有一段时间因暂住人口减少而导致总人口数的减少;该乡镇户籍人口增速缓慢、出生率不高。答案:c12、解析:该乡镇暂住人口的大量增加,可能是由于第二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会导致该乡镇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房价升高等。答案:d13、解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决定的;由图可知,甲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差额率都不断升高,因此总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答案:a14、解析:由图可知,丁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降低,而人口迁移差额率则不断上升,即它应该是一个经济较发达、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的省区,浙江省的人口变动情况与丁城市相符合。答案:d15、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强集中购物带和分散购物带的人数比例都较10年前增加了,但强集中购物带增加的比例更大。答案:d16、解析:图中显示,现在居民在离家较近的地带购物比例增加,说明该城市的商业中心逐渐增多,使得各商业中心更加靠近居民区;此外,图中的这种变化也是郊区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结果。答案:b17、解析:高架公路从市区穿过,会给城市带来大量的污染,需改线;火电厂位于夏季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居民区的影响较大,应搬迁,化工厂位于城市的居民区内,对居民区影响较大,也应搬迁;西北绿地离居民区较远,改建为学校不合适;由图可知,该市的绿地过少,公路两侧、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很少有绿地分隔,今后应加强绿地建设。答案:b18、解析:甲处附近有大量的住宅楼,说明该地人口密集,可以增加商业小区布局。答案:a19、解析:根据风向标可知,g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空气不易受污染;再根据等高线可知,河流大体自东向西流,g区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故g区的环境优于a区。答案:d20、解析:a地位于河流的上游,且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在此布局化工厂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服装厂基本没有污染,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可以布局在居住区的b地;c地的钢铁厂离居民区太近,且位于夏季风的上风向,易对城市造成严重的污染,不合理;d地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可以布局芯片厂。答案:a21、解析:将汽车长途客运总站搬迁至火车站附近的e地,一方面可以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铁路和公路的联运,方便旅客的集散。答案:b22、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2000年广东省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大于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8岁的高考适龄人口,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情况要看2009年14岁、15岁、16岁的人口数,与2009年相比,2013年广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下降幅度不明显,故选d。答案:d23、解析:山东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因人口数量大,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向南方沿海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答案:a24、解析:从1990年到2010年,家庭人口规模减少,而总人口增加很快,表明家庭户数增多,故a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增大,表明该省人口老龄化呈上升趋势,造成社会负担明显加重,故b正确;1990年到2000年城市化速度加快,而2000年到2010年城市化速度减慢,故c错误;家庭人口规模减小说明人口出生率降低,但由于不知人口死亡率变化情况,故无法判断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答案:b25、解析:从上题中可以看出,造成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医疗保险费用的增加。当地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会促进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减轻社会负担压力。答案:d26、解析:(1)由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可总结归纳其发展的特点。(2)地域联系有多种形式,该区域城镇间联系主要方式为交通运输。(3)城镇发展最快的是地域联系最方便的地方;沿ac铁路、河运方便,故发展最快。(4)不合理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有多个方面;而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有耕地减少,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