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这一名称,是由三种文物古迹组合而成,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之一,共总编号为第五十七号。现分别叙述于下, 褒斜道 在秦岭山脉中有一条贯穿关中和汉中的山谷,两侧高峻,褒水经流其中,长凡四百七十里。共南口曰褒,在原褒城县北十里,今汉中市北五十里;北口日斜,立郡县西南三十里,故名“褒斜谷”。 这条山谷,自战国时起,就有人在其中凿石架木,修起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后人就命名为“褒斜道”、或“谷道”。如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蔡译说范睢一段话中就有“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具体指的就是“褒斜道”。又如史记河渠书载: “其后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共事,因言:抵蜀以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邛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这一次漕运虽未实现,但说明褒斜道在汉武帝时期,大加修凿了五p13百余里,从而出现了史记货殖列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记载。虽然如此,但褒斜道毕竟是曲折险峻,行走艰难的。唐代诗人薛能在褒斜道中一诗里有所描绘;“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蹤。江边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鸟径恶时应立虎,畲田间日自烧松。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石门石门是用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洞,在褒斜道南口,亦称“南谷口”。 三国志魏延传载:谙葛亮死后,蜀军撤退汉中时,魏延与杨仪枪先退兵, “延先至,据南谷口”即此。石门洞运长十六点三米,通宽四点二九南口高三点四五米北口高三点七五米。一九七O年修建“石门水库”时,石门被淹在库中。石门的开凿,正如郙阁颂初: “嘉念高帝(刘邦)之开石门,元功不朽”,当在秦末汉初,姑置不论。即以石门本身记载的是在东汉, “至于永平(汉明帝刘庄的年号)、其有四年(公元61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 (见石门颂)。而动工于“永平六年(公元63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干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送。九年(公元66年)四月成就。” (见鄐君开通褒斜道碑)这是有史可考的最早开凿石门的记载,于东汉永平四年下诏,六年动工,九年竣工。以此而论,石门开放于公元一世纪无疑。故近代外国某专家说: “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出在中国的陕西褒城”。就指的是这个石门。至于它的开凿,却不是我们现在所习用的火药、钢钎这p14类工具,而是用“火焚水激”方汝开凿的。 石门自秦汉以来,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历次修复,多留有摩崖石刻。 石门摩崖石刻 上述石门洞,洞内东西两壁和洞外沟北数里险坡、断崖以及褒河水中、沙滩的大石上,多有由汉及宋的摩崖石刻,有的是历代开通、复修班斜道、石门和山河堰工程情况的记载,有的是参观、游览的留念题记。所留石剖,掘洁乾随时倪兰畹的石门道记裁: “谨按:洞之前后石刻,几有四十多种,不为不多”。同治时,褒城知县莫增奎的跋语云: “辛末(同治十年,即1871年)春,谢蔚青观察调任潼商,濒行,嘱托石门牌碣四十余种,亟命匠梯山凿壁,费极经营,仅得三十一种,为观全壁,窃以为憾。适读倪兰畹先生石门道记,出汉及宋,各详原本,始悟观察之言,信有征也”。据此可知石门摩崖石刻之多,而其中的“汉魏十三品”,早于唐宋时期,就负盛名,为历代考古家、书法家所推崇,誉满全国。所谓“汉魏十三品”者,是以石门洞内东西两壁,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148年)所刻之石门颂与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二年(509年)所刻之石门铭为代表而言,其中也屡少量的宋代摩崖石刻,但也是以汉魏摩崖为主体而进行研究的产物。现分述如下: 一、 石门碑:高一OO厘米、宽四十七厘沧原竖在石门北口外。隶书“石门”二字,字径三十七厘米,无年月及书者姓名。据陕西省志载: “此二字各方二尺,隶p15书,浑朴沈雄,无书者姓名,相传在(汉)永平四年凿通逼石门时也”。 二、 鄐君开通褒料道摩崖:东汉明市(刘庄)永平九年(公无66年)刻。原在石门洞南右侧山崖,高一四二厘米,宽二八八匣米。隶书十六行,行六至十一字不等,字径十一厘米。内容记叙汉小太守鄐君(失名),及其部属王宏、史荀茂、张宇、韩琴、杨显等,于东汉水平六年(公元63年),率领广汉、蜀郡、巴郡的刑徒二干多人,开通褒斜道二百五十八里,建修大桥五座,桥阁六百多间,宫寺六十四所,使用工、料、钱、粮数字,至水平九华四月工竣的情况。 三、 鄐君碑释文摩崖:南东光宋(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刻,南郑县令临晏袤书,原在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下方,高二七O厘米,宽二一五匣米。楷书二十七行,行二十八字左右不等,字径五至六厘米。 原来, 鄐君开通褒斜道碑,刻于崖间,干余年来,为青苔、泥沙所封闭而未显露,放宋代欧阳修、赵明诚、洪适的三种金石书籍,惧末得见而著录。至南宋光宗绍熙四年 (1193年)夏秋之际,为霖雨冲刷,字迹始显。当时南郑县令晏袤,即将这方汉代摩崖初次发现的经过情况,以及原刻文字的内容加以注释,另刻了这方摩崖于原刻之下,故考古学家称之为鄐君碑释文摩崖。 四、 李君表摩崖:东汉顺帝(刘保)永建元年(126年)刻,一说是桓帝(刘志)永寿元年(155年)刻。原在石F1北口西侧崖上,高七十五厘米,宽四十四厘米,隶书七行,行八至十字等。文曰: “右扶风丞,健为武阳李p16君讳寓(一作寿)字季休,以永建(一作永寿)元年始解大台长。由其修阁道优勒,贾民欢喜,行人蒙福。”显然,足因李寓修闹道有功,去后,大家怀念而刻石纪功的。此碑千余年为泥沙所封闭,无人知晓;故前代金石书籍俱未著录。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始为褒城县教谕罗秀书所发现。 五、 石门颂摩崖;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148年)刻,原在石门洞内西壁,通高二六一厘米,宽二O五厘米。隶书二十一行,行三十字左右不等,上连一额,额题双行: “故司京校尉健为杨君颂”十字。 杨君名涣字孟文,四川键为武阳县人。曾多次奏请废弃子午道,修复褒斜道,至东汉女帝(刘志)延光四年(125年),得到朝廷批准,完成了修复工程,变险为夷,行旅称便。时过二十四年,至桓帝(刘志)建和二年(148年),汉中太守王升, “推序本源,嘉君明知,美其仁贤”,为刻石歌颂杨涣的功德,故利;石门颂。 石门颂早巳名驰全国,是研究我国鲁代交通史和书法艺术史的一个环宝。特别是它的书法,历来人书坛所推崇,用笔纵放,洒脱劲挺,是双隶的杰作 o近年,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石门颂字帖,就是根据石门颂拓片影印的。 六、 杨淮表纪摩崖;东汉灵帝(刘宏)熹平二年(173年)刻。原在石门洞内西壁石门颂左侧。高二一六厘米,上宽六十七厘米, 下宽五O厘米。隶书七行,行二十六字左右不等。 四川犍为人卞玉,于熹平二年(173年),外游回家,路过石门,见到石门颂摩崖,歌颂向乡杨涣修复滨褒斜道的p17功勋;有所感触,便把杨渔的后裔杨淮、杨弼兄弟二人的官职、政绩追述刻于石门颂之左,进一步表彰杨涣修复褒斜道之功德,泽及后裔之盛事。故名杨淮表纪。 七、 玉盆摩崖:原在石门市约三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石中凹似盆,色白如玉,故名“白玉盆”。右行横刻隶书“玉盆”二字,高六六十三、宽一O三厘米。无年月、姓名,传为汉代刻。 舆地纪胜载: “有白玉盆在水中,石大光白,其小uf实五斗”。 “玉盆”石刘,因受流水冲击,年代久远,字迹模糊,至南宋时,有人又重刻竖书“玉盆”二大字于其侧。再至南宋理宗(赵昀)绍定二年(1229年),曹济之等游览时,又在重刻石右上方竖刻“玉盆”二小字。 八、 石虎摩崖;传为西汉时刻。原在石门南,河东店北约半里处,山峰有石,其形如虎,峰下河边有摩崖石刻隶书“石虎”二六字径三十厘米,旁刻“郑子真书”四字,传为郑子真垂钓处。 郑子真名朴,西汉成帝时,家居褒谷口,隐居不仕,常于此处钓鱼,因三却王凤之聘而名动京师,人称“谷口先生”。后人有诗赞之曰:“汉代名流郑子真,洁身却聘隐垂纶,风高不让严陵濑,褒谷钓台先富春。” 九、 衮雪摩崖:原刻在石门南约半里褒河水中一巨石上。此处石多,水浪冲激,状如“衮雪” 。高七O厘米,宽一五O厘米,右行横到隶书“衮雪”两大字,字径四十五厘米右侧有竖刻隶书“魏王”两小字,传为三国曹操过此触景而书。 曹操一生曾两次来过汉中,一为建安二十年(215年),p18征张鲁而来,一为二十四年(219年),与刘备争夺汉中而来。清代罗秀书在褒谷古迹辑略中对“衮雪”二字评论说:昔人比魏武(曹操)为狮子,言其性之好动也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后人又有诗赞之曰: “滚滚飞祷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十、 李苞通阁道摩崖: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刻,原刻在石门北口外西侧壁边。高三十六厘米,宽二十四厘米,隶书二行: “景元四年十二月十日,盪寇将军浮亭候谯国李苞字孝章,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干人,始通此间道”。此乃原刻,干余年为泥沙所封,至清同治十年(1861年),始为褒城县教渝罗秀书所发现。另有一重刻李苞碑摩崖,在石门洞南口外右侧崖际。 十一、 潘宗伯、韩仲元摩崖:晋武帝(司马炎)泰姑六年(270年)刻。在石门洞南口外右侧崖际,居子重刻“李苞碑”之抵隶书一行; “潘宗伯、韩仲元以泰始六年五月十日,造此石口口”。附:南宋虽宏魏滔宗伯、韩仲元、李车章通褒斜阁道释文摩崖: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年)中秋刻。原在石门南口外右侧崖际,高一四五厘米,宽一0五厘米。楷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二字左右不等。 因潘、韩婢位于重刻李苞碑礼其中“泰”下一字不显。,晏氏将晋武帝“泰始六年” (270年)误断为魏明帝“太和六年” (228年),以为两碑皆系魏刻,引史发论,作此释文。晏氏此误,清乾隆时,翁方纲在其著的两汉金石记中,已提出驳斥,再到同治十年褒城县教谕罗秀书在石门p19北口外崖边发现了原刻李苞风至此真相大白。 十二、 石门铭摩崖: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二年(509年)刻。原在石门洞内东壁,高一八O厘米,宽二二五厘米,楷书二十六行,行二十字不等,字径四厘米。内容叙述西晋王朝东迁,南北朝对峙,汉中属于南朝,褒斜道废弃不用,石门因而闭塞。至梁武帝(肖衍)天监三年(504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汉中叛降北魏。至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506年),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奏请修复褒斜道,北魏王朝派遣左校领贾三德率领刑徒一万人,石师百名,进行修复。至永平二年(509年)竣工,由当别梁案典竿王远写了一篇歌颂羊、贾二人修复褒斜道功绩的铭文,刻在石门洞内,故称“石门铭”。它不仅情文并茂,读之酣畅,而其书法为北碑中之精品,备受报崇。 石门铭下方,还有一小方摩崖、高一一0厘米,克六十五匣米,措书七行,行九至十字不等,称为石门铭小记。大意叙石门开凿于东汉永乎,修复于北魏水平,不约而同,皆称“永平”,以为异事而记。 小记末题年、月与书撰人姓名,疑仍系石门铭书者王远所补记。 十三、 重修山河堰摩崖:南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刻。原在石门洞口南右侧崖际。高二二五厘米,宽五OO匣米。楷书十六行,行六至九字不等,字径二十厘米。 西汉初年,肖何主持创修的山河堰,堰头在石门南褒河水中,曾经历代多次修复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省委金融办所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春季北方华创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珠海市金湾区招聘公办中小学编制内教师1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广西广西民族大学招聘1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事科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林业局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安全培训教师会课件
- 安全培训教导员介绍课件
- 2025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人才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协和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0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延吉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招聘公益性岗位的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选聘本土人才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DB3302T1135-2022新建小区室内公共体育设施配置和管理规范
- 2025年装载机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水务局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水利行业招聘面试实战
- 2025年飞行服务站无人机培训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如何上好语文课的讲座
- 2025年高校教师思政素质和师德师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 强迫性障碍护理查房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音乐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