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教不仅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者,而且是江南山水之美的培育者,或者说,江南山水能够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道教在其中发挥的塑造与培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六朝时佛、道勃兴,道教在他们审定的那些洞天福地旁边修建了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在这些道观的衬托下,朴野的江南山水开始弥漫出强烈的人文气息,获得了高贵、卓越和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如元嘉末陆修静在庐山构筑精庐,居处修道,号太虚观。由于陆修静崇高的威望,太虚观的建设受到了当时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太虚观屋宇宏丽,倚崖濒泉,观后有苍翠古樟和陆修静手植的古松,这些都为提升庐山的审美品质、丰富其审美意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庐山如此,整个江南山水都因六朝时为它布上的浓郁的道教色彩而让人们产生更多美的想象和回味。六朝时期,道教领袖们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通过吟诗作赋、弹琴绘画,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以及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如郭璞的“游仙诗”就颇具道家特色。这些游仙诗往往着力于描绘类似于“青溪千余仞”“绿萝结高林”的江南山水美景和“静啸抚清弦”“仰思举云翼”的逍遥的神秘道士,它们共同组成的和谐意境既是道教的理想生活,也是供世人把玩江南山水精神意味的动人乐章。六朝开放的社会心态促进了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使得众多儒士深入江南山水之中,与佛僧、道士们论道谈仙,并在此过程中创作了大量吟咏赞美江南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作品中,有的是藉山水以体道,如孙绰游天台山赋中的“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双阙云竦以夹路,琼台中天而悬居”。有的俨然把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如对司马氏政权不满而又感到世事不可为的阮籍在其创作的多首咏怀诗中都表达了不屑于世俗欢乐,而愿到江南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可以看出,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构成了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进行文艺创作的十分重要的诱因。总之,作为一种重自然、重养生的本土宗教,道教在六朝时期成为推动对江南山水进行审美,确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以此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的玄奥、精妙命题便都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 1下列对“道教对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培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教在江南山水审美品质的塑造与培育方面功不可没,其审美追求使江南山水在六朝时成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审美形象。b六朝时兴盛的道教在山水美景旁修建的具有较高美学品质和神圣气质的道观,将朴野的江南山水赋予强烈的人文气息。c吟诗作赋、弹琴绘画是道教常见的审美活动形式,这些活动将人们对人与山水环境关系的思考与体悟生动地表达出来。d道教的审美实践使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蕴含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从而不断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郭璞的“游仙诗”能体现出将觉醒的自我意识、道家的自由精神与正在崛起的山水审美相结合的风格,颇具道家特色。b陆修静在庐山修建太虚观,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到了北宋时,太虚观仍然是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c儒道释的融合使得吟咏赞美山水的优秀艺术作品涌现,从而为江南山水成为六朝社会审美生活的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d阮籍对司马氏政权不满,但又感到世事难以改变,故其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到山水中追随神仙、获得永恒慰藉的愿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洞天福地使江南山水获得了更加高贵、更加完善的形貌特征,提升了审美品质,丰富了审美意蕴,给人更多美的感受。b游仙诗将江南山水美景和逍遥的神秘道士组合在一起,既表现了道教的理想生活,客观上也引领人们品味江南山水精神。c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时,或藉山水以体道,或将道家所构建的虚灵世界当作自己安身立命的现实,可见道教将道和仙置入江南山水中对六朝文人吟咏江南山水创作有影响。d立足道教的根底在江南山水这一观点来审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许多中国美学中玄奥、精妙命题便可以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 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知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祜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有删节)注:羌:指西夏,即元昊。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宜卷甲而趋之 趋:驱赶b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 审:谨慎c方西鄙用兵 鄙:边境d王安石弛铜禁 弛:放松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敢于直谏的一组是( )(3分)皆谓其论出姑息 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 方平曰:“此必妄也。”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a b c d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赵元昊意图用文辞轻慢的书信让朝廷谴责,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起来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反对草率用兵,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用。b对赵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这件事,张方平认为如果这样做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尽快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c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百姓才安定下来。d张方平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漕运以汴水为主,因此汴水的畅通意义重大。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5分) (2) 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飞湍瀑流争喧豗, 。其险也如此, !(蜀道难)(2)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行)(3)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国殇高处葬,梅庭寓此身追怀于右任1949年11月29日,于右任被迫飞往台湾。飞机呼啸上天的一刹那,大陆便在于右任难以割舍的目光里,定格成一个美丽凄婉、遥不可及的背景,永远也不得亲近了。于右任来台后婉拒了蒋介石给他准备的花园洋房,住进了一所普通公寓“梅庭”。这是他长年避暑之地,更是避寿、避官说之地。他过寿时,成千上万的人来祝贺,他不胜其扰,过年也是。身为“监察院长”的于右任经常遭遇各种请托之人,居此亦是为避官说。今日“梅庭”是于右任在台生活唯一留存的居所。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原名伯循,一字诱人,后因有感于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欺凌践踏,遂取谐音“右任”为名。“任”从“衽”字而来,“披发左衽”系受异族统治的象征,而“右衽”则暗含不愿臣服屈辱之志。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于右任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他出版了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对清朝末世嬉笑怒骂,极尽冷嘲热讽。遭通缉后流亡上海,得震旦学院院长马相伯庇护,入震旦公学,加入光复会。翌年,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公学,于右任建议校名取“复旦”二字,有不忘震旦及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前身。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1906年11月13日,于右任与孙逸仙于东京会晤,加入同盟会。1907年,他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1909年3月,又创民呼日报,因抨击时政入狱,后获释。同年8月20日再创办第三份报纸民吁日报,因揭发日本暴行而被查封,并再度入狱。1910年9月,愈挫愈勇的他又创民立报,民立报社是同盟会总部的联络、指挥机构,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民国最早期的报纸,而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于右任一生写诗、词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极少花前月下之音,断无无病呻吟之句,诗品之高,无人企及。1945年10月,国共两党谈判,于右任设宴招待毛泽东,席间两位纵论诗词。于右任由衷赞叹说:“毛先生真乃千古奇才一代伟人啊,特别是沁园春雪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可谓神来之笔,读后直让人感奋不已!”毛泽东称赞于右任说:“当年右公所写天净沙结尾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更发人深思啊!”言毕,二人抚掌大笑。他精于笔法而以稚拙简漫出之,尤于唐代怀素的小草千字文用功甚勤,造诣甚深,于宽博潇洒中别具神韵,世人称为“于草”,笔走龙蛇,大气磅礴,雄健雅致兼而有之。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他从不计较高低贵贱,对清贫之士更分文不取。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他也不取一文稿酬。很多人假借其大名,卖字求生,于右任特意关照副官:“不要以我院长的名义去为难他们。”一代文豪林语堂曾评价说:“当代书法家中,当推监察院长于右任的人品、书品为最好模范。”现在其书法作品飙升到天价,但历任要职50多载的于右任,生活节俭,别无长物。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果真是一介“落落乾坤大布衣”。于右任生性豪爽,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仅拿公务员的薪水,所有办公费、机密费一概不受的于右任每到月末,生活便捉襟见肘,有时还要靠借贷度日。他却说:“穷,是我的光荣。”于右任厚承中华传统文化,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其健身方法也是中华传统的“八段锦”。他每天下午练习一遍,对养生和书法都十分有益。每当有人问及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1962年1月12日,预感来日无多的于右任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1月22日,于右任又怆然而记:“葬我于台北近处高山之上亦可,但山要最高者。”1月24日,于右任一气呵成写下了那首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思亲思乡,声声如杜鹃啼血。两年后,于右任带着对故乡的不舍与依恋抱憾离世,享年86岁。遵从于右任遗愿,其安葬地设在台北最高处的观音山巅。在这里,于右任面朝西北,可以永远眺望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乡。而融于溪光山色间的“梅庭”,花木扶疏,正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已然飘逝的如烟往事。注:不思八九,常想一二:出自“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八九”代指不如意事,“一二”代指如意事。(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于右任婉拒蒋介石为他准备的花园洋房,可以看出他生性淡泊、不慕富贵,也委婉表达了他和蒋的政见不合。b.本文讲述于右任在多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同时突出其内在精神品质,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可敬可叹的长者、名士形象。c.1962年,80多岁高龄的于右任写下望大陆一诗,一咏三叹,其情悲切,似乎已经预感到有生之年无法回到大陆,此后又多次表示出葬于山之最高处的意愿。d.客厅的一副对联体现出了于右任简单素朴的生存哲学:不因强求完美而被欲望窒息了心智。从中可见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参悟之深。e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含蓄深沉,多处引用传主的话和其他人的评价,大致以时间为序展开,记叙了于右任从求学、为官,直到离世的饱经沧桑、成就卓然的一生。(2)于右任哪些可贵品质令人感叹?请简要概括。(6分) (3)于右任一生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4)于右任说:“穷,是我的光荣。”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语的认识。(8分) 第卷(表达题 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b现代企业非常注重核心技术参数的保密工作,管理者甚至要求技术人员在关键时刻拿出剖腹藏珠的气概也要保守住自己的商业机密。c载有476名乘客的韩国“岁月”号客轮,16日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发生意外进水事故并最终沉没。此次事故,船长李俊锡难辞其咎。d在乌克兰政局动荡期间,一些女记者坚持到一线采访,及时发回了大量现场新闻,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不仅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有爱情的美好,有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也有诚实守信、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而且充满了时尚文化元素,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b“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c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d舌尖上的中国2摄制组历时半年,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 。 。 。 。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a b c d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2014年1月25、26日两天,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报道:2014年春运期间,百度公司推出了“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简称“百度迁徙”)技术,向观众展示全国范围内春运人潮流动情况。“百度迁徙”利用lbs定位技术,对人口迁徙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创新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在业界首次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了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约有7亿,通过分析手机网民定位信息的大数据,能够映射出人群的迁徙轨迹。提取三个关键词,找出“百度迁徙”技术能反映春运人口迁徙轨迹的根据。(5分) 16.下面这张便条有三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6分)张老师:我试着写了一篇作品,送请您拜读,但您不在,只好把文章留在您桌上,明天我再登门赐教。能得到您的指点,我将不胜欣慰。学生:闻玉秀2014年4月1日改为改为 改为六作文(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挑水夫的两个水桶中,一个有裂缝,每趟只能运半桶水到主人家。 破桶对自己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感到非常难过。有一天,破桶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说:“由于我的缺陷,你虽然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能收到一半的成果,我向你道歉。” “别急!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挑水夫说。挑水夫挑着水走在山坡上,破桶看到了自己的身下沐浴在温暖阳光中的缤纷的花朵,它开心了许多。挑水夫趁机说:“你注意到没有,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没有花呢!我知道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撒了花种,每回我挑着水,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主人很感激你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答案1d 试题分析:因果倒置。(d是“道教在对江南山水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这些独创性的作品不断地融入人们的审美意识,进一步使江南山水超越了自然的局限性而含蕴了丰富的人类自由精神。”因果倒置。所以选d。)2b 试题分析:范围扩大。(b太虚观仍然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宫观。范围扩大。所以选b)3a 试题分析:偷换概念.( a不是“洞天福地”,而是“在道观的衬托下”。偷换概念。所以选a)4. a 趋:奔赴5. b 6. c“他迅速果断地解散士兵,停止其他战争,一直到上元观灯,连续三天不关城门”不正确7.(1)在这期间(趁机)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厉”1分,“坚” 1分,“除” 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2)敌寇没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进行防备了。(“故” 1分,“罪” 1分,“为事先之备” 1分,句意2分)8.比喻和夸张。(2分)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3分)9.“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每点2分)10 (略)11.(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和蒋的政见不合”于文无据。c“又多次表示出葬于山之最高处的意愿”应在诗作之前,而不是“此后”。e说本文语言“工整严谨、含蓄深沉”不甚妥,另原文未涉及其“求学”经历。) (2)正直清廉。身为监察院院长,不受请托;仅拿公务员的薪水,身居要职却清贫度日。淡泊名利,宽仁好施。躲避别人为其祝寿,不取稿酬,贫者求字分文不取;别人冒其名卖字求生,他反倒关照副官不要为难他们。爱国情深,志于振兴中华。改名为“右任”,不愿臣服屈辱于侵略者;追随孙中山,一生奉“天下为公”为座右铭,创办“复旦”取复兴中华之意。敢于反抗,愈挫愈勇。致信巡抚要其刺杀慈禧,写很多反对清朝的诗;办报被查封,两度入狱却不畏惧,继续办下去。眷恋故乡,至死不忘。作望大陆一咏三叹,交代死后也要葬在高处,遥望故乡。生活节俭,豪爽慷慨。去世后留下的保险箱里只有一张为儿子出国读书向别人借钱的借据。遇到借钱者,从来都是慷慨解囊,平时也好客,也接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人。(每点1分,共6分)(3)政治上:辛亥革命元勋。是较早期的同盟会成员,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是元老级人物。报业先驱。创办民国最早期的报纸,其办报理念原则及经营管理等,足以光照(中国)整个百年报业史。教育上:教育大家。与马相伯共同创办复旦大学前身复旦公学,创办上海大学,中国很多小学、中学、大学的创立也都跟他有关系,他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重要奠基人之一。诗词上:诗词大家。诗作颇丰,有1200多首,其内容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为念,品格极高,曾得毛泽东高度赞赏。书法上:书法大家。创“于草”造诣深厚,作品之多,当代无双,求墨宝者众,其标准草书千字文风行一时。(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4)于右任视“穷”为“光荣”,表现出重义轻利的的人生境界,令人敬仰。(观点2分)于右任虽物质上“穷”,但为官清廉自守,做人宽厚仁爱,是一位精神富者,值得光荣。于右任虽对待遇的要求不高,但以身许国、许民,为民主革命立下汗马功劳,在诗词、书法、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有很深造诣,达到人生至高点,值得光荣。(以上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反观当下,多少贪官贪污受贿终至锒铛入狱,多少文化人借名捞财终至身败名裂,人生不应只以钱多为富,而应追求精神道德的富有、人生的伟大,应该以此为荣。(联系现实2分)12答案c (解析: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 意思解释: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此处为望文生义.c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设置陷阱为望文生义。d. 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13.答案c (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放在“来自星星的你”之后。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本原因是”或“与有莫大关系”;另外,“一项”应放在“由”前面。d项“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14.参考答案:d15三个关键词, 手机网民 定位信息(或lbs定位技术) 大数据分析 (答2个4分,3个5分)16.(每个词2分,所改词语不一定与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