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复习设计 专题08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学生版)一、选择题1、(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4、(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5、(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2011年高考试题分项解析(历史)一、选择题1、(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美国从越南撤军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中日邦交正常化a b c d2、(2011年福建省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3、(2011年广东省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4、(2011年山东省文综16)1964年4越,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5、(2011年重庆市文综23)自“9 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7、(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a b c d8、(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0)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9、(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1)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a结束越南战争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c撤出古巴导弹d签订华沙条约11、(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2)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年份19581963196719721976自民党议席287283277271249在野党议席18018420922026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二、非选择题(无)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10年广东卷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10年福建卷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3.(10年福建卷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a. b c. d6.(10年上海历史卷)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7.(10年上海历史卷)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持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二、非选择题8.(10年上海历史卷)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9分)9.(10年上海历史卷)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10.(10年天津卷)(16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一一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一一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分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一一袁明国际关系史(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2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2分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材料处理/提取图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历史阐释/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考试内容:战争与和平(非战公约)。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材料四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一一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 (2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4分2009年高考题3.(全国文综)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4.(福建文综)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域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 b. c. d.5.(全国文综)1951年,美、英等国家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合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该合约的签订违反了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6.(山东文综)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不结盟运动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7.(广东历史)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d.从某些程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8.(江苏历史)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1、(2008年江苏高考20题)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2、(2008年广东高考23题)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级格局的削弱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3、(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5题)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是对付苏联威胁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抵消美国优势准备武装解放东欧a. b. c. d.4、(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5、(2008年江苏高考19题)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6、(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2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之间维持了60多年的和平局面,其主要原因有经济一体化发展 政治联合加强 法德实现和平 民族矛盾消除a b c d7、(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24题)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 b苏伊士运河战争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8、(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8题)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9、(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2题)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4摄于1961年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10、(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