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五四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摘要:五四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既有批判也有继承,批判的是不适应社会发展,而继承的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大力汲取近代西方文化的养分,改良中国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伦理、新道德、新文学、新艺术。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文化启蒙运动,也是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的强大思想因素。关键词:五四文化运动 割裂 革新 继承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形态。社会的变动,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动。“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二是指五四爱国民主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知识界以新青年杂志为旗帜,以民主与科学为宗旨的文化革新运动,它发生于1915至1921年。五四爱国民主运动发生于1919年,它是由北京学生发起的,有全国各地学生、教职员、工人、市民、资产阶级广泛参加的民族民主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大力汲取近代西方文化的养分,改良中国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伦理、新道德、新文学、新艺术。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文化启蒙运动,也是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的强大思想因素。一、林毓生的“五四全盘反传统”主张“五四全盘反传统”,出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的林毓生教授。他在中国意识的危机这本书中,把“五四”和“文革”相提并论,认为“五四”是全盘反传统的,而彻底的反传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带来了中国的意识危机,“这个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反叛运动反映着二十世纪中国知识界所呈现的文化认同方面的深刻的危机。”林先生还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而首开风气的是“五四”。于是“五四运动是过激主义”、“五四造成文化断层”、“文革是五四的继续与再现”等论点相继提出。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激进反传统”的论战其一,主张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全盘反传统的,认为从五四到文革,激进主义一脉相承,引发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林毓生先生认为:“毛泽东晚年竭力坚持的文化革命的思想和激烈的反传统与五四运动激进遗风有密切联系。”五四的激烈反传统给中国造成了权威信任危机和社会控制系统的崩溃,五四运动的主要一面是反传统的思潮,经过这个思潮的洗礼以后,我们传统中的各项权威,在我们内心当中,不是已经完全崩溃,便是已经非常薄弱。二、五四反传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而非割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忽然变成了显学,传统文化忽然遭到学问家们的竭力鼓吹,与此同时,学问家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质疑。1994年7月创刊的中华诗词是中华诗词学会的机关刊物,这份刊物的发刊词出自硕学鸿儒之手,发表后被多家全国性媒体全文转载,在海内外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这篇文章指出,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是矫枉过正了,因为新文化运动的缘故,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断层。出于为传统文化鸣不平的朴素情感而产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怨念,这本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甲寅、学衡派的流风馀响,并没有新鲜的东西,因此这种怨念依然是情感的而非理智的范畴,也就不可能导致对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反思。 五四的反传统,这个“五四”,不是1919年5月4号,而是指的整个的我所认为的广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这个反传统,它反的是什么东西,方向是什么,它反的是从政治上的极端专制的这样的一种制度,从文化上讲就是以孔孟之道,以三纲五常为口号的,就是把人的思想完全禁锢起来那种礼教,就是鲁迅所说的吃人的礼教,反对这样的一种极端顽固的传统,旧的这种,把人的思想全禁锢起来的这样一种习俗,一种习惯,习惯的势力,这个势力是有政权的势力在支持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一批训练有素的文化精英,而五四运动有爱国,一面是爱国的,一面是爱国运动,一面是新文化运动,好像这两个是两个东西,实际上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一批人觉得中国太弱了,觉得中国已经暮气沉沉,所以需要,就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呢,当然就需要改革,改革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阻力大得不得了,这个阻力就来自各种各样的旧的习惯势力和思想文化,所以他们才会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这个传统文化里头到底有哪些东西是非常阻碍我们革新的,因此才提出来,要批判这些个旧的东西,什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髓,我认为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最优秀的那个精华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以便达到复兴或者是说革新中国文化的目标。这个目标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其中就会经过很多很多曲折,很多阻力,很多非议,这个一直到今天,来来回回的。三、五四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反对将孔教列入宪法、批判封建纲常名教,可以说是新文化运动中反对旧思想、旧传统最主要的内容。但是,对于孔子及其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如陈独秀就肯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孔学的历史价值,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并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一无可取”。李大钊也明确表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仅此而言,也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没有视中国传统文化尽为糟粕,说不上是全盘反传统。新文化运动没有也不可能使传统文化中断,即使是儒学也没有中断。如果说有“中断”,那断掉的只是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除原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外,又增加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新文化,并逐渐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五四新文化的精髓,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最优秀的精髓的,精华的这个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便这个更新我们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一个古老的文明,如果没有革新的话,是不可能进入现代化的,这个革新,又必须要吸收外来的文化,这个要有所吸收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的时候,你不吸收外来的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可能完全西化的,我觉得所谓全盘西化,是一个伪命题,没有全盘西化之说,只有你吸收的是好的还是坏的,你把那个坏的,好东西不要,吸收的都是糟粕,那是你自己的事情,然后你也不能怪在西化身上,所以我觉得恰好五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域承包使用合同范本
- 深度解读2025年医疗AI辅助诊断产品注册审批标准与规范报告
- 智能物流2025:自动驾驶卡车在快递收派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环境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低碳城市建设规划与赣州实践深度分析报告
- 团员教育评议表范文
- 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李蓉蓉数学试卷
- 七上第3单元数学试卷
- 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课件
- 合伙开公司必签的五份协议
- Module9 Unit2 Wishing You Happiness Every Da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
- 采油工培训教学计划
- 设计概论讲课课件(第三版杨晓琪)
- 小学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带答案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行政管理内控制度模版(3篇)
- GB/T 3324-2024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 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