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巴音布鲁克区公所、铁尔曼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县环保局制定的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八年六月二十八日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为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准确掌握我县城镇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确保实现我县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目标,根据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自治区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的通知(新环控发2008113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范围与目标 (一)调查时限 调查基准年为2007年,补充使用2005年以来的相关数据资料。 (二)调查范围 巴音布鲁克区公所、铁尔曼管委会及各乡镇饮用水源地,重点调查县政府所在地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三)调查和评估内容 调查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调查水源地属性、水质水量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现状、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 (四)工作目标 全面调查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及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建立并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科学评估全县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支持,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政策支撑。 二、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一)总体思路 1、重点调查,全面评估。重点开展县政府所在城镇及各乡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建立并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现状、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统筹建立全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体系。 2、统筹协调,综合分析。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重中之重,综合考虑总量减排、污染源普查、水环境功能区划等相关环境管理工作,综合分析饮用水水源地基础建设、环境管理、污染预防、污染治理及应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3、典型推进,力争突破。基于调查与评估分析,选择典型饮用水水源地,分类研究污染防治现状;在部分地区选择对饮用水水源地有影响的典型污染源,识别典型污染源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影响。通过典型类型饮用水水源地和典型污染源的污染防治研究,提出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对策建议。 (二)技术路线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重点开展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和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建立县级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信息数据库。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的指标体系,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赋、污染现状、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对县级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对策研究。在全面调查及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河流型、湖库型和地下水型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研究提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对策;从宣传教育、监控预警、风险评估、管理规范等方面,研究提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三、组织机构 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和静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写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安春明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迪丽拜尔克日木 县环保局局长 成 员:乌仁其其格 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昌兵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库尔班江牙生 县水利局副局长李和民 县农业局副局长黄冠升 县卫生局副局长郝叶红 县交通局副局长张海兵 县环境保护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彭明秀 县建设局规划股股长马学义 县山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迪丽拜尔克日木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四、工作进度 (一)调查(7月2日-7月15日)。由各乡镇初步了解辖区内水源地,划定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开展保护区范围内的调查工作,并完成各类调查表填写和基础信息填报软件录入工作(基础信息填报软件下载地址:/yysyd),经审核无误后上报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评估编写阶段(7月16日-7月25日)。由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要求,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的评估和管理对策等各项专题,将成果上报自治州。 五、工作要点 (一)填表要求 各部门要认真阅读填表说明、定义、要求和规定,全面理解各项指标的内涵,并注意表的平衡和逻辑关系,把握大局。填表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之间调查范围、内容、深度、手段、执行的规范和标准的差异,以及调查报告形成的时间不同,会导致调查数据的可比性较差。为了尽可能保持调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数据的整合在广泛调查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审核,以各级政府部门公开发表的数据、各主管部门的资料为依据,采取州、县市两级技术部门审核把关,州、县市环保局两级审定的方式。 (二)严控数据来源 1、综合资料收集 (1)社会、经济资料以县、乡镇20052007年统计年鉴、发展规划、水资源公报、环境统计年报、环境质量年报为准。(2)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以国家、自治区及各部门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为准。(3)水源地、水质、工程资料收集县水利、农业、卫生、国土资源等部门及供排水公司在饮用水、水资源安全方面的研究、调查、评价、治理工程、报告或规划。(4)水源地监测资料 收集、补测20052007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水量现状和变化趋势、水质监测状况、应急机制的建立情况。 2、水源地污染源资料(1)收集当地水源地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农村化肥、农药使用状况(种类、数量),确定排放系数和排污量。(2)调查收集农村家庭畜禽养殖量、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种类、饲养畜禽量、污染物排放量、流失量,确定排放系数,排污量。(3)调查收集水源地及周边工业污染源的排污情况、排污量。(4)调查收集水源地及周边水系排灌及水质情况,特别是排水沟排水(污)情况。(5)调查收集水源地及周边矿山、加油站、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情况。(6)调查收集水源地生活人口,了解周边生活源的排污情况,确定排放系数和排污量。(7)要注意调查保护区外对水源地有严重影响的污染源。(三)现场踏勘调查1、要向当地居民、水源地(机井)管理人员了解核实水源地及周边环境现况;了解土地使用情况,包括作物种植类型、化肥农药使用状况、排放情况、畜禽养殖数量、排污情况、农村城镇生活源排污等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影响水源地的污染源(点源、面源、流动源),是否存在污染问题(包括已发生或潜在的污染问题),存在污染影响时要进行污染负荷调查核算,特别是交通运输情况及分布、突发污染事件。2、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了解核实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状况、面积,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起始时间。3、水源地水文地质状况:机井状况,包括建井时间、抽水量及供水情况、静水位、水位水量动态变化情况、水质(各水层)、供水人口,降落漏斗(面积、数量、变化趋势),水质监测情况,周边水源地的情况及影响(有无其他水源地及其影响)。4、地理坐标测量:水源地保护区、机井、采样点位、主要污染源的地理坐标测定。5、水质样品采集:每个水源地按照水源地规模的大小、水质情况确定采样点位。6、拍照存档:每个水源地的代表性全景、取样点、主要影响建筑拍照建立照片档案。(四)保护区的简划保护区要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进行划分。对于已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明确保护区的范围,确定拐点坐标(不得少于4个,不规则多边形应确定每个拐点的坐标)。按照已划分的保护区级别:一级、二级及准保护区进行污染源调查。同时,要查明保护区划分单位、划分时间及批复文件文号,在附表二-2“保护区批复情况”一栏中注明。对于未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应按照饮用水源划分标准HJ/T338划分,并确定各级保护区拐点坐标(不得少于4个,不规则多边形应确定每个拐点的坐标),然后按照划定的保护区范围进行污染源调查。对于拐点坐标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