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7-39课时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7-39课时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7-39课时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7-39课时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 1 -【考纲要求】现代文精读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 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复习目标】1.能分析、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能区分论据的种类,概括、补充事实论据,明确其作用.3.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考点导学】一、分析概括论点1.分析文章论点(1)论题和论点的关系:论题:所议论的问题、话题;论点: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2)寻找论点的技巧:四看一析:看句式(判断句)、看标题、看首尾、看层次、析论据2.概括文章论点:表述方式有摘录式和概括式二、概括分析论据1.寻找论据2.概括事实论据:(1)读语段(2)找事例(3)善表达:谁+怎么样+结果 3.分析论据的作用(1)明确论据的类型(2)分析论据的作用:用_论据,证明_观点,增强说服力4.补写论据(1)明确所要证明的论点(2)挑论据:有代表性的、真实的、典型的事实或道理论据.补写事实论据:人物+事例+简要评价补写道理论据:名言、格言、警句,务必准确,最好标明出处.三、辨析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举_事例,证明了_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证:引用_的言论,证明了_论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将_比作_,生动形象地证明了_论点.4.对比论证:用_和_ 作对比,突出证明了_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突出了_观点.【目标测评】阅读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一文,完成16题.(18分)“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最近一则微信广泛传播,从一个侧面表明,开馆不足一个月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处境.博物馆受公众热捧令人欣喜,但观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不文明行为,又引人忧虑.事实上,“海星被摸死”只是网上持续热议的文明话题的一个新注脚.从埃及卢克索神庙浮雕到成都武侯祠前出师表石刻,“路培国”们的“到此一游”刻字,至今没有绝迹;向空服人员泼面、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种种劣行仍然在各种场合上演.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一些地方出现的当街暴打妇孺现象,更引来群情激愤.无论是出境旅游的不良行为被媒体打“差评”,还是公路上的违章驾驶、危险飙车等,许多不文明现象,可说是腰包“鼓起来”、生活“阔起来”后遭遇的社会发展新课题.搭乘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时代快车,许多人逐步远离了物质匮乏的窘迫,又浑然不觉地陷入了另一种窘境.“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充满诗意的语言,道出了一些人“脑袋”轻于“口袋”、灵魂跟不上身体的尴尬状态.如果从社会层面来思考,公民文明素养如何与现代化同步,精神文明如何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汇,“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社会进步的状态,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公约数的重要平台.应当看到,文明不仅仅需要被唤醒,更应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日前,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后,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大闹亚航、强行打开飞机应急舱门、攀爬红军雕塑照相等不文明事件的四个当事人被列入“黑名单”,便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惩恶扬善、久久为功,以不断加大的外力强化约束,让放纵自我、妨碍他人、侵害公序良俗的行为付出代价,方能防止“破窗效应”,变压力为动力,促使文明变成公民的行为自觉与生活方式.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不文明到文明,从文明的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自然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不应一味批评公民素质参差不齐,更当以每一次问题暴露为契机,优化管理方式、加强机制构建,真正从治理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文明建设,依靠“制度文明”稳步提升“公民文明”,不断推高全社会的文明水位.文明不是空洞浮泛的口号,仰赖一点一滴的践行去成全.因此,与其做一个对不文明现象义愤填膺的“键盘侠”,莫如迈出坚实步伐,用双手书写文明的笔画.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牌下,闪耀在川流不息的行车道中.如果说,遵守公共空间的秩序与规则是底线要求,那么,主动为别人着想、做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则是更高境界.从这个意义出发,知行合一,做一个更加文明的公民,其实也是在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过一种更值得过的生活.一位西班牙作家说过,“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文明是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一个视文明为阳光的国家、一个视德行如生命的民族,让文明素养追赶上现代化的脚步,必将更富有魅力,也必能赢得真诚的尊重.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最后一段西班牙作家的话,强调了文明是公民交际中必须具备的素养.B文章第段加点的词语呼应紧密,既对公民有宽容的心态,又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指出了提高公民素养的路径.C“看得见的硬伤容易修复,看不见的短板却难补齐.”这里的“短板”指的是公民素养的严重缺失.D为了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有了这个管理办法,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游客种种不文明现象.3选文前三段例举众多不文明现象有何目的?(4分) 4在下边横线处按例句的结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3分)你的文明,或许就存在于银行ATM机的一米线旁,展现于人潮涌动的公交车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