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地租.doc_第1页
资本主义地租.doc_第2页
资本主义地租.doc_第3页
资本主义地租.doc_第4页
资本主义地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土地制度与资本主义地租?不同性质的土地所有权决定不同性质的地租。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同封建土地所有权的根本区别是: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土地的关系相分离,并且同土地的经营相分离。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发展的结果而形成的。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道路。在英国,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主要通过16世纪至18世纪的“圈地运动”,依靠暴力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土地剥夺过程发展起来的。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表现为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即列宁指出的普鲁士式的道路和美国式的道路。普鲁士式的道路,是通过改良的办法,使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农业经济,同时保存了一部分农民小土地所有制。这是一条逐渐资产阶级化,逐渐用资本主义制度来代替封建农奴制度的道路。当时,如德国、沙皇俄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的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条道路。美国式的道路,就是用革命手段摧毁农奴制的大地产,使小农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随后,由于小农经济的两极分化,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逐渐被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制代替,同时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农场经营主和农业雇佣劳动者。除美国外,还有法国等国家,也是走的这条道路。马克思指出,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这就是说,一切形式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自己的形式。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中,由于土地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不相同,体现着不同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地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增殖价值的一种形式。就农业而论,农业资本家租入土地后,购置生产资料、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生产。农业工人是实际的土地耕作者,他们为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地主创造剩余价值。由于实行资本主义方式的经营,因而,平均利润的规律在这里也同样起着调节作用。如果农业资本家得不到平均利润,他就不会投资于农业。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必须大于平均利润。其中相当于平均利润那部分剩余价值,归农业资本家所有;而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则作为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所以,资本主义地租的来源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不同于封建地租:首先,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所有权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和超经济强制关系相联系;而资本主义地租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它体现着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没有超经济的强制。其次,封建地租在量上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或必要产品;资本主义地租只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的剩余价值。最后,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即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以及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的形成过程。马克思把少数利用瀑布作动力的企业和多数利用蒸汽作动力的企业相对比,说明了级差地租的形成过程。少数企业由于利用了瀑布这种自然力进行生产,具有成本价格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优势,是生产条件特别有利的企业,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多数企业产品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在产品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卖时,少数生产条件特别有利的企业,除获得平均利润外,还获得一个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的形成原因,在于少数企业对瀑布这种自然力实行经营垄断。这种自然力的特别有利的生产条件,具有有限性和不能随意创造的特点,对它的经营垄断,阻碍资本自由竞争,因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不参加社会上的利润平均化,能够长期稳定地保留在少数对这种自然力进行经营垄断的企业中。这个超额利润的形成归功于瀑布这种自然力,而这又是跟士地分不开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一部分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占有,形成土地所有权垄断。上述超额利润不是由资本本身产生的,而是由资本对瀑布这种自然力垄断经营产生的。因此,这个超额利润便落入瀑布的土地所有者手中,转化为地租。马克思把这样形成的地租叫作级差地租。可见,级差地租是由对土地的资本经营垄断产生的。由土地和资本生产率等级差别形成的、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级差地租的特点。第一,构成级差地租实体的超额利润,来源于支配着一种被垄断的自然力的个别资本的个别生产价格和该部门一般资本的一般生产价格的差额。也就是说,它的来源是土地产品(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超过它的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土地的有限性,特别是好的土地更是有限,因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即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土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否则劣等地就得不到平均利润,就没有人耕种劣等地。这样,优等、中等生产条件的土地就能够获得一个超额利润。第二,级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个别资本利用了有利于提高生产力的自然条件,而比其他一般资本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因为土地这种生产条件的自然力是有等级差别的,等量资本投在相等面积土地上的生产率也是有等级差别的,从而由此产生的超额利润和由它转化的地租也是有等级差别的,所以这种地租便叫做级差地租。可见,由土地的自然力的等级差别性而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等级差别性,是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第三,自然力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从而也是超额利润产生的自然基础,而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级差地租的实体是超额利润,它是雇佣工人为产业资本家创造的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其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第四,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是个别资本对土地自然力等有利生产条件的经营垄断。因为有利的自然条件是有限的,对它的经营垄断会阻碍竞争,使它产生的利润不参加社会资本的利润平均化,因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第五,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土地所有权垄断本身。土地所有权并不是这个超额利润创造的原因,而是使它转化为级差地租的原因。()级差地租的形式。级差地租由于其形成的条件不同而有两种形式:(1)级差地租。它形成的条件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地块的土地肥力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这种由于肥力和位置差别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差别性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它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等量资本引起的资本生产率的差别性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级差地租。围绕争夺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在土地租期的长短上展开了激烈斗争。 3.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资本论第卷第篇第45章“绝对地租”专门阐述了这一理论。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里,只有级差地租理论,而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对地租理论的独特贡献。(1)绝对地租的产生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土地所有权垄断本身。马克思对绝对地租的研究,以劣等地为出发点。在研究级差地租时,假定劣等土地只提供平均利润,因而不提供任何地租。这个假定等于说,土地所有权在劣等地上并不存在。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土地所有权垄断,包括劣等地在内的全部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既然劣等地也要交纳地租,那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不能由它的生产价格来调节,而应该在生产价格以上再加上一个可以用来交纳地租的余额。也就是说,经营劣等地不仅要提供平均利润,而且要在平均利润以上提供一个超额利润,以便转化为地租。在这里,土地所有权本身就是引起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到生产价格以上的原因,也是要在平均利润以上提供超额利润的原因。所以,马克思讲:“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地租。”(马克思:资本论,第卷,851页)马克思把这种包括劣等地在内的全部土地都绝对地要交纳的地租叫作绝对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土地所有权在地租形成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各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等形成的特殊利润率,都要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不管各部门产品的价值如何,大家都按生产价格出卖,从而只能获得平均利润,某些部门的超额利润并不能长期稳定存在。但在农业部门,由于基本生产条件的土地的有限性,形成土地的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竞争,排斥资本自由流入,遂使农业部门的利润不参加社会上利润率的平均化,并使有可能产生的超额利润长期稳定地保留在农业中而转化为地租。但是,土地所有权垄断在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在级差地租场合,土地所有权的作用仅在于把由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或者说仅在于把农产品价格中并不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作用就已经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形式。在绝对地租场合,如前所说,土地所有权本身就是引起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也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所构成的超额利润本身产生的原因,从而也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的形成机制和实质。土地所有权本身已经产生绝对地租,意味着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上涨到它的生产价格以上。那么,怎样在劳动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来说明绝对地租的形成呢?马克思分析的是他生活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情况。在那个时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处于较低阶段,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农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低于工业,从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因此,同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在剩余价值率相同时,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多于工业部门,从而农产品的价值便高于其生产价格。如果农产品按高于其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卖,就会在平均利润以上形成一个超额利润。如前所述,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这个超额利润便交给土地所有者而转化为绝对地租。由此可见,绝对地租是由土地所有权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那个超额利润,来源于农产品价值超过其生产价格的余额。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发展阶段较低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是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绝对地租也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农产品的价值包括剩余价值都是由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因此,绝对地租实质上或最终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绝对地租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总之,绝对地租的存在,完全可以用劳动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来说明。正如马克思所说,他的地租理论(包括绝对地租理论)是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例证”或“例解”。()绝对地租的发展趋势。那么,当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工业时,绝对地租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当时马克思已经预见到这种情况,认为这时原来意义上的绝对地租就消失了。但是,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还存在,还要在经济上实现自己,因此除级差地租外,所有土地都还要绝对地交纳地租,也就是说绝对地租还存在。这时,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那个超额利润,则是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