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oc_第1页
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oc_第2页
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oc_第3页
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oc_第4页
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物理 实验精选百题解析 专题13 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1(11分) (2013长春市四模)用电阻箱、多用电表、开关和导线 测量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成可完成实验的电路。(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的相关内容。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至 (填“1”、“直流电压2.5v”、“直流电流100ma”)档。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得电阻值r1= 。合上开关,从多用电表上读得数值为x1。重复,收集多组r和x的数据。(3)某同学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x取国际单位)图象,由此可近似求出以下物理量,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测得电源的电动势e=1.5vb测得电源的电动势e=3.0vc图象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电源的内阻值d图象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电源内阻和电表内阻的阻值之和 av图1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2(18分)(2013北京市西城区模拟)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源甲的电动势大约为4.5v,内阻大约为1.5;电源乙的电动势大约为1.5v,内阻大约为1。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除了导线、开关外,实验室还能提供如下器材:a. 量程为3v的电压表vb. 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1c. 量程为3a的电流表a2d. 阻值为4.0的定值电阻r1e. 阻值为100的定值电阻r2f. 最大阻值为10的滑动变阻器r3g. 最大阻值为100的滑动变阻器r4 (1)选择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器材,采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填d或者e);电流表应该选择 (填b或者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填f或者g)。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2所示ui图象,u和i的单位分别为v和a,拟合公式为u=5.6i+4.4。则电源甲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iu图2在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b. 电压表的分压作用c.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d. 电流表的分流作用v图3定值电阻k1k2e. 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2)为了简便快捷地测量电源乙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择电压表、定值电阻等器材,采用图3所示电路。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填d或者e)。实验中,首先将k1闭合,k2断开,电压表示数为1.48v。然后将k1、k2均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23v。则电源乙电动势e = v;内阻r =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d 【2分】;b 【2分】;f 【2分】 4.4 【2分】;1.6 【2分】a 【2分】3(2013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图1是利用两个电流表a1(微安表)和a2(毫安表)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rl和a1内阻之和为l0000(比r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a2为理想电流表。+ e,rasa1raa2r1图2a1a2ersr1rbca图1 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在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移动至_(填“a端”、“中央”或“b端”)。 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i1(ma)0.1200.1250.1300.1350.1400.145i2(ma)48040032023214068 在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i1- i2曲线。i1/a1601501401301201100100200300400500i2/ma图3 利用所得曲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v,内阻r =_。 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im=_a。答案: 如图 (2分,错一条线不得分) b端 (2分) 如图 (2分,必须有描点,不描点不得分) 1.49(1.481.50)(2分)0.60(0.550.65)(2分)2.4(2.32.7)(2分)(提示:把r1和a1整体等效为一个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4(10分) (2013浙江省湖州市二模) 为了测量一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步骤如下:图a为连接好的实物图,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正确使用电阻箱并调节电阻箱旋钮至图c所示位置;闭合电键,保持电阻箱读数不变,移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重复实验测得多组数据;断开电键,拆除线路,整理器材;根据实验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物图a,请你用正确符号在答题纸对应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2)根据图c,读出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小为 ;(3)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建立ui坐标系,描出相应的数据点,如图d所示;请你在答题纸对应坐标系中绘出ui图像,根据图像,求出该电池组的电动势e= v和内阻r= 。 图a图b图c图d答案(10分) (1)实验电路图(2分);(2) _2.5_(2分);(3) ui图象(2分); e=_3.000.1_v(2分),r=_3.60.5_(2分)。 ave、rs图a图b7.(8分)(2013上海市闵行区二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1)先直接用多用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表表盘示数如图a所示,其示数为_v。(2)然后,用电压表v、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i在图b中,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左侧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r(w)16671.450.033.325.020.0u(v)8.35.94.84.23.22.91/r(10-2w-1)0.601.402.003.004.005.001/u(v-1)0.120.170.210.240.310.35ii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v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图c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r -1/u图线。iii从图线中可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_v。8(9分)(2013四川省凉山州二模)实验室有量程是03a(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和03v(内阻很大)的电压表,电阻箱r(最大值9999),滑动变阻器r(02k),固定电阻r1=5,开关s,导线若干,欲测量某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e略小于3v,内阻较小) (1)由于电源内阻较小,要求固定电阻r1作为等效内阻的一部分,设计电路要求误差尽量小,且便于操作,能达到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2)用正确的实验电路图得到的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纵截距为b,斜率为k,则电动势e= ,内阻r= (用b、k、r1表示)。9(7分)(2013上海市13校联考)某同学想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身边的器材仅“一个多用电表、一个滑动变阻器(r1可调范围0到20)、一个定值电阻(r2)、一个电键(s)、导线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实验原理图(如图a所示),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根据原理图,连接实验器材,且s断开; 多用电表选择“r1”,先_,后红表笔接b端,黑表笔c端,记录下r2示数(如图c所示); s闭合,多用电表选择“直流电压1v”档,红表笔接b端,黑表笔接a端,记录下uba示数;然后红表笔接c端,黑表笔接b端,记录下ucb示数; _,重复步骤,至少记录六组数据; 然后以c、b两端电压为横轴,b、a两端电压为纵轴,描点并连线,画出“ubaucb”关系图(如图b所示)。 (1)请你完成上述操作步骤中的两处填空。(2)由图c可知r2测量值为_,由“ubaucb”图像可得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_v、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8分) (2013山东省淄博市一模)在一次实验技能比赛中,一同学设计了如下电路来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选好器材后,用导线将各器材连接成如图乙所示实物连线电路(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其中r0是保护电阻图甲图乙该同学在闭合电键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在选用器材时,除了导线外,其它器材经检测都是完好的,则出现故障的原因是 ,(请用接线柱处的字母去表达)该同学测量时记录了6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了ui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若保护电阻r0的阻值未知,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