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的感染及治疗1.doc_第1页
霉菌的感染及治疗1.doc_第2页
霉菌的感染及治疗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霉菌的感染及治疗 近几年,家禽疾病用药效果逐年下降,治愈率普遍降低,家禽死淘率不断提升,一些常发病似乎也在不断演变。经销商对药物选择的标准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几乎找不到特效的治疗药物了。很多客户发出以下感慨:a呼吸道病、肠道病久治不愈,根据以往种种成功经验用药几乎看不到效果! b蛋(种)禽产蛋率下降或持续数日不稳定,病症不明显,使用多种方法收效甚微! c禽群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找不到真正病因!原因究竟在那里?霉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梅雨期和玉米刚收获的季节尤为常见。临床中最常见的霉菌病与其他疾病的混感以“霉菌病与蛋鸡猝死征混感”、“霉菌病与肉鸡腺胃炎、肠道病、呼吸道病混感”为多,下面根据霉菌本身特点、结合临床实践,揭示霉菌病与各种疾病混合感染的现象: 一、病原特点与流行病学 禽霉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生产的真菌性疾病,又称霉菌性肺炎。其主要病原有黄曲霉、烟曲霉、翟曲霉、黑曲霉、镰刀霉菌等。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禽类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育雏期的幼雏,成禽感染后多表现隐性症状。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多因用药不及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对各种疾病易感性增强,常易感肠道病、呼吸道病、腺胃炎等其它疾病,最终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 霉菌寄生很广泛,在蔬菜、饲料、粮食中均可繁殖,生长速度比细菌快,其中玉米和谷物等易于获得的碳水化合物是霉菌最好的天然培养基。二、传播途径 健康幼雏主要通过接触被霉菌孢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以及空气而发生感染,育雏阶段的卫生条件不良,孵化器、饲料、器具等被霉菌污染是本病高发的主要诱因。三、混合感染临床表现1、霉菌病与腺胃炎、肠道病、呼吸道病等混感临床症状:病雏多表现精神抑郁、卧伏、少食或拒食,对外界反应迟钝;大群生长速度缓慢,大小参差不齐,象不同日龄鸡组成的鸡群。成禽耐受力较强,基本不出现死亡,仅表现在抗病力下降,易感性升高,生产性能降低等;禽群粪便以拉黄色未消化完全的饲料样便为主;病程稍长者,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啰音;眼睛受到侵害时,表现一侧或两侧瞬膜下形成绿豆大的球状结节,致使眼睑肿胀、突出,个别出现角膜浑浊、甚至失明;2、霉菌病与蛋鸡猝死征混感临床症状:发病前仅表现粪便稀薄,冠和肉髯紫红色;感染时间稍长者,产蛋下降或无产蛋高峰,个别鸡出现难产或脱肛;后半夜个别鸡只出现突然瘫痪或死亡。四、剖检病变1、霉菌病与腺胃炎、肠道病、呼吸道病等混感剖检症状:个别病例腺胃壁增厚,剪开后外翻,乳头水肿、凹陷、充血、出血,部分腺胃出现拉长的现象,乳头上常附有一层白色脓样分泌物,挤压乳头能流出白色分泌物;个别病例肺脏肿大,呈紫红或灰红色,有小米或绿豆大的、灰白色或黄色霉菌结节。个别病例气管内有粘性奶酪样物,气囊浑浊、增厚,散在小米或绿豆大、灰白色或黄白色的霉菌结节。个别病例消化道出血,粘膜层附着白色点状霉菌斑,肠炎突出,肠壁出血或充血。2、霉菌病与蛋鸡猝死征混感剖检症状:鸡嗉囊粘膜脱落,水肿,充血或淤血;腺胃壁变薄,柔软,个别腺胃糜烂或穿孔;肠粘膜脱落,肠系膜色暗、个别有霉菌斑点;肝脏紫红色,质脆易碎;脾脏肿大、淤血;输卵管子宫部有软壳蛋或硬壳蛋,卵巢充血或出血;死亡鸡皮肤无弹性,肌肉苍白色。五、实验室诊断 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直接抹片镜检,或通过接种培养进行检查鉴定。六、病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发生霉菌病的原因:高温高湿时节,饲槽内余料清理不及时;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管理条件不完善或相对落后;幼雏营养不良、体内菌群失调、应激等都造成霉菌大量繁殖;控制了霉菌,其它疾病所遇到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预防方案:春夏之交、夏秋之交都是养殖的黄金时期,也是防病的重要时节,做好防疫保健管理,做好饲料的防霉、脱霉处理非常重要,是取得一年生产成绩的关键。 1、选择优质原料。从控制霉菌存在与生长着手,凡是发霉的饲料不管价格有多便宜都不应该购进,不要因小失大,主要原料如:玉米最好是选购颗粒的自己加工; 2、在饲料中添加质量有保证的霉菌吸附剂。选择对霉菌及菌毒素吸附能力强,且不影响营养成分吸收的霉菌吸附剂。 3、做好消毒工作,同时注意舍内小气候,经常更换垫料,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基础上,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并做好饲料或饲料原料的储存工作。4、注意预防白色念珠菌的并发感染。七 治疗方案1、霉菌病与腺胃炎混合感染时:“脱霉王”配合多维饮水或拌料,西咪替丁+杆净饮水,连用57天; 2、霉菌病与蛋鸡猝死症混合感染时:“脱霉王”拌料,同时配合“正源卵康”或“正源卵舒”集中饮水,连用5-7天;“冰点Vc”或“鱼肝油”自由饮水,连用35天。3、霉菌病与肠道病混合感染时: “脱霉王”配合“鱼肝油”拌料,连用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