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简介 任淑坤 南开大学博士生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 2004 05 03 修改稿 2004年第11期 总 第188期 外 语 与 外 语 教 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4 11 Serial 188 解构主义翻译观刍议 兼论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任淑坤 河北大学外语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2 摘 要 解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及形而上学传统中 二元对立 和 唯一真理 的否定 其旨在建立一种多元 宽容 开放 的体制 解构主义思潮与读解观察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并随之出现了解构主义翻译流派 其代表人物韦努蒂关于 原创与翻译 流畅与抵制 主流与剩余等的相关论述引人思考 关键词 解构主义 读解观念 韦努蒂 抵抗 Abstract Deconstructionism defying the binaryopposition and the only truth in constructionism and metyphyisics aims to estab2 lish a pluralistic tolerant and open mechanism Deconstructionism and its way of interpreting text exert great impact o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result in the deconstructive school of translati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tter in Lawrence Venuti his expounding on originality 亚里士多德说言语是内心经验的表征 而文字则是言语的表 征 是媒介的媒介 处于次要地位 德里达提出了 原型文 字 的概念 将书写文字的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他 看来 文字是语言的本原和原型 是一切语方现象的先决条 件 是建构意义的先决模式 另外 德里达还自己创造了新 名词 异延 diff rance 它与差异 difference 只有一个字母 的差别 且发音相同 这种只见于文字 却无法在言语中表 现出的差别 令西方重声音轻书写的传统不攻自破 由此可知 解构主义虽然是针对结构主义提出的 但其 矛头却直指西方理性主义传统 德里达说过 我不知道解 构是否是某种东西 但如果它是某种东西 那么它也是对于 55 存在 Being 的一种思考 是对于形而上学的一种思考 因而 表现为一种对存在的权威 或本质的权威的讨论 而这样一 种讨论或解释不可能简单地是一种否定性的破坏 王彩 云 1998 36 这句话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 解构主义敢 于对存在几千年的哲学权威进行思考 讨论 重新解释 其实 质是种叛逆精神 解构主义不无偏激的态度背后隐匿着深 刻的反传统精神 表现出摧毁任何形式的僵化与特权的决 心 二 解构主义向来被认为是只解不建 只破不立 但诚 如德里达所言 解构主义 不可能简单地是一种否定性的破 坏 不破不立 破本身就蕴涵着立 解构主认对结构主义 及形而上学传统中 唯一真理 的否定 其旨在建立一种多元 的 宽容的 开放的体制 解构主义彻底否定了二元对立 具 有不可否认的革命性 同时 解构主义承认多种逻辑的共 存 使得其解构主义成为许多传统因素的重新组合 变革因 此而具有相对性 林秋云 1998 12 一般说来 任何一种思潮在伊始阶段都是非主流的 零 碎的 甚至是偏激的 解构主义显然具备这些特征 较之结 构主义 解构主义还显得稚嫩 尽管如此 解构主义以其分 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彻底性 持续不断地进行否定和消 解 可以说是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的主义 二 解构主义的读解观念 解构主义几大主将虽然各自的主张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 是一致的 即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德里达认为 异延是产 生差异的根源 异延的概念用于阅读 意味着意义总是处于 空间上的异和时间上的延 意义不可能得以完全确定 异延 从它的拉丁文词源中生出另一含义 撒播 意义仿佛是播种 人抓起一把种子 漫撒开去 落在四面八方 据德里达解释 撒播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 它不传达任何意义 每一意义 的生产 都是差异和延宕的结果 每次阅读 都是对种子撒 播后 踪迹 的追寻 每次阅读都是一次似曾相识的重新体 悟 罗兰 巴特也指出 文本是 复数 的 任何文本真正称其 为文本时 四周已是文本的海洋 每个文本都从中获取已被 写过 读过的段落和片断 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 构成 文本 复数 的特点使得文本意义总是处于不确定的 游移状态 任何意义都只是迅速生成又迅速消失 朱立元 1997 299 巴特将文本比喻为一个洋葱头 它由许多层次 构成 但没有核心 没有不再简约的本原 统一只是表层现 象 这一比喻表明 文本意义是不定的 寻找文本的原始意 义的阅读是徒劳的 继尼彩提出 上帝死了 之后 巴特断言 作者死了 这一预言如同晴空霹雳 彻底否定了作者的创 造性 打破了人们追踪作者本意的神话 文本意义的互文性 和不确定性 使得阅读成为与特定的时空 阅读主体相联系 的具体行为 解构主义的读解观念为翻译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传统 的翻译理论将文本的原创性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 译文和翻 译活动永远是第二性的 忠实作为翻译亘古不变的标准而 存在 对等值性 近似性的讨论一直为译界的热门话题 解 构主义的观点则向我们揭示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文 本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上体话语 原文与译文之间不可能有 绝对的待值 任何原文本总是处于不断的被改写的过程中 任何对人的思想具有影响的因素 如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伦 理道理 文化传统 政治制度等 都会影响到翻译 都对翻译 具有操控作用 因此 对原文的每一次阅读和翻译都意味着 对原文的重构 并非对原文本意的追踪 阅读与翻译是读者 与译者的自我指向行为 它与具体的时间 地点 氛围相联系 也不是作品自然触发的结果 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 两种文化系统 语言与文化的差 异凸显了对原文本的改写过程 解构主义者认为 翻译的目 的就是要保护再现这些差异 不用同一性来抹杀它 译文是 原作这把种撒播过程中所留下的稍纵即逝的踪迹 所以翻译 不存在固定的同一意义 不存在 准确无误 即使准确的复 述也会产生新的意义 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正是通过撒 播 踪迹 错位 偏离 使原文本不断得到生机 原文的生命得 以生生不息 原文与译文是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 德里达甚 至用 转换 transformation 替代了 翻译 的概念 他认为 翻译无非就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 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 本有控制的转换 早在1923年 解构主义尚未问世前 德国翻译理论家本 雅明 Walter Benyamin 就在 译者的任务 一书中提出了具有 解构精神的观点 他被公认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鼻祖 本雅明用 纯语言 来解释语言之间的差异 纯语言 是指 人类在建立通天塔之前 前人共用的统一语言 universal lan2 guage 本雅明认为 纯语言是完整和抽象的 人类现今使用 的诸多语种都在它的统辖之下 只有这些具体语言相辅相 成 互为补充 才有可能再现纯语言的全貌 语言的本质只 有在具体语言的差异中才能把握 因此 翻译应该尽量反映 出这些差异 我们所使用的具体语言是纯语言的碎片 原文 与译文也是纯语言的碎片 既然是碎片 其主要特征就是破 碎与残损 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找和反映碎片的形式特征 郭建中 2000 182 20世纪后期 受解构主义的影响 许多翻译理论家提出 了一些新的观点 甘茨勒 Edwin Gentzler 勒菲弗尔 Andre Lefevere 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赫曼斯 Theo Hermans 图里 G ideon T oury 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等将翻译放置 回社会 文化的大背景下 重新考虑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 尝 试创建新的翻译理论 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 韦努蒂的解构 主义翻译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 韦努蒂的翻译思想及策略 韦努蒂在他的两部主要作品 不光彩的翻译 和 译者的 隐身 里对翻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剖 析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1 原创与翻译 传统观念认为 作者是一个独特文本的原创者 文本是 作者抒发自我感情的场所 他对文本有绝对的权威和最终的 解释权 而译者的工作只能是对原文的模仿 译文既不抒发 自我感情 也不独特 是原文的派生物 这一观念长久地统 治着译界 决定性地将译者放在从属于作者 翻译从属于创 作的地位 翻译批评也一直对照原文与译文 对原文的任何 偏离都被视为缺憾甚至是耻辱 译者为了增加译文相对于 65 原文的忠实感和逼真感 不遗余力地将自己隐藏起来 尽量 抹去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用目的语的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同 化外来文本 基于这样的翻译策略产生的译文 会为目的语 读者所熟悉并立即接受 长久以来 译者追求的理想译文就 是使读者读起来像是读作者使用目的语的原创 在这样的 标准下隐匿着一个幻象 译者能够不偏不倚地全然领悟原文 本意 并能用恰当精确的语言重新表述 韦努蒂逆潮流而动 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 作家的创作如同翻译作品一样 也是派生的 文本抒发的不 是自我感情 也不是独特的 所以作者对原文也并不具有原 创性 他用法国作家皮埃尔 路易斯的假翻译为例来说明自 己的观点 路易斯将自己的散文诗集假以古希腊与萨福同 时代的女诗人贝莉提丝 Bilitis 法译本的名义 为了增加伪 译作品的真实感 他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生产这些诗的文化 素材 他宣称 贝莉提丝的诗 除七八首外 都是不同的时代 作家的伪作 韦努蒂 1998 34 尽管他的大多数读者都明 白 贝莉提丝其人是不是存在 她的诗有没有保存下来 都还 是个问题 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们认为路易斯是这些 诗歌的译者 他的真作者与伪译者的身份是重合的 后来 人们发现他是这些诗歌的真正作者 但并不认为这是他自我 感情的抒发 而是累积资料的派生物 是学者的研究 由此 韦努蒂指出 作者 译者与学者其实在做类似的事情 创作 翻译与研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原创并不是自生的 而是作 者利用久已存在的文化素材 经过重新整理 按照某种价值 观 重新写就的 韦努蒂 1998 43 翻译可以看作是研究的 一种形式 同创作一样 也会面临时空错位 也会受到当前文 化价值观念的束缚 21 流畅与抵制 通过对17 18世纪以来西方翻译实践的考察 韦努蒂指 出 通顺的翻译一直占据西方翻译史的主流 流畅是衡量翻 译的重要标准之一 韦努蒂在 译者的隐身 一书开篇即摘 录了诺曼 夏皮罗的一段话 我认为翻译就是力求透明的 看起来不像是翻译的译文 好的翻译应该像一块玻璃 微小 的瑕疵如擦痕和气泡等才会让你注意到它的存在 当然 理 想的情况是根本没有瑕疵 它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 身上 这种流畅而透明的翻译给读者以忠实的感觉 成为译 家的主要追求 但流畅的翻译掩盖了译者的主观阐释 将原 文与译文 作者与译者的斡旋过程隐于无形 译者的辛劳被 作者的权威所掩盖 许多文化与语言差异也随之被掩盖 有鉴于此 韦努蒂提出了抵抗式的翻译策略 一方面 他要抵抗的是占据译界的流畅的翻译和透明的审美价值观 另一方面 他要抵抗的是原文 他大胆地增删原文 使原文主 要特征更为鲜明 所以韦努蒂的抵抗式 异化的翻译对原文 的阐释同样是片面的 但与之不同的是 异化的翻译勇于承 认并提示这一点 而不是将它掩藏起来 韦努蒂 1995 34 韦努蒂抵抗占据译入语世界的流畅的翻译观念 并不是说要 与原文亦步亦趋 造成译文的不通顺 为了表现原语与译语 文本中的差异 韦努蒂是不惜背离原文的 他翻译了意大利 诗人安吉利斯 De Angelis 的诗 其译文既不符合英语的语法 习惯 也背离了意大利语的语言规范 其句法特征比原文还 要陌生 艰涩 韦努蒂承认 自己的译文只能是原文的变体 这种抵抗式的翻译最终使得作者与读者都有陌生感 但原文 中最醒目的不连贯与不确定性特征得以重现 自有翻译活动以来 百分之百忠实原文 百分之百是等 值的翻译是译者孜孜以求的 但这追求就如希腊神话中西 绪福斯所推的巨石 永远到不了山的顶峰 既然在各个方面 都中实的译文可望而不可及 实现在某个方面的忠实就是一 种现实的做法 韦努蒂借用了Philip Lewis 随意的忠实 abusive fidelity 概念 随意的忠实 承认原文与译文之间随 意的 不确定的关系 它避免通顺的译文是为了再现原文恣 意表现出来的特征 或是为了抵抗一统译入语天下的价值观 念 随意的忠实 将译者的注意力从所指转向能指 转向声 韵 句法和错位的结构 尝试揭示原文意义的不确定性 Lewis说 任何一个译者 若旨在再现原文恣意构造的特征 最终都会对翻译赖以存在的语言和观念有暴力作用 对原文 具有很大的反作用力 韦努蒂 1995 291 而韦努蒂的翻 译实践无疑印证了这一点 31 主流与剩余 韦努蒂 1998 10 认为 任何语言的使用都能标示出权 力关系 在任何历史时刻 它都是主要语言形式对微小变量 的控制 这些微小变量就是Lecercle所称的 剩余物 re 2 mainder 是与主流语言形式相对而言的 包括方言 古语 口 语 专业用语等 剩余物的提出与应用防止语言使用的僵 化 使其总是保持生机与新鲜活力 有了剩余物的存在 语言 的使用不可能完全系统化和规则化 剩余物 这一概念表 明 语言形式是与特定的社会 历史状况相联系的 剩余物 的使用是对主流语言的补充 校正 乃至颠覆 它 使主流语 言不断地发生变化 非主流化 非合法化 非本土化及陌生 化 最终使主流语言得以发展 邓红风等 2003 38 为了 释放剩余物 译者要革新观念 实现语言与文化差异的转化 韦努蒂宣称 好的翻译是具有少数化倾向的翻译 G ood translation is minoritizing 它能培育具有异质因素的语篇 使 陌生的 异域的 非标准的 边缘的语言和规则得以存在 少数化倾向的翻译 不仅指释放语言 剩余物 同时也包括 释放文化 剩余物 若用主流的价值标准衡量 处于边缘地 位的原文和译文是韦努蒂所青睐的 他明言 我更愿意翻 译那些用本族的标准衡量是处于边缘的 在本国文化中处于 弱势的文本 或者是那些有利于将在英语中占统治地位的语 言和文化形式边缘化的文本 韦努蒂 1998 10 英语是世 界上被广为译介的语言之一 也是最少用来译入的语言之 一 美国的经济与政治优势使得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处于 边缘地位 韦努蒂的这种倾向正是要反对英语及其文化的 全球化霸权 少数化的翻译 永远不要求得到多数 never to acquire the majority 永不建立新标准 建立新规则 而是要通过生产 更多的语言可变因素 促进文化革新 理解文化差异 韦努 蒂 1998 11 抵抗式翻译中 剩余物 意味着对语言的使用 超越透明 甚至用不同程度的暴力来破坏它 这些提法是对 翻译中的不平等关系的重新认识 在韦努蒂看来 翻译不可 能是简单平等的交往活动 它在本质上具有种族优越感 或 出于对外族文化的推崇 或出于对本族文化的骄傲 很多文 学作品的译介都说明了这一点 75 韦努蒂指出 虽然透明的翻译占据翻译史的主流 但关 注语言与文化的剩余物 探索新的翻译方法者也不乏其人 以弗朗西斯 纽曼为例 他不满于对荷马作品的翻译现状 不 满于千篇一律的阳春白雪式的纤细与文雅 选择了为民众喜 闻乐见的抒情歌谣形式 为了表明年代的久远 他在歌谣中 选用了古体词汇 还借用了不同的文体形式 如斯哥特体 斯 宾塞体 詹尼森体等 以及不同的韵式 他的唯一目的就是 要将荷马呈现在没受过多少教育的民众面前 他用混合的 heterogeneous 的翻译文风代替了单一 homogeneity 以此打 断了译界对荷马的学术性解读 在 译者的隐身 一书中 韦 努蒂还列举了Dr John Nott Ezra Pound和Pual Blackburn等的 例子 虽然他们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原文 但都因为与 当时的翻译主流相背而被归入抵抗式翻译之列 简言之 抵 抗式的翻译就是偏离主流 释放剩余物的翻译 四 结语 韦努蒂的抵抗式策略在译界处在边缘地位 首先 从 抵抗 一词本身就能体味其被动防御的意味 它清楚地标示 出抵抗式翻译与主流对抗的弱势 第二 译者为了释放剩余 物 通常选取属于边缘的 或者能抵抗主流的文本 第三 文 本一旦选定 译者在语言 文体 韵式 节奏 叙事模式等方面 背离主流以求新异 这种与翻译传统断然决裂的译文文本 一时很难为大量的读者接受 由此 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 策略的边缘地位是注定的 必然的 解构主义翻译流派并没有提出具体的 规定性的转换模 式 其重要性在于它所展示出的发散思维 革命精神和不受 禁锢的情绪 它提醒人们反思传统 在翻译中更多地考虑决 定语言间关系的复杂因素 戒除 非此即彼 的偏执观念 但 解构主义翻译观决非完美 它刻意地标新立异 追求差别 无 视统一 主张 怎么都行 势必会带来混乱 正视解构主义 翻译观的优劣长短 对翻译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 s Inwisibility M Routledge 1995 2 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M Routledge 1998 3 林秋云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J 1 外国文学评论 1998 5 1 4 王彩云 对解构的一种读解 J 1 郑州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版 1998 5 1 5 邓红风等 翻译的窘境还是文化的窘境 J 1 中国翻译 2002 4 1 6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M 1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 7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C 1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 8 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M 1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 9 刘军平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 J 1 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2 1 10 何加红 跨越文本的障碍 J 1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1999年4月增刊 1 11 王一多 解构主义与翻译理论 J 1 福建外语 1998 4 1 12 刘成富 德里达究竟解构了什么 M 1 南京大学学报 2001 5 1 上接第54页 来 这个 忠实 不苛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 却要求信息 内涵上的相等 要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一定要使译文符合 汉语的语言习惯 否则就必然会使人感到别扭 奈达的 功 能对等 理论提出的也是灵活对等 在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 信息的前提下 尽量使译文易于理解 形式恰当 吸引读者 再看一学生译例 If the license application is not approved the applicant sha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市更新项目资产转让合同模板
- 2025版皮革材料贸易皮革原料采购合同模板
- 2025版新型蔬菜种植基地土地承包权转让及种植合作协议
- 2025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补充协议
- 2025年度存量房买卖合同-老旧小区改造后交易合同
- 2025版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光伏发电项目土地租赁合同范文
- 2025房地产代理销售协议书:特色小镇文旅地产代理服务
- 2025厂房及设备租赁合同协议书-重工业设备租赁
- 2025年高效节能变电所设备安装及维护服务协议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教案讲义
- 违反工作纪律保证书
- 不稳定心绞痛的护理查房
- 体能恢复练习课时3:1、连续单脚跳;2、仰卧两头起;3、俯卧撑 教案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 《家庭教育学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DB1507∕T 107-2024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 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清单
-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 《胃癌腹膜转移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星巴克劳动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