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1).doc_第1页
微机原理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1).doc_第2页
微机原理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1).doc_第3页
微机原理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1).doc_第4页
微机原理 实验一 DEBUG的使用(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DEBUG?DEBUG是DOS提供的用于调试可执行程序的工具软件,在DEBUG环境下,可直接检查和修改寄存器和内存的值,调试和运行程序,使用户进一步了解CPU内部的环境。DEBUG程序的启动:在DOS的提示符下直接键入命令C:DEBUG ,进入DEBUG调试程序后,会出现DEBUG提示符“”,此时就可以使用DEBUG命令了。在XP环境下,用鼠标点击“开始”“所有程序” “附件” “提示符命令”。出现:C: Document and Setting AdministratorCD C: C: 在C:盘的根目录下C:debug 进入DEBUG调试程序后,会出现DEBUG提示符“”,此时就可以使用DEBUG命令了。XP环境下Dos窗口大小的切换用 Alt + 翻到讲义第12页。1、R命令 (Register)。功能:查看和修改寄存器的值。格式:R在R命令后面直接打入回车,显示当前CPU内部所有寄存器的值、标志位状态及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若要修改某个寄存器的值,直接在R后面输入该寄存器的名,然后回车,这时会显示该寄存器的当前值,新值直接输入即可。如:R AX AX 0000 ( 0000 当前值 ):1234 ( 1234 新值 )翻回讲义到44页,修改实验内容第一部分12个寄存器的值。AX=1020H BX=5060H CX=A0B0H DX=E0F0H SP=FFFFH BP=0200H SI=3040H DI=7080HDS=2000H ES=0300H SS=0400H CS=0100H翻回到讲义第10页2、D命令 (Dump)。功能:显示存储器单元的值。格式:D 段寄存器名:起始地址在使用D命令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内存已经被我们划分为4个段,即:代码段CS、数据段DS、堆栈段SS和附加段ES。做题时要明确显示或修改的是哪个段的内容。查看数据段100H单元开始的后面128个字节内存单元的值。(16字节* 8行=128字节)D DS:100 例:1、查看代码段00单元以后的128个内存单元的值D CS:002、查看堆栈段 100单元以后的10个内存单元的值D SS:100 10a 显示结果由三部分组成:1、左边是逻辑地址 即:段地址+偏移地址;中间是对于内存单元的十六进制数;右边是对应内存单元的ASCII码。如: 内存单元 30H 31H 32H 33H 61H 62H 63HASCII码 0 1 2 3 a b c3、E命令 (Enter)。功能:修改存储单元的值。格式:E 段寄存器名:起始地址如:要修改数据段00H 05H单元的值。E DS:00 这时会显示数据段00单元的当前值,若要修改直接输入新值,要继续修改下个单元的值,按空格键,继续输入新值。修改数据段:00H 05H单元的值为31 32 41 42 61 62查看被修改后数据段6个内存单元的值D DS:00 2000:0000 31 32 4142 61 621 2 A B a b 逻辑地址 十六进制数字 ASCII码 注:内存单元值与ASCII码表值无对应的用点“ .”来表示。翻回讲义到44页。完成实验内容第二部分内容。修改不同段内存单元的值。数据段(DS):(2000H:0100H)= 4567H (2000H:5060H)= DEF3H(2000H:C110H)= ACD6H (2000H:80D0H)= 6789H附加段(ES):(0300H:5060H) = 1234H堆栈段(SS):(0400H:0200H) = 4321H注意事项:双字节数在内存单元存放时先存放低字节,再存放高字节。例:(2000H:0100H)= 4567H 操作步骤: E DS :100 2000:0100 67 45 4、A命令( Assemble )。(13页)功能:把用户输入的汇编语句转换成机器码存放到代码段。格式:A 段寄存器名:起始地址注:一般机器代码都存放在代码段,在使用A命令时段寄存器名省略,隐含的是代码段。例:-a 00 0100:0000 MOV AX ,1020 0100:0003 MOV BX ,3040 0100:0006 ADD AX ,BX 0100:0008 MOV CX ,AX 0100:000A 没有语句直接回车。汇编结束,查看汇编结果。-D CS:00 0100:0000 B8 20 10 BB 40 30 先存放高位字节 注:在A命令时,输入的数据为16进制数,数据后H省去。5、U 命令(Unassemble)。(14页)功能:把存放到代码段的机器码转换成汇编语句。格式:U 段寄存器名:起始地址注:段寄存器名省略,隐含的是代码段。例:-U 00 0100:0000 B8 20 10 MOV AX ,1020 0100:0003 BB 40 30 MOV BX ,3040 0100:0006 01 D8 ADD AX ,BX 0100:0008 89 C1 MOV CX, AX 0100:000A 00 00 ADD BX+SI,AL0100:000C 48 DEC AX : 逻辑地址 机器码 操作指令要点: 通过反汇编可以查看一个程序段的起始地址和末地址。所谓的末地址就是该程序段最后一条指令的下一个地址。说明:-U00 是从代码段起始地址开始,反汇编32个字节,如程序较长反汇编32个字节还没完成,再用U ,再反汇编32个字节。6、G 命令(Go)。(16页)功能:执行指定的程序段。格式:G = 起始地址 末地址例:要执行以下程序段:0100:0000 MOV AX ,1020 0100:0003 MOV BX ,3040 0100:0006 ADD AX ,BX 0100:0008 MOV CX ,AX 0100:000A 末地址操作: G=0 a 执行完后可查看结果:CX=4060H注意:若末地址错,执行时会造成死机!7、T 命令(Trace)。 (17页)功能:逐条指令执行,同时显示当前CUP环境和将要执行的指令。格式:T说明:T命令隐含CS段,若没有指定地址,则从当前的CS:IP开始执行。例:单步执行以下指令:0100:0000 MOV AX ,1020 0100:0003 MOV BX ,3040 0100:0006 ADD AX ,BX 0100:0008 MOV CX ,AX 0100:000A先查看IP指针的当前值,恢复IP指针初值。R IP IP 000A:0000 单步执行 T T 利用跟踪指令可以逐条指令执行,并查看CPU环境当前值,验证每一条指令的执行结果,很容易发现程序的错误之处,为我们调试程序提供了方便,建议同学们很好地掌握。8、 Q(Quit)命令。 (17页) 功能:退出Debug,返回Dos。格式:Q 完成实验内容第二部分:利用Debug命令完成下列各条指令提示:每次执行新指令前,必须保持寄存器、内存单元的原初始化值。题1:MOV AH ,DL AH=?1、DX 初始化 DX= E0F0H2、将指令转换为操作码 a000100:0000 MOV AH,DL0100:00023、执行指令 G=0 24、查看结果 AX=F020H AH结果:AH=0F0H题4: MOV AX,0100H AX=?1、DS段 0100H 的初始化 (2000H:0100H)= 4567H E DS :100 2000:0100 67 45 2、将指令转换为操作码a000100:0000 MOV AX,0100 0100:00033、执行指令 G=0 34、查看结果 AX=4567H题10:MOV AL,30BXSI AL=?先求30BXSI的值 30HBX:5060HSI:3040H 80D0H30BXSI= 80D0H2、DS段 80D0H 初始化(2000H:80D0H)= 6789H3、将指令转换为操作码a000100:0000 MOV AL,30BXSI 0100:00034、执行指令 G=0 35、查看结果: AL=89H 题12: PUSH CX SP=? (SP)=?1、CX初始化 CX=A0B0H SP初始化 SP=FFFFH2、将指令转换为操作码 a000100:0000 PUSH CX0100:0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