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_第1页
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_第2页
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_第3页
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山市顺德区容奇医院 SDRQQRHL0108科 室 业 务 学 习 登 记学习时间: 主讲人:参加人员:学习内容:灾害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突发灾害事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不管是美国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还是我国的汶川、玉树地震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灾难。对于一般的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犯罪,而是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不到急救治疗。一、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概念灾害定义:指客观条件突然巨变面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自然现象或人类行为,它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总和。灾害特点:具有破坏性和突发性,而且其规模和强度已经超过受灾社区的自救和承受能力。灾害事故的分组:微灾E级:伤亡人数十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下;小灾D级:伤亡人数十至百人,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至百万元之间;中灾C级:伤亡人数百至千人,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至千万元之间;大灾B级:伤亡人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在千万元至亿元之间;巨灾A级:伤亡人数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在亿元心目;突发事故分类:一般事故:伤亡售货员在10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不再增加。重大事故:伤亡10-100人,事故有或有可能发展趋势,或伤亡人数有可能增加。特大事故:伤亡100人以上(其中死亡3人以上),事故有发展趋势,伤亡售货员还在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分类: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各类企业安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及其它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的特点:突发性和急迫性:灾害事故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伤情、疫情是随灾情的险恶变化而变化。复杂性和不测性:人员伤害与事故的性质、种类、灾度以及人群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综合性和艰巨性:灾害事故医疗救援,不公要有多学科医疗技术和防疫工作相互配合,还要整个救灾系统,包括排险、运输、给养、后勤、公安等各部门密切配合。二、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一)组织原则:1、注意时效:快捷准确2、有效安全:伤员要救护,医护也要保护3、通讯畅通:信息随时上传下达4、统一指挥调遣:忌各自为战(二)急救原则1、现场急救顺序:a先排险情后施救助 b先救生命后治伤病 c先治重伤后治轻伤 d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 对生存希望不大濒死者,应以现场具体情况而定,条件允许也应全力抢救。2、救命为主和对症处理为主:先通气、止血、复苏救命,后包扎、固定、搬运和其它急救技术救伤。3、迅速及时:强调现场急救“10分钟”,对大出血、严重创伤、窒息、严重中毒者等,争取在“黄金1小时”得到确定性的专业医疗处置。4、前后衔接:确保急救措施紧密衔接,防止重复、遗漏或其它差错。正规填写统一格式的医疗文件,使前后医疗急救有文字依据,并妥善保管。5、及时转送:在转送途中,应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利用好救护车内的急救设备。三、现场医疗救护的基本方法早期救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伤残程度甚至生命,虽然不同伤病的救护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不管是战时还是群众,受伤后能做的首先是自救互救。创伤院前急救处理原则一、初期评估和危及生命损伤的处理情况二、进一步评估:对休克的正确判断不能唯血压论三、优先权分配:建立“创伤救治预案”现场救护最直接最实用的医疗行为就是以下六大基本急救技术:通气、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确保气道通畅,做好气道护理:指抠咽喉法、海姆立克法、口/鼻咽通气管、仰头抬颌法、仰头抬颈法、双手举下颌法人工通气的方法: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肺复苏:改变不利于心-肺复苏的体位、判断意识、呼吸、动脉搏动情况、胸外心脏按压、清除呼吸道异物、仰头抬凳打开气道、辅助呼吸、循环操作。常用的包扎材料:三角巾、急救包、绷带等。固定:固定是针对骨折的急救措施,避免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及脏器,切忌不经过检伤,在没有固定保护前提下搬运。事故现场紧急救护伤员最常用的方法:临时的手法固定、小夹板固定、脊柱固定。搬运:事故现场救护并搬运伤员,其目的在于做到及时迅速地把伤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防止致伤原因持续致伤。现场搬运伤员多为短途运送,在交通不便时,搬运时可用徒手抱、背等方法,也可用专用搬运工具或临时制作简单搬运工具。四、院前急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