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度导学题(下面的题先看书后做、边看书边做或请教他人后再做都可以)一.温度和温度计 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 叫做温度。 温度高,冷的物体 。 2.要准确地判断 ,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 进行测量 。 3.由图311所示利用 、 、 和 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在 里装 。给 配一个 , 上 插进一根 ,使 塞住瓶口,将 放入 热水中,细管中水柱将 ,然后将 放入冷水中,细管中水柱将 可知其原理是 。 4.常用的温度计有: 、 、 。 5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 、 及温标。二.摄氏温度 1. 温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 和 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 ,每一等份代表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 。5.2读作 或 。4.看课本p48面小资料完成下面练习:(1)、把数据补充完整(2)、铅的熔点是 ,读作 。酒精的凝固点是 ,读作 。三.温度计的使用1量程:即 。如果待测的温度 或 超出了温度计 ,就要 ,否则温度计里的 , 或者 。然后,还要看清温度计的 ,也就是 ,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2、观察图3.1-2中的各种温度计,说出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编号名称量程分度值理由甲乙丙3. 图3.1-3第一个图 理由 ,第二个图 理由 ,第三个图 理由 ,第四个图 理由 上面的一只眼睛 理由 ,中间的一只眼睛 理由 ,下面的一只眼睛 理由 ;4.温度计要注意的几个要点:(1),温度计的 应该 中,不要碰到 或 ;(2)温度计的 浸入被测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 要 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相平。四. 体温计1.体温计用于测量 。根据人体温度的 ,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 ,分度值是 。2.用体温计测量 ,读数时要把它从 或 ,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 。为了使读数 ,仍能代表 ,体温计的 和 之间的 ,水银不会 。3.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 , ,通过 挤到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 ,细管内的 ,直管内的水银 ,所以它表示的是 。要使已经升上去的 里,可以拿着体温计 ,把水银 。巩固练习(一)1、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12、实验用温度计1、2、2、观察课本图3.1-3中的读数方法,若读数时俯视,示数会 ,若读数时仰视,示数会 。3、观察课本图3.1-2中甲的示数是 ,读作 ,丙的示数是 ,读作 4、读出右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 甲是 乙是 5、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_。6、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 ,测量范围从 到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7、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效果检测1、摄氏温度的规定:0是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100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把_和_之间分成_,每个等份代表_。2、人的正常体温是_,读作“_ ”。3、“20”读作“_”或“_”。4、想一想:0的水和0的冰哪个的温度高?5、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9.5,一位同学没有甩过就给体温正常的自己测量,这时体温计的示数是_6、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读作_。巩固练习(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b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c体温计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放在沸水 中消毒。d人体口腔正常温度一定是88.2、甲乙两只准确的水银温度计,甲的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两只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相同,当周围温度改变时,则( )a甲的水银柱长度比乙的长,因此甲的读数比乙大。b甲的水银柱长度比乙的短,但读数与乙相同。c甲的水银柱长度比乙的长,但读数与乙相同。d甲乙的水银柱长度变化相同,因此示数相同。由此,你能明白体温计的液泡格外大,而内径格外细了吧。3、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约是-88.3,读作( )a、负88.3度 b、摄氏负88.3度c、负88.3摄氏度 d、88.3摄氏度4、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十堰市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5、北方寒冷的冬天气温降到-30左右,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冰的最下面与水接触处的温度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6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 .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7、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温度参考答案a. 温度和温度计1、 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低2、 温度的高低、温度计3、 橡皮塞、玻璃瓶、细玻璃管、带颜色的水、小瓶、带颜色的水、小瓶、橡皮塞、橡皮塞、细玻璃管、橡皮塞、小瓶、热水、上升、小瓶、下降、液体的热胀冷缩4、 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5、 玻璃泡、刻度2、 摄氏温度1、 摄氏度、2、 冰水混合物、沸水、0、100、100个等份、13、 37摄氏度、负5.2摄氏度、零下5.2摄氏度4、 (1)略 (2)328、328摄氏度、-117、负117摄氏度或零下117摄氏度3、 温度计的使用a. 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过高或过低 所能测量的范围 换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液体可能将温度计涨破 读不出温度 分度值 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编号 名称 量程 分度值 理由 甲实验用温度计-201001略 乙体温计35420.1略 丙寒暑表-30-501略2、1 错误 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错误 玻璃泡碰到容器壁 错误 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 正确 操作方法规范2 (1)玻璃泡 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容器底 容器壁 (2)玻璃泡 稍等一会儿 稳定 (3)玻璃泡 继续留在液体 液柱的液面4、 体温计1、 人体温度 变化情况 3542 0.12、 体温 腋下 口腔中拿出来 温度通常会降低 不将 体温 玻璃泡 直玻璃管 管做的很细 自动流回玻璃泡3、 温度升高 发生膨胀 细管 直管 变冷收缩 水银断开 不能退回到玻璃泡内 人体的温度 水银再回到玻璃泡 用力向下甩 甩下去巩固练习(一)1、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小的缩口35420.1(1) 离开人体读数(2) 用前需甩实验用温度计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没有一段细小的缩口-201101(1)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2) 不能甩(5) 偏大 偏小(6) 50 50摄氏度 21 21摄氏度(7) -4 74(8) 摄氏16度应读作16摄氏度(9)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白银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咸宁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广州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材料创新研究
- 交通银行2025淮安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私有云市场分析
- 农业银行2025河源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内江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山西地区
- 农业银行2025三明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履约保函标准文本与应用示例
- 2025下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业单位招聘(239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质量 岗前培训课件
- 电子产品出厂质量验收标准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咨询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机构建筑能源审计和能耗基准值技术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
- 2025-2026学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和答案(覆盖99%考题)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
- 脓毒症护理查房记录
- 360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产品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