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湖心亭看雪微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微课设计吴冬梅【整体安排】 湖心亭看雪选自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四篇。作者通过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予了对故国的幽深眷恋。本篇课文的教学计划用二个课时。第一课时对文本的内容作整体梳理并了解并欣赏雪后奇景,第二课时重在赏析作者写景的妙处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内心的情感。教学选点分别为第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第二课时的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教学选点一:品味文本语言【教学起点】 前面已经完成了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并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教学目标】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西湖雪后奇景。【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仔细品读文章语言,来领略雪后西湖的奇景。 一、寻西湖雪景(3分钟)(一)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1分钟)【意图】提升学生朗读能力。(二)找出第一段中三处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2分钟)【明确】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意图】训练学生准确捕捉文本信息的能力。二、品西湖雪景(7分钟)1、大家找出的语句分别从哪个角度来描写了西湖雪后奇景?(1分钟)【明确】第一处听觉、第二、三处视觉。2、雪中的西湖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样的感受?(3分钟)【明确】宁静清丽,空阔高远。使人产生一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3、为了突出西湖的雪景,作者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请大家找出是哪一处雪景用了这种写作手法?什么是白描,请参见研讨与练习第一大题。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3分钟)【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手法的好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清新雅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初步提升学生品析语言的能力。三、绘西湖雪景(5分钟)古往今来,为雪而痴,为雪而醉的人数不胜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看到了雪之奇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我们品到了雪之雄浑;“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些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让我们想到了雪之秀气而张岱笔下的雪景,又让我们看到了雪之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明确】苍茫、朦胧、宁静等。【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后续】 重点品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体会理解作者情感。教学选点二:赏析写雪景的句子【教学起点】 前面已经欣赏了作者笔下所描绘的雪景,并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总结了西湖的雪夜奇景。【教学目标】 领悟作者写景的妙处。【教学过程】 同学们,张岱笔下的雪景确实如你们所描绘的那样宁静、那样朦胧而又那样苍茫!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作者写景的妙处吧! 一、品味“绝” 字。(5分钟)1、“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绝”字是什么意思?(1分钟)【明确】消逝。(可用口技中“群响毕绝”引导)2、那这一绝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呢?(4分钟)【明确】 “绝”从听觉上着眼,一切声音都消逝了。大雪后的湖山是一个寂静的世界,鸟不敢飞,人不敢行,甚至连气也不敢透,连空气也仿佛被冻结,雪落之猛,雪落之寒都从这“人鸟声俱绝”中表现了出来。这一句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意图】为下面赏析古文的精妙之处作铺垫。 二、探写景之妙(10分钟)1、能否把“天与云与山与水”换成是“天与水与云与山”?“与”和“一”有何妙处?(3分钟)【明确】不能,因为它采用了由上到下的顺序。作者叠用三个“与”字和一个“一”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生动地表现了出来。2、细心的你能否找出第二处雪景描写的顺序呢?有何妙处?(3分钟) 【明确】由大到小。写出了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行,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得朦胧意境,也写出了自然的博大,人、物的渺小,人融入自然之中,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3、同样是描写大雪覆盖下的世界,我们来看看现代作家现代作家峻青是怎样写的?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峻青第一场雪)两者相比,你发现了什么?(4分钟) 【明确】张岱用短短的四个字就描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的一片,浑然难辨的景象。写景不加任何修饰,文字简练之极。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这正是白描的妙处。 【意图】通过赏析关键字词和对比阅读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鉴赏古代小品文的能力。【教学后续】抓住“痴”字,体会情感。教学选点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起点】 赏析了写雪景的句子,领悟了作者写景的妙处。【教学目标】 通过对痴字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同学们,西湖的雪夜那么的奇妙,在老师看来能写出这样奇景的人儿一定也不平凡,到底是一个具有怎样情怀的人才能写出这让人陶醉的景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吧! 一、悟“痴”(9分钟)1、文中有无矛盾之处?若有,这个问题是作者的疏忽还是另有奥妙呢?那奥妙之处何在?(1分钟)【明确】前文说“独往湖心亭”,后文却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自相矛盾。奥妙之处此时学生还无法理解,可告诉学生暂时放一放,分析了后文再来理解其奥妙之处。2、文中舟子是如何评价作者雪夜赏雪这一行为的?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你会选用哪个字?(2分钟)【明确】文中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所以舟子认为作者的行为可用一个“痴”字来评价。第二个小问题学生可能会用“呆”、“傻”、“笨”等词语来概括,只要与“痴”意思相近即可。3、“痴”就是大家所说的呆,那么张岱的痴体现在哪(用原文回答)?(2分钟)【明确】大雪三日,独往湖心亭看雪。4、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晚上独自去看雪,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2分钟)【明确】从张岱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清高孤傲,没有知己的人。5、当我们了解到张岱是这样的人,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先前遗留下来的问题?“独”字怎样理解?(2分钟)【明确】舟子的喃喃之语揭开了谜底。舟子与作者虽然同行,却并不同心,舟子对相公的情怀始终不解。所以“独”是指张岱内心孤独,舟子无法理解他。不知心之人作者看不到,所以并不矛盾。这一尾声巧妙的以舟子的喃喃之语与相公之“痴”和“痴似相公者”相比较,似贬实褒,反衬出自己清高与孤傲的情怀。【意图】为理解作者情感打下基础。 二、悟情(6分钟)1、有同作者一样“痴”的人吗?痴人遇痴人,他们心情如何呢?都说了些什么呢?(2分钟)【明确】有,从“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可知;亭中人“大喜”,作者不会喝酒也“强饮三大白”,可见他们意外相逢的惊喜之情;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金陵是现在哪里?和明朝有何关系?这里的金陵有暗示意义吗?(3分钟) 【明确】金陵是现在的南京;是明朝的京都;金陵一词暗示了作者的故国之思。3、小结:“痴”是痴于西湖雪夜的苍茫,“痴”更是痴于故国的眷恋。“明亡而不仕”,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也表露无遗。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却又耐人寻味。西湖的雪夜奇景正是因为有了游湖人的存在,才彰显了它的魅力。(1分钟)【意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后续】 拓展延伸:通过“好一个 的张岱”的句式点评张岱。【教学心语】张岱的作品爽朗清新、雅俗兼施、笔墨洗练、意趣深远,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湖心亭看雪则是其代表作。本文是张岱在明亡后写的一篇追忆前尘往事的小品文,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浑茫,恍惚迷离,令人惊叹。这篇山水小品,有人物,有对话,淡淡写来,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炉,乍一看内容很好理解,浅显易懂,但文中所蕴含的深长情感学生却难以领会。怎样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呢?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能力”巢宗祺.语文新课标与有效教学.S四川.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2.30因此,我们在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去品,去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领悟力。 “国文是语文学科,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而尤其应当注重。”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53教给学生怎样的方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微课设计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在备课时尽可能的做好每一步,因它每一个选点都极具针对性,可以是对难点的突破,可以是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也可以是教会学生某种阅读方法等湖心亭看雪一文写景简练至极,学生要通过反复品味方能体会文章写景的妙处所在。正如巢宗祺所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功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