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突破练习(核心梳理+思维点拨)第12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三轮突破练习(核心梳理+思维点拨)第12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三轮突破练习(核心梳理+思维点拨)第12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三轮突破练习(核心梳理+思维点拨)第12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三轮突破练习(核心梳理+思维点拨)第12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构建体系核心梳理1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条件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获得贵重金属和海外市场。基督教会积极向东方传播天主教,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2)开辟的新航路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到达“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绕非洲到达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进行了经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环球航行。(3)影响对欧洲: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地区: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对世界: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2)英国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思维点拨从新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构建体系核心梳理思维点拨从文明传承角度看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指工业社会文明,它体现了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等六大基本原则。工业革命所建立起来的工业文明,成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终结者,它从根本上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创造出巨额社会财富。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和现代化。一、正确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各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自由主义思想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思想。(2)使西欧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产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兴起。(3)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东方的侵略,奴役东方人民,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4)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欧美国家的侵略,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东方成为欧洲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5)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2消极影响(1)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的尖锐。(2)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例1(2012年高考上海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b非洲c亚洲 d大洋洲解题思路在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探索航行的同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识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了美洲,他却以为这里就是印度。答案c 例2(2012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考查把具体的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准确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引领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排除b项。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d项可直接排除。棉纺织业的发展会带来工人数量的增加,但这与原棉重量的增加基本是同步的,根本上都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带来的结果,排除a项,选择c项。答案c 例3(2012年高考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解题思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提炼出弗格森的主要观点,其主要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